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繁陽鎮“群龍朝神山”大型民俗祭祀活動始於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歷史。每年正月新春佳節之際,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的“龍燈”陸繹不絕,人山人海,場面壯觀。每年正月,全縣六個鎮的幾十條龍燈,和周邊南陵縣、蕪湖縣、銅陵縣、無為縣的龍燈都紛紛前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鄉民正月里玩龍燈朝神山的習俗除去特殊歷史時期大花娘娘廟被毀,祭祀活動中斷外,“群龍朝神山”大型民俗祭祀活動歷經600年倉桑風雨一直延續至今。
歷史淵源
此項活動源自一個美麗傳說:橫山本地一高姓姑娘受仙人點化成“大花娘娘”,後託夢給廟中主持:不想看戲想看龍燈。於是,龍燈都紛紛前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群龍朝神山”自此形成。當地還有“正月不朝山,龍燈會斷腰”的說法。每年正月,全縣六個鎮的幾十條龍燈,和周邊南陵縣、蕪湖縣、銅陵縣、無為縣的龍燈都紛紛前來朝神山大花娘娘廟祭祀。
基本內容
當地有“正月不朝山,龍燈會斷腰”的說法。即不管哪出龍燈,如果不到神聖人朝山祭祀,就會有龍燈斷腰、掉頭或折尾等不吉利的事情發生。所以無論你是哪個縣的龍燈,也不管你的龍燈有多長、多大,都要到橫山境內神山朝山。而且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朝山中只要遇到繁昌縣蘆南萬姓的燈,必須對其禮讓三先,這是因為蘆南萬姓是橫山高姓本欲招贅的女婿。
群龍朝神山的主角是舞龍燈。龍燈答題可分為兩種:
一是滾龍燈,主要製作材料是篾、綢布、絲綿紙、鐵絲、棉線、木棍等,特點是體輕、靈便、適於舞動,多變化。
二是板龍燈,主要製作材料是長條凳、木板及彩繪裝飾物,每條長凳代表一節龍脊,兩凳之間有木榫連線。龍頭特點是體大,身沉,適合在大場面造勢生威。板龍燈又分果子燈、花燈、拱燈等。其中花燈每個燈面均繪有精美的人物和戲文。龍燈朝山前,必須舉行開光儀式。選擇黃道吉日,在燈堂將各家各戶的燈板連線成燈。請來道士做道場,唱道經、頌檄文,殺雞淋血,村民們手捧篾篩,內放方片糕、雞蛋、爆竹、香等,在龍燈前跪拜。開光後等龍燈首先到神聖山朝山祭祀,這是方圓幾百里幾百年來興燈的習俗。出燈時,村民手持龍燈,跨過火盆,以祛除身上污穢。
基本特徵
龍燈出燈前,必須舉行開光儀式。選擇黃道吉日,在燈堂將各家各戶的燈板連線成燈。請來道士做道場,唱道經、誦檄文,殺雞淋血,村民們手棒篾篩,內放方片糕,雞蛋、爆竹、香、燈紅等,在龍燈前跪拜。開光後的龍燈必須到神山上朝山祭祀,這是方圓百里幾百年來興燈的習俗。出燈時,村民手持龍燈,跨過火盆,以祛除身上污穢。朝山時,人們盛裝而出。龍燈上山後,龍頭和龍尾並齊,正對供奉的大花娘娘坐像廟門,舉行上香、叩拜儀式(原聲)。隨後,玩龍燈的人依次進廟,給大花娘娘上香、跪拜,許願。爆竹、煙花齊放,吹起嗩吶,敲鑼打鼓,龍燈朝大花娘娘再行叩拜,人們在山上盡興的舞起龍燈,盤旋遊玩……
主要價值
群龍朝神山祭祀活動,是一項融民間傳說、民間信仰、民俗祭祀為一體的綜合性民俗活動。其歷史悠久,內涵豐富,帶有很強的娛樂性、競技性、儀式性,對研究傳統文化和民俗文化極具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