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李公蘊開國
李朝開國君主太祖李公蘊,北江古法州(在今越南北寧省)
李朝開國君主李公蘊
人士,原是前黎朝官員,曾為前黎中宗黎龍鉞、黎臥朝帝黎龍鋌效力,臥朝帝任命為“左親衛殿前指揮使”。臥朝帝在位期間,多行暴虐,人心不服,而李公蘊則“寬慈仁恕,頗得眾心,而掌握兵柄”,便產生“覬覦神器之心,而人亦附焉”。1009年(黎景德二年),臥朝帝死後,太子開封王黎龍乍(黎乍)年紀幼沖,臥朝帝弟弟行軍王黎明提(黎龍鍉)、定藩王黎明昶(峰州刺史)起兵爭立,但都被李公蘊與右親衛殿前指揮使阮低各率龍兵五百人所殲滅。祗候陶甘沐便勸李公蘊“主上昏暴,多行不義,天厭其德,弗克終壽,嗣子幼沖,未堪多難”,並利用迷信思想提出“李姓大興,圖讖已見”,堅請李公蘊奪位稱帝。李公蘊知道時機成熟,就登基為帝,於是建立李朝,後世稱他為“李太祖”。
奠定統治基礎
太祖開國後,便積極奠定統治基礎。1010年(李順天元年),李公蘊認為丁、黎兩代的舊國都華閭地方狹窄,不適合作為帝都,於是下《遷都詔》,認為應該承襲中國古代商周兩代搬遷國都的先例,遷都大羅城(今河內),因該地“宅天地區域之中,得龍蟠虎踞之勢,正南北東西之位,便江山向背之宜,其他廣而坦平,厥土高而爽塏,民居蔑昏墊困,萬物極蕃阜之豐,遍覽越邦,斯為勝地,誠四方輻輳之要會,為萬世京師之上都”。該年農曆七月,朝廷遷入大羅城,改名“升龍城”,並修建宮殿、府庫、城隍、城牆、寺廟等等設施,使升龍城具備相當規模。[4]
除建設新都外,李太祖又進行各種措施,以強化統治,包括改組地方行政,分全國為二十四路、設定稅收制度、分封諸子為王等等。[5]又出兵打擊各地反抗勢力,於1012年(李順天三年)十二月,太祖親征演州。[4]1024年(李順天十五年),命太子開天王李佛瑪(即李德政)伐峰州、開國王李菩伐都金州。[4]1026年(李順天十七年),命開天王李佛瑪討伐演州賊。1027年(李順天十八年),命開天王李佛瑪征討七源州、東征王李力征討文州。[4]
太宗時期的動亂
太宗在位年間(1028年─1054年),仍時有地方上的叛變。這類事件的成因,越南史家陳仲金指出是由於“當時朝廷不設節鎮官,各州軍務民政皆委諸於州牧處置。而在上游地區則由酋長管領。正因為這些人職權過大,因而常有叛亂發生”。[5]1031年(李天成四年)正月,驩州(今越南乂安省)人叛變,李太宗於二月親征,驩州人降,太宗作出寬大處理,赦免當地長官之罪,並撫諭其民。[6]1033年(李天成六年)正月,定源州人叛,太宗於二月親自討平。同年九月,彘源州人叛,太宗於十月親自討平。[6]1035年(李通瑞二年)十月,愛州(今越南清化省)人叛,太宗親自討平,判罰愛州長官、撫諭其民。與此同時,皇弟李勝乾、大將阮慶等在國都升龍造反,事敗被誅。[6]1043年(李明道二年)年初,愛州、文州兩地均有叛變,太宗出兵討平。[6]
太宗時期歷時較久、影響力較大的亂事,為廣源州(今越南諒山,當時屬宋朝)地區首領儂存福、儂智高父子的叛變。儂存福初為儻猶州首領,附近一帶的廣源州地區原本由其存福的兄弟及妻子分別管治,存福將之兼併,自立為“昭聖皇帝”,並於1038年(李通瑞五年)農曆十二月進攻李朝。到次年(1039年,李通瑞六年)年初,李太宗親征廣源州,擒獲存福,帶到升龍處死,但其妻阿儂、兒子儂智高卻在戰事中逃脫。[6]1041年(李乾符有道三年),阿儂與儂智高奪回儻猶州,建“大曆國”,李氏朝廷出兵討平,擒儂智高回升龍。李太宗憐憫其一家遭遇,便赦罪放回,並任命為廣源州長官。[6]但儂智高仍伺機造反,於1048年據勿惡洞而叛,李廷命太尉郭盛溢(一作郭盛謚)討伐,智高又降。[6]1050年(李朝崇興大寶二年),儂智高據宋越邊界上的安德州勿陽洞造反,建“南天國”,改元“景瑞”,而愛州等地亦同時反叛。1052年(李朝崇興大寶四年)四月,儂智高與宋朝聯絡,要求歸附宋朝,但宋廷不允,智高便入侵宋朝南部邊境,自稱“仁惠皇帝”,國號“大南國”,[7]受影響地區包括邕、橫、貴、龔、潯、藤、梧、封、康、端、廣等州。宋廷派狄青等征討,智高戰敗,逃至大理國,被當地人斬首,獻於宋廷。[8]儂智高的事變才告平息。
聖仁時期的發展
1054年李太宗死後,太子李日尊繼位,是為李聖宗(在位時期:1054年─1072年),此後,李朝政局漸見昇平,“百姓折服,登基以來,少有寇盜”[5]。聖宗對於文化教育的發展,相當重視,積極發揚中國的儒家學說。在1070年(李神武二年)農曆八月,興修文廟,塑孔子、周公、“四配”(顏回、曾參、孔伋、孟軻)及七十二賢等像,規定四季祭祀,並讓皇太子學習儒家文化。[9]在軍事方面,改革兵種編制,以加強戰鬥力及防止兵變。[10]李聖宗又向外擴張,覬覦鄰國領土。1059年(李彰聖嘉慶元年)三月,入侵中國宋朝的欽州地區。[9]1069年(李天貺寶象二年),聖宗親征南方的占城國,奪取該國的地哩(今越南廣南)、麻令、布政等地。[9]
1072年聖宗去世,由年僅七歲的皇太子李乾德繼位,是為李仁宗。因仁宗皇帝年幼,未能親政,由生母倚蘭元妃(又作猗蘭元妃)、嫡母上陽太后揚氏(又作楊氏)垂簾聽政,並由太師李道成輔助。但倚蘭元妃生性嫉妒,唆使仁宗殺害上陽太后及侍女七十六人。此次宮廷慘禍,被越南後世史家所譴責:“何至殺嫡後,虐無辜,殘忍若是哉!”[11]
仁宗在位的早期,在大臣李道成,大將李常傑的影響下,對內對外均有重大舉動。在內政方面,於1075年(李太寧四年)二月,實行科舉考試,是為越南最早的一次科試。[11]又於1076年(李太寧五年)設國子監[11],於1086年(李廣祐二年)選士進入翰林院任職[11],以擴充學官制度。對外方面,李朝和宋朝在1075年至1077年(李英武昭勝二年)期間,爆發大型戰事,到1078年(李英武昭勝三年),李朝遣使入宋要求和好,到1078年(李英武昭勝四年)雙方才達成議和。[5][11]
中晚時期的政局
1127年(李天符慶壽元年),李仁宗去世,由侄兒李陽煥繼位,是為李神宗。神宗年齡尚少,由大臣張伯玉、劉慶覃、楊英珥等輔政。神宗初年,曾讓被官府沒收田地的人民,取回田地,又讓六軍(禁軍)“更番歸農”,從而刺激農業。[5][12]
