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李□(1734-1784)撰。李□字成裕,一字孝臣。江蘇高郵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進士,注選知縣。治經通敏,尤深於《詩》與《春秋》三傳,與劉台拱、王念孫、汪中友善,力倡古學。晚號歷算。精研梅文鼎書,盡通其術。著有《歷代官制考》、《考工革制考》、《說文引書字異考》、《左傳通釋》等,多已散佚。此書為其說經之文,.由其子李培紫編輯成書。前五卷為乾隆四十一年(1776)李□手訂,卷六、卷七為《附錄》,卷八為《補遺》。卷一說《易》,卷二說《書》,卷三說《詩》,卷四說《三禮》,卷五說《春秋》三傳,《附錄》說《論語》、《孟子》、《補遺》補前七卷之遺。其中如卷一說《易》“太極”一條,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所謂由一而生二也,兩儀生四象,所謂由二面生四也,四象生八封,所謂由四而生八也,八封之上復加八封,所謂因而重之,受在其中也。《易》之太極,所謂以一畫開天,而其下變動皆自此生,未嘗以為渾渾沌沌、莫可名狀之物也”,不同意周敦頤於太極上更添無極一說,謂為“大費解說”。王念孫序謂此書說《書》之“戛擊後搏拊”條,“漆沮”條、“六卿”條,“子孫其逢”條等,其說皆確不可拔。有先儒說本不誤、而後儒輒生異義者,李□必申明舊說,決其是非。於各經中飲食、衣服、宮室、器皿之制,皆考定精審。李□好學深思,不惑於晚近之說,亦不株守前人成說,為清人解經著作中重要的一種。
有《皇清經解》本。
相關詞條
-
群經平義
清俞樾(1821-1906)撰。有《周易》二卷,《尚書》四卷,《周書》一卷,《毛詩》四卷,《周禮》二卷,《考工記世堂重屋明堂考》一卷,《儀禮》《大戴札記...
-
胡小石
胡小石(1888年-1962年),名光煒,字小石,號倩尹,又號夏廬,齋名願夏廬,晚年別號子夏、沙公。祖籍浙江嘉興,出生於南京。國學大師,兼為文字學家、文...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作品一覽 軼事典故 -
幼稚園國學小課本:三字經1
《幼稚園國學小課本:三字經1》內容簡介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百花園中,曾經綻...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三才者...黃,及白黑。此五色,目所識。 酸苦甘,及辛鹹。此五味,口所含...
-
志[漢字]
也。與“ 志”同。或作“識(zhì)”。《漢書》有十志。 師古曰:志,記...“志”:《正字通》:凡史傳記事之文,曰:“ 志”。《周禮·春官》:小史掌...,包括志向的含義。二、“志”、“ 志”、“識(zhì)”、“幟”:識...
基本信息 釋義 古籍解釋 書法 -
志
之也。又記也。與“ 志”同。或作“識(zhì)”。《漢書》有十志。 師古...·春官》:小史掌邦國之志。 註:志,謂記也。又,《漢書》有十志,俱...”、“識(zhì)”、“幟”:識(shí),本義是區分、辨別事物的形狀...
基本信息 釋義 古籍解釋 書法 -
焦循
著《群經宮室圖》、《劇說》等。平生所著散文輯為《雕菰樓集》二十四卷,由...。《揚州足征錄》外,焦氏又著《北湖小志》六卷、《邗記》六卷,記述揚州一地風土...六年(1801年)舉人。博學多識。尤擅易學、算學,亦精醫理。曾南遊江浙...
簡介 生平 易學 成就 著作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種種相貌形狀,這叫"想蘊";"行",即行為;"識",指對所感覺的對象分別所...
簡介 玄奘譯本 註解 全部要義 理論 -
《已亥雜詩》
二十八日事) 46. 彤墀小立綴鵷鸞,金碧初陽當畫看。一隊佽飛爭識我...何須百字長。 (唐碑額有近百字者) 12. 掌故羅胸是國恩,小胥脫腕...,自言能識此詞之旨,我竟不知也。) 19. 卿籌爛熟我籌之,我有忠言...
己亥雜詩 作者介紹 出名的詩句 -
己亥雜詩
何須百字長。(唐碑額有近百字者)12. 掌故羅胸是國恩,小胥脫腕萬言存。他...。(吾女阿辛書馮延巳詞三闋,日日誦之,自言能識此詞之旨,我竟不知也。)19....。新識晉江陳戶部,談經頗似李文貞。(別陳頌南戶部慶鏞。)32. 何郎才調本...
己亥雜詩 【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