義務亭
來源義務亭棠浦劉氏祖先劉正謀建於明隆慶元年(1567年)。據傳,嘉靖元年(1522年),劉正謀運糧至南昌,路遇劫匪,劉正謀沉著冷靜,應付自如,將此批糧食送給當地百姓分享,不收分文,人皆感激涕零。後皇帝聞知劉正謀仗義疏財之舉,特賜“義務堂”一匾。劉正謀遂修建一亭,名曰“義務亭”,亭內正中掛有“義務堂”匾。亭建路中,凡經此者,“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義務亭在“文化大革命”時被拆,“義務堂”木匾至今保存完好。
簡介位於棠浦鎮西劉村東南河溪上,砂石結構,建於清嘉慶年間,劉相率劉氏眾建。橋長15米、寬2米,2拱,每拱寬6米,結實穩固,至今通行。
立於棠浦集鎮西端棠浦河中段,元末始建,此橋建於康熙六年(1677年4月),為鄉人毛逵所倡,又名忠惠橋,原為三墩四孔石條鋪,長60米、寬5米。橋東原有19級台階,習稱“19都”;橋西有18級台階,亦稱“18都”,橋上有橋亭,木質結構,上蓋青瓦,亭長60米,寬5米,分24個隔層,每層2.5米,寬4米。橋兩頭亭柱上原有兩幅楹聯,橋東楹聯為;“龍騰浦水,鳳舞棠江”。橫批是:“龍飛鳳舞”。橋中立有一尊木雕菩薩像,高約1米,解放初期破除封建迷信拆毀。1939年,日軍南侵,國民黨軍隊為阻止日軍推進,南撤時,沿途將主要通道和橋樑炸毀,同年10月,棠浦橋炸毀1墩2孔。不久,1墩2孔用杉木栓橋鋪就.1946年,棠浦專門成立‘橋局”,承辦興建棠浦橋.橋局向社會廣募資金,將原3墩4孔擴建成現在規模,砂石灰漿澆築,橋兩邊建護欄桿,其橋長65米、寬6米。1991年,棠浦鄉政府在橋面加澆鋼筋水泥,棠浦橋更加穩固堅實,為宜楊公路之咽喉。
位於車田河段(棠浦河中游),清乾隆31年(1767)建。橋為4墩,高約5米,每座石墩間用4根粗石條輔面,全橋由16根粗石條組成。橋長30米,寬5米。1970年,車田大隊車田聯隊在石橋上加澆鋼筋水泥,橋面厚約30公分,全橋長約35米,寬5.5米.當年建橋時,兩邊立有六塊石碑,今存一塊,碑文大部分被砥毀,留有“新昌縣李XX銀式拾兩、李XX銀肆拾兩”字樣,為樂助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