1138年(李天彰寶嗣六年、紹明元年)李神宗去世,長子李天祚繼位,是為李英宗。[12]李英宗繼位時,年僅三歲,由太后黎氏攝政。黎太后寵信杜英武(李神宗母杜太后之弟),大權遂落入杜英武之手。杜英武在1141年(李大定二年)鎮壓太原一帶的申利之亂[13],又於1150年(李大定十一年)剷除了反對自己的武帶、楊嗣明等廷臣[13]。但因朝中仍有其他忠臣義士,如蘇憲誠、黃義賢、李公信等人的支撐,杜英武才不致於肆行篡弒。[5]到1158年(李大定十九年)八月,杜英武去世[13],李朝政局便由蘇憲誠支撐。蘇憲誠致力整頓軍制,又提倡學問研究,對當時政局有所建樹。[5]
1174年(李天感至寶元年)九月,太子李龍昶因與後宮妃嬪行為不軌而被廢為庶人,李英宗改立只有兩歲的兒子李龍為太子。[13]次年(李天感至寶二年)農曆七月,李英宗去世,年僅三歲的李龍繼位,是為李高宗。李英宗死前留有遺詔,由“蘇憲誠輔導太子(李高宗)”[13],即意味著蘇憲誠仍繼續當權,直到1179年(李貞符四年)六月他去世為止。後世越南史家吳士連,就讚揚他的管治期間,李朝出現“上安下順”的穩定局面。[14]
李高宗在位(公元1176年至1210年)的中晚期,雖日漸長大而親政,但卻喜好狩獵、出遊、興建宮室,這些舉措都涉及龐大開支,須強征百姓服役,使百姓痛苦萬端。而朝廷上下都未能周慮政事,而攬權貪污、賣官鬻爵、搜刮民財之風卻盛行,終引起大規模的亂事。[5]1208年(李治平龍應四年),知乂安軍事范猷造反,李朝命范秉彝率軍討伐。次年(1209年,李治平龍應五年)七月,范秉彝擊敗范猷,但范猷逃脫,並派人到京師升龍誣告范秉彝。李高宗便捉拿范秉彝,此舉卻引起秉彝部將郭卜不滿,率兵入宮營救秉彝。李高宗得知兵變訊息,立刻殺范秉彝,然後與太子李旵出逃。郭卜占據升龍,立李高宗子李忱為帝。太子李旵逃到海邑劉家村時,娶當地豪族陳李之女為妻,並得陳李兒子陳嗣慶等的協助,出兵護送李高宗回升龍,平息了郭卜的亂事。[5][14]
李高宗回京後不久,於1210年(治平龍應六年)十月去世[14],太子李旵登基為帝,是為李惠宗,而他在海邑劉家村所娶的陳氏則為立為元妃,其兄陳嗣慶獲封為“彰誠侯”。而當時的朝政,據《大越史記全書》所載,是“紀綱漸廢,民不知兵,盜賊之興,不可禁遏”,地方上出現割據勢力,較具實力的有段尚(據洪州)、阮嫩(據扶董鄉)等等,因而李朝的統治基礎漸見薄弱。1213年(李建嘉元年)二月,陳嗣慶聽聞其妹元妃陳氏被李惠宗之母譚太后所虐待,便領兵入宮。譚太后想毒殺元妃陳氏,但惠宗皇帝卻與陳氏出走,到陳嗣慶軍中。結果,李惠宗竟立元妃為皇后,元妃之兄陳嗣慶為太尉輔政、陳承為內侍判首。陳嗣慶還得以調集軍隊、製造兵器、演習武藝,掌握了國家的軍事實力。而李惠宗卻於1217年(李建嘉七年)三月患病發狂,無法理政,權力便操於陳嗣慶之手。[5][15]
陳氏代李
1223年(李建嘉十三年)年底,陳嗣慶去世。次年,李惠宗皇帝病況並無好轉,而陳氏同族兄弟陳守度便擔任“領殿前諸軍扈衛禁庭”,成為控制李氏朝廷的權臣。1224年十月(李建嘉十四年、天彰有道元年),李惠宗退位,由年僅七歲的公主李佛金繼位,是為李昭皇。[15]
李昭皇繼位後,1225年(李天彰有道二年)農曆十月,權臣陳守度安排了讓其族兄弟陳承之子陳煚(年僅八歲),娶李昭皇為妻。[15]當時,李昭皇之父上皇李旵,曾說“傳位於女,以一陰而御群陽,眾所不與,必致悔亡”,打算讓李昭皇禪位給陳煚。陳煚父親陳承曾有所猶疑,但陳守度認為必須趁此時機成熟,“上王以二郎(指陳煚)為嗣,乃天意也,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於是決定讓陳煚接受帝位。[16]十二月,陳煚接受李昭皇禪位,建立陳朝。
對外關係
與宋朝關係
越南的李朝時期,適值是中國的宋代。李朝自立國時起,便對宋朝實行兩手策略,一方面向宋朝通好,請求冊封,提高李氏王室的政治威望和國際地位[17],另一方面又連續侵犯宋朝南方邊境,掠奪土地、人口及財物。[17]
宋朝立國於960年。980年,越南的黎桓奪取丁朝政權,建立前黎朝,宋太宗皇帝以此為口實,於次年(981年)與黎氏發生戰事,結果宋軍戰敗。[18]1010年(李順天元年),李太祖代黎自立後不久,便即自稱“安南靜海軍權留後”,遣使到宋,奉貢方物,以示通好。當時的宋真宗皇帝甚為鄙視李氏的奪權,認為“黎至忠(前黎朝臥朝帝黎龍鋌)不義而得,公蘊尤而效之,益可惡也”[2],但宋真宗早已認識到“交州瘴癘”、“若興兵攻取,死傷必多”的道理[2],不願像宋太宗時出兵南征,所以亦承認李公蘊的統治地位,冊封他為“特進、檢校太傅、安南都護、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交趾郡王”等等封銜。自此以後,李朝便多次遣使入宋,交往頻繁。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指出,李朝遣使入宋的年份有:1010年、1012年、1014年、1019年、1023年、1058年、1063年、1069年、1073年、1078年、1082年、1087年、1107年、1127年、1130年、1156年、1164年、1173年、1178年、1182年、1190年。[17]
而李朝對中國宋朝邊境的侵擾,始於李太祖時期。1014年(李順天五年),越南的“獠戶”張㜑看因被李朝治罪,逃到中國欽州。李朝便以追捕逃犯為由,寇掠欽州的如洪寨。宋真宗命廣南西路轉運使向李朝追討責任。[19]1028年(李順天十九年),李太祖“令子弟與女婿申承貴等,領眾入本道,剽掠邊民”,宋廷亦依舊命廣南西路轉運使向李朝追討。[19]其後李朝對侵擾有增無已。1036年(李通瑞三年)農曆十月,李太宗發兵侵宋朝思陵等州,並肆行掠奪破壞,“掠牛馬、焚廬舍而還”。[6]1059年(李彰聖嘉慶元年),李朝入寇宋朝欽州思稟管。[9]1060年(李彰聖嘉慶二年),諒州牧申紹泰追捕逃亡兵士,追入宋境,掠奪宋方人員及牛馬而回。[9]但宋朝大體上仍採取忍讓政策,1072年(李太寧元年),神宗更向當時新上台的李仁宗君臣示好,“以廣源(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州)等賜交州”。[20]
