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棲石齧

群棲石齧

群棲石齧(拉丁名:Psocus socialis)為囓蟲目、囓蟲科節肢動物。分布於浙江、湖北、貴州。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群棲石齧群棲石齧

雄雌:(酒精浸存)頭淡黃色,中央具黑褐色斑帶,兩側斑褐色;後唇基黃色,具褐斑,前唇基、上唇褐色;單眼區、複眼黑色;下顎須黃色,第3節褐色,第4節深褐色;觸角黃色,第3節端及以後各節淡黑褐色。胸部黃色,背板黑至黑褐色,各骨片邊黃色,側板具少量褐斑;足黃色,基節基、腿節端背具褐斑,脛、跗節淡褐色;翅透明,稍污黃,脈褐色,後翅脈兩端部淡,翅痣及臀區斑褐色。腹部黃色,雄具少量黑色斑點,第8、9節背板骨化為黑色;雌背板黑斑較多,僅第9節背板骨化為黑色。

雌:體長4.30毫米,達翅端5.17毫米~5.30毫米。觸角長3.05毫米,鞭節1~3節分別長0.66毫米、0.51毫米及0.44毫米;下顎須端節長為寬的3.82倍;複眼近球形。後足跗節分別長為0.63毫米、0.19毫米,毛櫛基跗節16個,端跗節缺如。前翅長4.27毫米、寬1.50毫米,長為寬的2.85倍;翅痣后角弧圓。後翅長2.95毫米、寬1.05毫米,長為寬的2.81倍。肛上板舌狀,肛側板毛點37個,端乳狀突出。生殖突腹瓣細長,近端略膨大,端細尖,具短毛;背瓣寬長,端尖,具毛;外瓣寬闊,後葉小,具長毛;亞生殖板後葉長錐狀,端圓鈍而長,基部骨化弧形彎曲,後緣色深;受精囊囊狀,柄細長,孔板呈鐘罩狀,孔周骨化為黑色。

雄:體長3.00毫米、達翅端5.50毫米。觸角長3.74毫米,鞭節1~3節分別長為0.81毫米、0.61毫米及0.50毫米;下顎須端節長為寬的4倍。後足跗節分別長為0.69毫米和0.16毫米;基跗節毛櫛27個。前翅長4.45毫米、寬1.63毫米,長為寬的2.72倍;後翅長3.08毫米、寬1.13毫米,長為寬的2.76倍;脈序同雌蟲。第9腹節背板後緣波曲,具3個圓角突出;肛上板扇形弧彎,肛側板毛點33個,不規則形,端具角突。陽莖環不對稱,端膨大、鉤彎、具毛,兩側各有一突出;下生殖板不對稱,具4個角突。

分布

浙江湖北貴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