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玉書院

群玉書院

群玉書院位於湖南永州,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縣陳三恪率士紳513人捐資建。 嘉慶十三年(1808)邑紳庾茂聲等捐資重修。 同治元年(1862)兵備道楊翰重修。

簡介

群玉書院 位於湖南永州,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縣陳三恪率士紳513人捐資建。
群玉書院群玉書院
以對群玉山,故名。有大雅、敏德、景賢諸堂及文昌閣,另有明道、存誠、離經、辨志、敬業、樂群、博習、親師、論學、取友、知類、強立、溫柔、敷厚、疏通、知遠、廣博、易良、潔淨、精微、恭儉、莊敬、屬詞、比事等24齋,規模宏大,《群玉書院志》稱“楚南書院自嶽麓、石鼓而外,殆無有出其右者”。置田147.5畝,年收租162石,捐銀5907兩生息,以供師生束修膏火、旌獎之資,定有《經管條例》。每年招生童32名肄業其中,首聘林學易為山長,教諸生不得以“能從事佔畢、涉獵詞章,以月書季考為汲汲也”,而要“安其學”,以“士君子之行,而求所以自得於己”。時“書聲盈耳,斷斷若小洙泗”。嘉慶十三年(1808)邑紳庾茂聲等捐資重修。二十二年知縣宗霈增建香苓講社,總督阮元嘗講經史於其中。山長楊大章本明劉宗周《人譜》之旨,教“學者學為人而已”,宗氏政暇亦到院講學,“每月必親考課其文辭,常飭以立身存心之大節”。鹹豐八年(1858)毀於兵。同治元年(1862)兵備道楊翰重修。清泉唐慎五、本縣屈鼎新等曾為山長。清末改為官立高等國小堂。舊址今為永州市三中。有《群玉書院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