宋神宗在熙寧年間(1068年─1077年),對越南李朝轉采強硬態度。據宋人司馬光記述:“熙寧中,朝廷遣沈起、劉彝相繼知桂州,以圖交趾。起、彝作戰船,團結峒丁以為保甲,給陣圖,使依此教戰,諸峒騷然”,但宋人的舉動,卻被嶺南人漢奸徐百祥泄露到越南李朝,並自願提出“兵法:‘先人有奪人之心’,不若先舉兵入寇,百祥請為內應”[21]。於是李朝便於1075年(李太寧四年)發動侵宋戰爭,由大將李常傑領兵,攻破中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役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殉國。而李軍則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眾而回。[11]宋方鏇即作出反擊。1076年(李太寧五年)三月,宋朝命郭逵、趙卨等領兵,並與越南鄰近的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越將李常傑在如月江(在越南北寧省如月村,梂江下段)擊破宋軍,郭逵撤走。[11]其後郭逵部隊奪回廣源州 ,又於富良江(一說為梂江,一說為紅河)大敗越軍,擊殺越將洪真太子。李仁宗對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戰,願意歸還所擄掠人眾。[22]宋廷亦將廣源州(已改名為順州)交還李朝[23],兩國重歸和好。
1127年(李天符慶壽元年),宋朝發生靖康之變,北方被金朝占領,宋室南渡,是為南宋。但越宋兩國關係仍趨和好,一直延續至李朝後期。其中較重要的大事,是改定了越南的國名稱謂。李朝自聖宗時(1054年─1072年在位)開始,使用國號“大越”。然而據越南學者陳仲金指出,到李英宗(1138年─1175年在位)時為止,中國宋朝仍封李朝君主為“交趾郡王”[20]到1164年(李政隆寶應二年),宋廷封李英宗為“安南國王”,越南亦開始被稱為“安南國”。[5]
除戰事和封貢關係外,兩國邊境的商業貿易亦甚為頻繁。李公蘊時曾向宋廷要求在欽州設博易場,讓兩國商人進行交易,但宋真宗鑒於李朝騷擾邊防而作罷。宋徽宗政和年間(1111年-1118年),始在邕州開博易場。徽宗以後,宋廷因受北方敵國困擾,無暇南顧,使宋越兩國商人活動更趨活躍。除邕州外,欽州、廉州,以及廣西右江的南江柵亦成雙方商易要地。貿易物品方面,越人以名香、犀角、金、銀、鹽、魚、蝦、蚌、沉香、珍珠、象牙等等,交易中國的綾錦、羅布、銅器、瓷器、“斗米尺布”、絲綢、紙筆、藥材等等。隨著宋李雙方交往密切,華人移居到越南者亦眾,使越南成為華僑活動的重要國家。但與此同時,兩國間的人口販賣活躍亦嚴重,宋朝廣西地區有人口販子,販賣邊民到李朝境人,每年達數百千人,被賣者為奴終身。[24]
與大理國關係
大理國是中國西南部的邊境政權,與越南李朝為鄰。越南地區早在中國晚唐時期,便屢受大理國前身南詔國蒙氏侵擾。[25]到李朝仍與大理國發生衝突。1012年(李順天三年),有大理國(又稱“鶴拓蠻”、“鶴柘蠻”。中國學者方國瑜稱晚唐時期的南詔國已有此稱謂,到大理國時仍用之)人到渭龍州(在越南宣光地區)進行貿易,李太祖派人擒獲大理國民眾及馬匹萬餘而回。[4]次年農曆十月(1013年,李順天四年),渭龍州降附大理,李太祖親征渭龍州,驅逐渭龍州首領何昃俊。[4]但此舉引起大理國出兵征越。1014年(李順天五年),大理將領楊長惠(一作杜長惠)、段敬至率兵二十萬入侵越境,李太祖派兵討伐,在平林州(又作“芳林”及“茅林”,在越南高平)的金華步一帶,擊破大理軍隊,斬首萬餘,俘獲大量士卒及馬匹。[1][4]李朝得勝後,遣使把戰利品中的六十匹馬,獻給宋朝,以宣示戰功,宋廷亦賜冠帶、器幣、馬匹等物品回禮。[26]
李太宗時,盤踞廣源州(在今越南諒山,當時屬宋境)等地的酋豪儂智高,多年間先後在越、宋兩國地區作亂。到1053年(李崇興大寶五年),儂智高勢力遭宋軍重挫。其後,據越南典籍《大越史記全書》所載,儂智高於該年農曆十月,派使到李朝乞師求助,李太宗“詔指揮使武珥將兵援之”。其後,儂智高再被宋軍所敗,逃入大理國,最終被大理人所殺,把首級獻於宋朝。[4]
與占婆國關係
占婆(又稱占城)位於現時越南中部及南部地區,是李朝南鄰。早在李朝之前,越人已與占婆爆發多起戰事,但與此同時,占婆國政府亦有遣使入越通好。[27]
李太祖即位之初,1011年(李順天二年),占城向李朝贈送獅子,以示友好。然而雙方在日後多次兵戎相見。1021年(李順天十二年),太祖命兒子開天王李佛瑪率兵南侵,進攻占婆布政寨地區,殺當地“布令”(官名)。1043年(李明道二年),占婆王闍耶僧訶跋摩二世(又作“刑卜施離值星霞弗”、“乍兜”、“乍斗”等)派水軍(《大越史記全書》稱為“占城風浪賊”[6])入侵李朝的沿海領土,李太宗皇帝又以占婆多年沒有遣使通好為由,籌備南征,修造戰船百餘艘,於次年(1044年,李明道三年)親自出征,於五蒲江南岸一帶與占婆軍隊爆發戰事,此役中越軍得勝,占婆國王陣亡,軍隊戰死者三萬餘人,被俘五千餘,戰象死者六十頭。該年農曆七月,越軍進至占婆國都佛逝(又作“毗闍耶”),大肆掠奪王宮而回。此戰亦導致占婆第八王朝終結。[27]
李太宗率軍回國後,占婆一度陷於內亂局面。新君主闍耶波羅密首羅跋摩一世(又作“雍尼”,占婆第九王朝首王)趕緊收拾秩序,占婆碑銘資料稱他“偕諸將士,往平其亂”。[27]另一方面,占王試圖修補對越關係。1047年(李天感聖武四年),占婆遣使到越,但李氏朝廷認為占王不恭順,竟將占婆使節流放。 不過此王仍采和好態度,於1050年(李崇興大寶二年)向李朝致送白象、1055年(李龍瑞太平二年)遣使入越祝賀李聖宗登基、1057年(李龍瑞太平四年。或作1059年,即李彰聖嘉慶元年)及1060年(李彰聖嘉慶二年)遣使入越致送禮品及訪問。[27]
1061年,占婆王律陀羅跋摩三世(又作“施里律茶盤麻常楊溥”、“楊卜屍律陀般摩提婆”、“第矩”、“制矩”等)即位後,整頓軍事,以圖攻越。但在發動戰事之前,仍對越作友好姿態,在1063年(李彰聖嘉慶五年)、1065年(李彰聖嘉慶七年)、1068年(李天貺寶象元年)遣使入越訪問。[27]到1068年的年底,占婆終於出兵入侵李朝邊境,李聖宗亦隨即作出反應。1069年(李神武元年)二月,李朝發舟師南下,勢如破竹,經日麗海口、屍唎皮奈(Çri Banöy)等地,在鬚毛江大敗占軍,占王棄國都佛逝(又作“毗闍耶”)出逃,越軍於是進占佛逝,終於在四月份,由大將李常傑擒獲占王。[1]李聖宗更親到占婆王宮大宴群臣,又遣使入宋,宣示勝利,到六月才撤軍回國。越軍占據佛逝期間,肆行破壞及劫掠。據《越史略》記載:“王(指李聖宗)命遍數佛誓城內外人家,凡二千五百六十餘區,並焚之。”[1]占婆碑銘亦記載:“越兵侵占占婆,王神財富,皆為所得。占婆諸州祠寺、宮殿、村莊、馬、象、牛、谷,鹹為掠劫。”李朝又以釋放占婆國王為條件,割取地里州(又作“地哩”)、麻令州及布政州等地(此三州地區在今越南廣平省及廣治省),而占婆國內則出現群雄割據的大亂局面。1071年,曾有占婆使節到越致送禮品,法國學者指出到底是否由律陀羅跋摩三世所派,已難確認。[27]
其後,據占婆碑銘記載,第十王朝的訶梨跋摩三世(1074年,李太寧三年即位)收拾殘局,而前王律陀羅跋摩三世則投奔越南李朝。1075年(李太寧四年),李朝派李常傑進攻占婆,以圖協助律陀羅跋摩三世復位,但被占軍擊退。同年,宋越兩國爆發戰事,宋朝於次年1076年(李太寧五年)初,遣使聯絡占婆、真臘(高棉),一同出擊李朝。占婆派兵七千,牽制李朝。然而最終,宋、占婆、真臘聯軍仍未對李朝構成致命威脅。到1077年(李英武昭勝二年),占婆再次遣使入越訪問通好。[27]
1086年(李廣祐二年),占婆遣使到越致送禮品,但越占兩國並未真正和好。在該年,占婆遣使到宋朝,要求當越占兩國使節同時入宋時,宋人不要安排在同一場合碰面,占使籍此要求表達對李朝的不滿。1092年(李廣祐八年),占婆又派使到宋,提出聯合攻越,但宋神宗皇帝以李朝常向宋朝入貢通好為由,拒絕建議。而越南李仁宗亦於1094年(李會豐三年),遣使敦促占婆向越入貢通好。[11]占婆出於恐懼,便於1095年(李會豐四年)、1097年(李會豐六年)、 1098年(李會豐七年)、1099年(李會豐八年)及1102年(李龍符二年),向李朝頻繁地致送禮品示好。[27]
1103年(李龍符三年)十月,越南演州地區的李覺發動叛亂,被大將李常傑所攻破,李覺逃入占婆,向占婆國王闍耶因陀羅跋摩二世(占婆第十王朝君主)提供李朝內部情報。占婆便出兵攻越,收復地里、麻令、布政等三州。次年(1104年,李龍符四年)二月,李朝派李常傑出征占婆,成功奪回地里等三州。[11]於是,占婆再次遣使入越示好,從此對越南遣使不絕。1117年(李會祥大慶八年)、1118年(李會祥大慶九年)、1120年(李天符睿武元年)、1124年(李天符睿武五年)、1126年(李天符睿武七年),占婆數度遣使入越,特別是1126年的一次,李仁宗皇帝更設宴招待占婆使節。[27]
李神宗時,李朝的另一鄰國真臘(又作“占臘”、“吉蔑”)開始加緊對越進攻,占婆亦捲入其中。1132年(李天順五年)七月,占婆與真臘聯合,進攻李朝乂安州,李朝隨即派太尉楊英珥擊破兩國聯軍。[12]其後,李英宗時,占婆因拒絕協助真臘攻越,真臘便於1145年(李大定六年),出兵攻占,進至佛逝城(一作“毗闍耶”)。[27]
不久,占婆王闍耶訶梨跋摩一世(占婆第十二王朝君主,又作“鄒時蘭巴”、“制皮囉筆”)即位,收復佛逝,但占婆王室又出現內訌,闍耶訶梨跋摩一世與妻兄般舍羅闍(Vançaraja,又作“雍明疊”、“雍明些疊”)相攻。般舍羅闍不利,向越南李朝求助,李朝冊封般舍羅闍為占婆國王,並派李蒙與般舍羅闍率兵征占。此戰在占婆碑銘亦有記載:“越(Yavana)王見闍耶訶梨跋摩雄武無敵,欲制阻之,命占婆人般舍羅闍為國王,予以越將多人,強兵十萬餘(越方史籍記載李朝派清化乂安五千餘人出征)。闍耶訶梨跋摩率佛逝諸軍擊破之,死者不可勝計。”般舍羅闍和李蒙都在戰中陣亡。此戰發生時間,法國學者喬治·馬司培羅(即馬伯樂)說在1150年底或1151年初[27],《大越史記全書》則記載在1152年(李大定十三年),並謂在該年十月,李英宗迎娶占婆國王女兒。[13]
此後十餘年間,占婆國雖繼續派使到李朝致送禮品,但同時又有寇邊活動,甚至連赴越使節也在途中劫掠越南人民。李朝終於在1167年(李政隆寶應五年),乘著占婆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又作“鄒亞娜”)登位不久,派大臣蘇憲誠領兵討伐,占婆新王懼怕對越戰事,向越人致送珍珠方物,越方乃罷兵而回。[27]自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以後,占婆集中力量對真臘國開戰,而對李朝則時而修好,時而入寇。1170年(李政隆寶應八年),占婆遣使到越訪問。1177年(李貞符二年),占婆入寇越南乂安。1184年(李貞符九年),占婆遣使訪問。1198年(李天資嘉瑞十三年),占婆王蘇利耶跋摩(又作“布池”)遣使到李朝,要求冊封,李朝於次年(1199年,李天資嘉瑞十四年),封之為王。[13][14][27]
1203年(李天嘉寶祐二年),占婆王叔父陀那婆底(Dhanapati Grama,又作“布田”、“布由”)勾結真臘,進攻國王蘇利耶跋摩,國王不敵,便帶著剩餘兵船二百餘艘,逃到越南的幾羅海口(又作“機羅海口”),要求越人支持。越方乂安地區官員杜清、范延等上奏朝廷,李朝派大臣譚以蒙、杜安等處理事件。但譚以蒙、杜安憂慮占婆王有詐,不願提供協助而回。杜清、范延為求自保,謀攻占婆王,但陰謀泄露,占婆王攻殺杜清、范延,以及乂安兵眾二百餘人,然後逃入海,不知所終。於是占婆淪為真臘屬地(時間為1203年至1220年),真臘委任陀那婆底管理占婆地區。[1][27]李惠宗時,真臘在1216年(李建嘉七年)及1218年(李建嘉九年)兩度入侵越南乂安州,占婆人亦協助真臘作戰,但均被乂安長官李不染所擊退。[15]
與真臘國關係
真臘(又作“占臘”、“吉蔑”)位於中南半島,即後來的高棉。在越南李朝,真臘處於吳哥王朝,領土包括現今越南南部、寮國南部和泰國部份領土[28],與李朝政府亦有交往。據《大越史記全書》的記載,1014年初,李朝對大理國作戰勝利,自該年起真臘便多次遣使赴越致送禮品,一直持續到李朝後期。真臘遣使的年份是:1014年、1020年、1025年、1026年、1033年、1039年、1056年、1118年、1120年、1123年、1135年、1191年。
然而真臘與李朝亦多次爆發衝突。據《宋史》所載,在宋仁宗的嘉祐六年(1062年,李彰聖嘉慶四年),廣南西路官員向宋廷報告:“占臘素不習兵,與交阯(即越南李朝)鄰,常苦侵軼”[29],指出該國常受李朝侵擾。到李仁宗時,1076年(李太寧五年),宋越兩國交戰期間,真臘與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兩國都參加了宋朝陣營,一同攻越。[11]這是真臘與越南李朝雙方較早的爭端。
及後,真臘數度派兵攻越,而攻擊地點主要在乂安一帶。1128年(李天順元年)正月,李神宗繼位後不久,真臘出兵二萬餘人,進攻乂安州的波頭步地區,隨即被李朝將領李公平所敗,俘獲真臘軍隊的主將及士卒。[12]同年八月,真臘派戰船七百餘艘,進攻乂安州杜家鄉地區,又被李朝軍隊擊破。該年年底,真臘國致函李朝政府,要求遣使訪問該國,但李朝政府未有理會。[12]1132年(李天順五年)八月,真臘與占城聯合,侵擾乂安,卻被李朝太尉楊英珥所擊敗。[12]同年九月,乂安州官府成功擒捕三名時常擄拐乂安人民並轉賣真臘的占婆人士,將之押送至李朝朝廷。[12]1137年(李天彰寶嗣五年)年初,真臘入侵,李朝派太尉李公平將其擊退。[12]
到李朝後期,真臘仍有攻越活動。李英宗時,1150年(李大定十一年)九月,真臘派軍入寇乂安,到霧濕山因暑濕為害,大量士兵病死,便不戰而退。[13]李惠宗時,國內時有內亂,真臘與占婆乘機攻越(占婆於1203年至1220年期間為真臘屬地)[27]1216年(李建嘉七年),真臘與占婆攻乂安州,被乂安長官李不染所擊退。兩年後1218年(李建嘉九年),真臘再與占婆進攻乂安,但再度被李不染所擊敗。[15]
與哀牢關係
越南的另一鄰近民族哀牢,亦為李朝的攻掠對像。早在丁、黎時期,便對原屬哀牢之地的“莒隆賊”進行討伐。到李朝時,1011年(李順天二年)農曆二月,李太祖親征莒隆,並在戰爭中“焚其部落,擒其魁首而還,賊遂滅”[4]。到1048年(李天感聖武五年)九月,李太宗又命派軍侵寇哀牢人,“獲其人蓄而還”。
與其他國家關係
沱江流域居住著一個獨立的部落。越南稱其為牛吼蠻(泰人)。據黃仲政《興化風土記》記載:“牛吼言語、文字與哀牢同,今(公元1066年)入版圖,興化安州是其地也。”。川壙多受攻擊,牛吼地區人民,並不甘心受越南封建統治者的統治,他們多次“不修職貢”。李、陳兩朝的皇帝曾數次御駕親征(李朝至陳朝發兵十三次)。公元1119年,李仁宗“擒其洞長魏滂等數百而還”。以乾欄式建築斷定國界。
制度
朝廷架構
李朝在開國之際,李太祖就著手建構自己的朝廷組織。為了鞏固李氏家族的統治地位,李太祖便對王室成員分封各種稱銜及爵位,立母親為太后,立後六人,長子立為太子,其餘眾子及皇兄封為“侯”或“王”。
李太祖又制定官員職級,較重要的職官包括相公、樞密使、太保、太傅、左金吾、左武衛、右武衛等職。在眾多文武大臣當中,官分九品,各有職責,從而鞏固和加強了中央機構。[17]
李朝初創時期,宰相被稱為“相公”。李朝另一重要輔政官員為太尉,史載李太祖稱帝時,任命兄長武威王的兒子李征顯為太尉。太宗繼位之時,便任阮光利為太尉。在1048年(天感聖武五年),太宗命令太尉郭盛謚討伐儂智高。中國台灣省學者耿慧玲歸納指出,太尉就是宰相,職權是“內贊機務,外總戎機,無事則居中輔政,有事則銜命出征”,李朝前期的大將李常傑就曾擔任太尉,中期的輔政重臣蘇憲誠、晚期以武力奪權的陳嗣慶亦擔任該職。[17]
李朝亦仿照中國式制度,授任“中書門下”以作朝廷宰輔職稱。如大將李常傑曾被授以“同中書門下”之銜。同時由於太尉在李朝的地位尊崇,實際上中書門下的權力有限。中書門下的最高長官為“平章軍國重事”,相當於宰相,但無實權,不常授,為朝廷重臣的加官、追贈。蘇憲誠也被授予“入內、檢校太傅、平章軍國重事、王爵”。李朝的加官、追贈還有“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等職銜。[17]
李朝政府尚有多個輔弼官員。有左參知政事、右參知政事,李神宗時為參知政事;中書省作為朝廷辦公的中樞,長官為中書侍郎。太宗時期,任命廖嘉真為中書侍郎。樞密使於太祖時期始設,太宗時期,分設左樞密和右樞密,神宗時復為樞密使。又仿照宋制,設有“文明殿大學士”以備君主顧問。[17]
李朝政制還有一特色,就是會重用中官(閹人),如李常傑、劉慶譚等人,都是經過“清身”(淨身)的太尉,由此可見李朝的中官具有特殊地位。[17]
李朝中期開始,官職制度逐漸在繼承中國唐宋的基礎上有所發展:皇帝近侍官的首領被稱為“內侍判首”,李朝後期權臣陳承曾經擔任過內侍判首。到了陳氏代李時,馮佐周也擔任過內侍判首。皇帝身邊的高級近侍還有上品奉御一職:李朝末年奪取政權的陳守度曾經擔任過此職,掌握朝政。
李朝制度,宗室子弟封王、列侯,功臣封列侯、關內侯。太祖立國,封功臣陶甘沐為義信侯,尚國公。惠宗初年,權臣蘇忠嗣為“招討大使關內侯”。之後的權臣陳嗣慶也獲得侯爵,諡號彰誠。另外,李朝設有越式的“明字”爵位,授予朝廷重臣。李朝高宗時,曾經授予陳李(後來陳朝追謚為“元祖”)“明字”稱號。[17]
疆域建置
李朝時期的疆域相比於丁朝及前黎朝,疆域有所增廣,這是基於它“多次對鄰國發動侵略”,故得以“擴大領土”。[17]但其地方建置亦常有變更,大體而言,就如法國學者馬思伯樂(又譯作馬司勃羅、馬伯樂)所說:“李氏一代二百年間疆域名稱之沿革,頗多混淆”[30]。
李朝初年,李太祖將丁朝和前黎朝時期的十道,改為二十四路。[4]關於這次改制的原因,是由於十道制度,令地方將領既握有重兵,兼管區域政事,權力過大。因此將全國拆分為二十四路,路的長官稱“知府”,由文官出任。路下設州、府、鄉、社(社為最基層,設社官掌理戶籍)等各級行政單位。 李太宗改知府為州牧,軍政權力操於州牧手中。李太宗立下規定,每年與各級官員舉行一次盟誓,向李氏宣誓以表效忠。李朝歷代君主還會分封各子為王,到國內要地鎮守。在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居住地,設州、寨,驩州及愛州特設寨,實行軍事統治,以應付南鄰占婆。[17]少數民族地區為本地酋長世襲之地,在李朝早期,大者名州牧,小者名首領,後來因地域逐漸分割,酋長勢力漸弱,朝廷派知州一人,酋長直接隸屬,而這類的州到12世紀(李朝中期)已稱“鎮”。[30]
關於二十四路的全部地名,現已不詳,正如越南學者陶維英所說:“我國(指越南)正史所開列的名錄,如我們所知,只記載了二十四路中的十二路。”這後世所僅知的十二路,包括:天長路(南定省東部);國威路(為底江流域的山西地區);海東路(即廣安地區)、建昌路(太平省一部份)、快路(即興安地區)、黃江路(即南定省西部)、龍興路(太平省一部份)、北江路(即北寧、北江地區)、長安路(即寧平地區)、洪路(即海陽地區)、清化路(即清化省地區)、演州路(為乂安省北部地區)。[31]
其後李朝領土有所增加。例如在1037年(李通瑞四年),李太示征服臨西道。1069年(李天貺寶象二年),李朝攻取占婆國(又作占城國)的布政、地哩(一作地里)、麻令三州(在廣平省及廣治省一帶),並於1074年(李太寧三年)改地哩為臨平、麻令為明靈。[31]1072年(李太寧元年),宋朝向李朝贈予廣源(今越南高平省廣淵州)一地[20],不久宋越兩方雖曾爆發戰事,廣源一度被宋軍奪回,但戰後宋廷仍將之交還李朝。[23]
到12世紀,中國南宋學者周去非於淳熙年間(1174年至1189年)編著《嶺外代答》,書中概括地記錄了當時的李朝疆土範圍及建置情況:
“ 置四府十三州三寨。府曰都護、大通、清化、富良;州曰永安、永泰、萬春、豐道、太平、清化、乂安、遮風、茶盧、安豐、蘇州、茂州、諒州;寨曰和寧、大盤、新安。大抵清化、遮風、乂安、永安皆遵海,而永安與欽州為境,茶盧與占城為境,蘇州、茂州皆與邕管為境。[32]”
在20世紀,法國學者馬思伯樂(又譯作馬司勃羅、馬伯樂)、越南學者陶維英、中國學者楊武泉等等,先後在《嶺外代答》內容上,對李朝轄地情況作了考訂及增補。現將之開列如下表【圖表根據《嶺外代答校注》(周去非著,楊武泉校注,北京中華書局,60─61頁)、《李陳胡三氏時安南國之政治地理》(收錄於《西域南海史地考證譯叢·四編》,馬思伯樂著,馮承鈞譯,台灣商務印書館114─119頁)、《越南歷代疆域》(陶維英著,鍾民岩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52─157頁)等資料及論著製成。 】。
府、州、寨 | 後世位置 | 備註 |
都護府 | 在今河內。 | 即唐代時的交州。 |
大通府 | 今河內西北黑水河(又名黑河、李仙江)流域西岸。 | 馬思伯樂稱當地應為“治理蠻夷首領之區域”。 |
清化府 | 今清化省之清化市。 | 即唐代時的愛州。 |
富良府 | 為如月江上之富良。 | 為一新府。 |
北江府 | 從諒山經過廣安到東海的地區。 | 馬思伯樂指除以上四府,尚有北江府。陶維英指李氏王室原是北江州人士,所以將北江州升為府。 |
天德府 | 即北寧等地。 | 陶維英指天德府原為北江州,而李氏王室原是北江州人士,所以將之升為府。 |
應天府 | 在今河內。 | 陶維英指應天府又稱“南京”,位置亦在河內。 |
天長府 | 即華閭。 | 陶維英指天長府由華閭建成。 |
永安州 | 為鄰近中國欽州瀕海之地的先安。 | 即唐代時的陸州,1023年改潮陽鎮為永安州。 |
永泰州 | 在海防西北的東朝。 | |
萬春州 | 在太平江與北江(又名急流河)匯流處的至靈境內。 | |
豐道州 | 未詳。 | |
太平州 | 在興安省快州府。 | 舊名藤州,後來於李朝末年亦復稱藤州。 |
清化州 | 今清化省東北部份地區。 | |
乂安州 | 即乂安省。 | 即唐代驩州,1036年改驩州為乂安州。《越史略》記載1101年“改驩州為乂安府”,馬思伯樂認為《越史略》有誤。陶維英則據《越史略》算作一府。 |
遮風州 | 未詳。 | 為瀕海地區。 |
茶盧州 | 在廣平省。 | 地接占城(即占婆國)。 |
安豐州 | 未詳。 | |
蘇州 | 在高平、諒山邊境。 | 馬思伯樂認為蘇州及茂州應為“蘇茂州”,乃一州非二地。 |
茂州 | 見上。 | 見上。 |
諒州 | 今諒山。 | |
和寧寨 | 未詳。 | |
大盤寨 | 在下龍灣。 | |
新安寨 | 在廣安。 |
中國南宋寧宗時期(1194年─1124年)的學者張洽,撰有《安南志》一書,記錄了李朝晚期的州縣建置情況,共有二十五個路及州,並轄有若干縣份。後來明代人李文鳳撰《越嶠書》時,亦加以引錄。當中的越南地方名稱,與上引《嶺外代答》等史料有異。其內容如下表【圖表參照李文鳳《越嶠書》卷之一“州郡沿革”(收錄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162冊,齊魯書社)製成】。
路、州 | 轄縣 |
安南路 | 安乎、太平、交阯、未鳶、龍編、平道、武平。 |
峰州 | 嘉平、新昌、奉化、嵩山、洙緣。 |
瀼州 | 瀼江、波零、鵠山、弘遠。 |
岩州 | 常樂、思封、高城、石農。 |
田州 | 都救、惠桂、武龍、橫山、如賴。 |
愛州 | 九真、安順、崇平、日南、軍寧、長林。 |
驩州 | 九德、浦陽、越裳、懷驩。 |
陸州 | 烏當、筆清、寧海。 |
福祿州 | 柔遠、唐林、福祿。 |
長州 | 文陽、銅蔡、長山、奇常。 |
湯州 | 湯泉、綠水、羅韶。 |
演州 | 忠義、龍池。 |
林州 | 金龍、海界。 |
景州 | 北景、朱吾、由文。 |
山州 | 龍池、盆池。 |
古州 | 樂古、樂興、古書。 |
籠州 | 武勒、武禮、羅龍、抶南、籠額、武觀、武江。 |
環江 | 正平、福零、龍源、饒勉、思恩、武石、歌良、都家。 |
武義州 | 武義、武勞、武緣、江山。 |
粵州 | 龍水、崖山、東璽、天河。 |
平琴州 | 容山、永義、福陽、古符。 |
德化州 | 德化、歸眾 |
武安州 | 武安。 |
郎茫州 | 郎茫、古勇。 |
羅武州 | 龍兵、福武。 |
提倡佛教
李朝大力提倡佛教,使之成為國教,大建廟宇,並讓僧侶參政,因此佛教在李朝得到長足的發展。
早在李太祖時便重視佛教。他本人曾為僧侶,師事萬行,並得他的協助而奪取政權。此後,僧侶階層便在李朝政府里取得特殊地位,僧萬行便獲李太祖封為“國師”,備受尊崇,其後君主亦模仿太祖的做法,甚至給與僧侶封邑。到李高宗時,曾下詔招募沙汰僧人,到朝中參與改革政治,出謀獻策。
李朝政府又為推動佛教而投入大筆開支。在全國各地,政府大興土木,興建廟宇、寺塔,保留到後世的有一柱寺、鎮國寺、章山寺、佛積寺、天福寺、永慶寺等等。為了得到《大藏經》等佛教經典,李朝多次派使到中國宋朝求取。又在每年春、秋二季舉行大法會、花燈佛會,及設定法事道場,均為佛教的典禮活動。[17]
文教及科舉
與李朝同期的中國宋代,尊崇儒學,理學興盛。李朝政府實施的文教政策,亦受中國學風影響。1070年(神武二年),李聖宗修建文廟及立下規定祭祀孔子、周公等,此舉具有劃時代意義,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稱越南“有奉祀孔子及諸先賢的文廟,始於此時”。
繼崇儒政策推出後,李朝政府進一步實行中國式科舉制度,取士任官。1075年(太寧四年),朝廷舉行“明經博學及試儒學”三場,中選者黎文盛隨即獲朝廷起用,“進侍帝學”(即教導皇帝學習),成為幼主李仁宗的老師,這是越南實行科舉制之始。1076年(英武昭勝元年),朝廷設國子監,選文職官員識字者入內習文。1077年(英武昭勝二年),考核官員,所考內容為書、算、刑律。1086年(廣祐二年),設立翰林院,選拔全國有文才者,進翰林任職。1195年(天資嘉瑞十年),李高宗舉行“三教”(儒、道、釋)考試。除了在國都升龍開試,在地方上亦設“鄉試”,以兩級制的方式,分級取士。這一系列措施,對越南封建時代科舉制度奠下基礎。
據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的統計,李朝開科取士的時間,主要集中在李仁宗(1072年-1127年在位)、李英宗(1138年-1175年在位)及李高宗(1176年-1210年在位)三位君主統治時期。當中李仁宗開科一次,取士名額十人;李英宗開科一次,取士名額未詳;李高宗開科亦一次,取士名額二十人。此外,郭振鐸、張笑梅又認為,李朝科舉,與私有土地制及地主階級興起有關。因私有土地制在全國蔓延,李朝為配合此一客觀事實,對科舉出身者封賜土地,從而鼓勵私有土地,有助經濟建設,增加國家收入。[33]
貨幣
李朝從太祖皇帝時起,隨著政權逐漸穩固,社會秩序恢復,便開始鑄造貨幣。但因李朝的基本經濟政策是重農抑商,輕視了貨幣的作用,民間交換多是以物易物,加上李朝政府廣建佛寺,銅料多用於塑造佛像,因而少李朝貨幣的鑄造量也較少。[17]
李朝歷代君主的鑄幣概況,有如下表【本表依據中國金融出版社出版《越南歷史貨幣》16─21頁以及116─120頁製成】。
君主 | 所鑄貨幣 | 備註 |
李太祖 | 順天大寶 | 鑄造時間應在1011年(李順天二年)以後。它的形制是錢緣適中,錢文上的“順天大寶”四字對讀,採用真書,有傾斜,不太均勻及協調。李太祖稱其幣為“大寶”,以別於中國及越南前朝(丁朝、前黎朝)所用的“通寶”、“元寶”等貨幣名稱。“順天大寶”造型厚實,比丁、前黎及陳時錢幣要大,重量約有5克。迄今發現的“順天大寶”只有一個版式,且流通範圍相當有限。 |
李太宗 | 明道元寶 | 曾於1042年(李明道元年)及1043年(李明道二年)鑄造兩次,錢文上的“明道元寶”四字鏇讀,又稱“明道錢”。它有兩種版式,一種是字型粗壯,另一種是字型狹細。兩者字型均採用真書。它鑄造和流通數量很少,與其他貨幣一起通行。 巧合地,中國北宋仁宗也曾鑄造“明道元寶”,不過李太宗的“明道元寶”在鑄造工藝和風格上,與宋仁宗的有明顯區別。 |
天感元寶 | 李太宗晚年鑄造,錢文上的“天感元寶”四字鏇讀,有兩種版式,一種是光背,一種是背文上有“乾王”二字(乾王是李太宗次子李日中,在錢幣上鑄“乾王”字樣,用意是說明李太宗對李日中及其生母的寵愛)。兩者字型均採用真書。 | |
李聖宗 | / | 沒有李聖宗鑄錢的文獻記載及實物發現。 |
李仁宗 | 天符通寶 | 李仁宗晚年的天符睿武(1120年─1126年)及天符慶壽(1127年)時鑄造。僅一個式版,錢文上的“天符通寶”鏇讀,採用真書,製作工藝比較粗糙,類似李太祖的“順天大寶”,錢徑較大,厚實,光背,錢緣適中,輪廓分明,布局均稱,但文字較呆板。“天符通寶”數量甚少,這基於李朝重農抑商,以及輕視了貨幣經濟的作用。 |
天符元寶 | “天符元寶”被後世學者認為可能是私鑄錢。它的錢文鏇讀,“元”字採用篆書,其餘三字用真書,錢緣略寬,與“天符通寶”不同。 | |
李神宗 | / | 沒有神宗鑄錢的文獻記載及實物發現。 |
李英宗 | 大定通寶 | 鑄於大定年間(1140年─1162年)。它的錢徑較大,“大定通寶”四字對讀,採用真書,錢緣稍寬,比較厚實,光背。 中國金世宗亦有“大定通寶”,而李英宗的“大定通寶”則是越南風格,製作上也較為粗糙。 |
正隆元寶 | 1163年(政隆寶應元年)鑄造。錢文上把“政”寫成“正”,四字鏇讀,真書,光背。李英宗的“大定通寶”和“正隆元寶”,數量均很少。 中國金海陵王也曾鑄“正隆元寶”,而李英宗“正隆元寶”的錢文較粗大,錢緣較寬,且穿孔也較不平整。 | |
李高宗 | 治平元寶 | 鑄於治平龍應年間(1205年─1210年)。它有兩種版式,一種是錢徑較大,錢文四字鏇讀,採用真書,“治”及“元”二字方正,“平”及“寶”二字瘦長,光背。另一種的錢文與前一種相同而略小,闊緣。“治平龍應”鑄造於李朝晚期,政局漸趨動盪,所以鑄行也更少。 |
李惠宗 | / | 沒有惠宗鑄錢的文獻記載及實物發現。 |
李昭皇 | / | 沒有昭皇鑄錢的文獻記載及實物發現。 |
王室遺族
陳氏代李後,便對李氏王室肆行殺戮。1226年(陳建中二年)農曆八月,當時的主政者陳守度諷喻李上皇,讓他自盡。[34]1232年(陳天應政平元年)六月,陳朝以先世有一位陳李,故此必須避諱為由,改“李”為“阮”,目的是“絕民之望李氏”。同年冬,陳守度因見李氏族人對於李上皇之死,心懷不滿,於是用計坑埋李氏族人。[34]
陳朝中期,曾有李氏族人獲朝廷起用。在1318年(陳大慶五年)八月,陳朝發兵攻打占婆,當中一位將領是“李家族將”孝肅侯李必見,在該役中他戰死沙場。[35]越南史籍《欽定越史通鑑綱目》亦指出,這位李必見正是“李氏遺族”。
此外,在李朝滅亡之際,宗室李陽焜、李龍祥等人,逃到了朝鮮半島的高麗國,並在該國一直生活下來。其子孫為韓國的旌善李氏和花山李氏。他們的宗親會代表團曾於1995年訪問越南。
歷代君主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在世 | 年號 | 皇陵 |
太祖 Thái Tổ | 奉天至理應運自在聖明龍見睿文英武崇仁廣孝天下太平欽明光宅章明萬邦顯應符感威震藩蠻睿謀神功聖治則天道政皇帝神武皇帝 Thần Vũ Hoàng Đế | 李公蘊 Lý Công Uẩn | 974年-1028年 | 順天 Thuận Thiên 1010年-1028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太宗 Thái Tông | 開天統運尊道貴德聖文廣武崇仁尚善政理民安神符龍見體元御極億歲功高應真寶曆通玄至奧興龍大定聰明慈孝皇帝大行皇帝 | 李佛瑪(李德政) Lý Phật Mã | 1000年-1054年 | 天成 Thiên Thành 1028年-1034年 通瑞 Thông Thụy 1034年-1039年 乾符有道Càn Phù Hữu Đạo 1039年-1042年 明道 Minh Đạo 1042年-1044年 天感聖武 Thiên Cảm Thánh Vũ 1044年-1049年 崇興大寶 Sùng Hưng Đại Bảo 1049年-1054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聖宗 Thánh Tông | 應天崇仁至道威慶龍祥明文睿武孝德聖神皇帝 Ứng Thiên Sùng Nhân Chí Đạo Uy Khánh Long Tường Minh Văn Duệ Vũ Hiếu Đức Thánh Thần Hoàng Đế | 李日尊 Lý Nhật Tôn | 1023年-1072年 | 龍瑞太平 Long Thụy Thái Bình 1054年-1058年 彰聖嘉慶 Chương Thánh Gia Khánh 1059年-1065年 龍彰天嗣 Long Chương Thiên Tự 1066年-1068年 天貺寶象 Thiên Thống Bảo Tượng 1068年-1069年 神武 Thần Vũ 1069年-1072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仁宗 Nhân Tông | 孝慈聖神文武皇帝 Hiếu Từ Thánh Thần Văn Vũ Hoàng Đế | 李乾德 Lý Càn Đức | 1066年-1127年 | 太寧 Thái Ninh 1072年-1076年 英武昭勝 Anh Vũ Chiến Thắng 1076年-1084年 廣佑 Quảng Hựu 1085年-1092年 會豐 Hội Phong 1092年-1100年 龍符 Long Phù 1101年-1109年 會祥大慶 Hội Tường Đại Khánh 1110年-1119年 天符睿武 Thiên Phù Duệ Vũ 1120年-1126年 天符慶壽 Thiên Phù Khánh Thọ 1127年 | 千德陵 Thiên Đức Lăng |
神宗 Thần Tông | 廣仁崇孝文武皇帝 Quảng Nhân Sùng Hiếu Văn Vũ Hoàng Đế | 李陽煥 Lý Dương Hoán | 1116年-1138年 | 天順 Thiên Thuận 1128年-1132年 天彰寶嗣 Thiên Chương Bảo Tự 1133年-1138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英宗 Anh Tông | - | 李天祚 Lý Thiên Tộ | 1136年-1175年 | 紹明 Thiệu Minh 1138年-1140年 大定 Đại Định 1140年-1162年 政隆寶應 Chính Long Bảo Ứng 1163年-1174年 天感至寶 Thiên Cảm Chí Bảo 1174年-1175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高宗 Cao Tông | - | 李龍翰(李龍) Lý Long Trát(Lý Long Cán) | 1173年-1210年 | 貞符 Trinh Phù 1176年-1186年 天資嘉瑞 Thiên Tư Gia Thụy 1186年-1202年 天嘉寶祐 Thiên Gia Bảo Hựu 1202年-1204年 治平龍應 Trị Bình Long Ứng 1205年-1211年 | 壽陵 Thọ Lăng |
惠宗 Huệ Tông | - | 李旵 Lý(Hạo)Sảm | 1194年-1226年 | 建嘉 Kiến Gia 1211年-1224年 | - |
- | 昭皇帝 Chiêu Hoàng Đế | 李佛金(李天馨) Lý Phật Kim(Lý Thiên Hinh) | 1218年-1278年 | 天彰有道 Thiên Chương Hữu Đạo 1224年-12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