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劇情
當越來越多的打工者湧入城市,在偏遠山區,超過1億2千萬的老人和兒童成為留守者。等待的日子漫長無期,他們守候著怎樣的時光?
從太湖之濱,到黃土高原,再到留守者眾多的貴州黔東南苗寨。一位遙遠的來客,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著十多年的公益傳遞。這是一次邂逅,也是當代中國最濃的鄉愁。
演職員表
導演/編劇:鄭偉 作品曾獲國際選片會最佳製作獎、中國電視紀錄片特別榮譽獎、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獎優秀紀錄片、BIKETO最佳紀錄片等;
攝影:侯凱、周聰、肖海偉,曾多次承擔國家重大題材創作任務;
作曲:徐春松,曾為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紀錄片《1428》作曲;
角色介紹
《美麗鄉愁》的主人公范躍寧,是江蘇無錫市發改委的一名普通公務員,也是江蘇、陝西雙省道德模範,曾被《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媒體譽為“公益雷鋒”。
范躍寧的公益之路開始於1998年春天,在一次考察時目睹窯洞國小的狀況深受感染,17年來,他連續86次深入延安、44次前往貴州山區志願扶貧,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江蘇、上海等地上萬名愛心人士加入到其團隊,完成“延安窯洞自來水村”、“為西部貧困農民捐贈醫保費”、“捐贈母親健康快車”等30多個慈善扶貧項目;長期一對一資助困難學生5000多人、幫助兩地貧困農民上萬人。這部紀錄電影藉助他的視角及足跡,對當代中國農村社會生態進行了深度紀錄與藝術呈現。
影片段預告絮
“鄉音散盡,回家的路有多長”,《美麗鄉愁》主海報以老人滄桑的面部皮膚為主體背景,深深的皺紋讓人想起闊別已久的父母和故鄉。沿著皺紋拉出的兩個位移點,恰如一段鐵軌,表現了遊子與故鄉的距離,而父母的皺紋有多長,離別的時間就有多長,心中的思念就有多長……畫面充滿視覺衝擊力和細節信息,生動溫馨,耐人尋味。
海報以國畫的水墨風格呈現。海報以眼睛為視覺意象,淡紅色的眼球如同太陽,太陽的一角掩映在樹叢間,下眼皮的位置是一位山區老人擔柴的背影,上眼皮則是城市的倒影。整個眼睛造型既有寫實的場景,又有水墨的融入,真實而意境深遠,配圖文字“鄉愁的世界,沒有淚水”,愈加契合了影片陽光且溫暖的敘事基調。
影片評價
中國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饒曙光說,這個影片藉助愛心人士、道德模範的事跡和經歷,表現普通人的生存狀態,主題非常積極。在中國、在某種方面失去平衡的社會條件下,我們需要用藝術的方式實現精神的平衡,讓更多的底層的人士得到幫助。另外,導演自身堅持了一種向上、向善的積極創作心態,這些都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北京師範大學紀錄片中心主任張同道點評說,片中很多人物著墨不多,鏡頭很少,但對觀眾觸動很深,這體現了導演的功力。其次,這部電影的製作特別好,整體的技術指標包括美學指標都很到位。攝影非常好,整體處在比較高的水平,包括現場錄音的層次感,環境的還原都非常到位。
獲獎記錄
第四屆中國紀錄片學院獎,並獲最佳紀錄電影提名
第三屆中國鎮江西津渡國際紀錄片盛典 ,“最佳紀錄電影”提名。
放映發行
南京首映
6月18日,公益題材紀錄電影《美麗鄉愁》在南京新街口影城首映。來自江蘇、陝西、貴州的代表和社會各界愛心人士200多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溫馨時刻。
首映式上,受支付寶公益愛心用戶委託,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孤老救助項目組向影片拍攝地陝西延安、貴州黔東南的18495名貧困老人捐贈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總保額55485萬元,片中的老人成為首批受益者。據介紹,《美麗鄉愁》已登錄國家廣電總局電影數位元組目中心發行平台,可供全國農村數字電影院線發行採購。與此同時,以流動放映為主的全國“百城萬場”公益放映計畫正式啟動。第一階段放映地區將重點覆蓋江蘇無錫、陝西延安。
以公益的方式實現一部紀錄電影與現實土壤的對接,是該片文獻價值和藝術價值之外的重要社會延伸。
延安放映
6月29日,紀錄電影《美麗鄉愁》延安首映式暨延安貧困孤老救助捐贈儀式在解放劇院舉行。參加首映式的有省、市道德模範、學生代表和部隊官兵共500餘人。
7月13日,延安市文明辦下發通知,組織各區縣文明辦,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組織觀看《美麗鄉愁》。
無錫放映
《美麗鄉愁》在無錫市演藝劇場熱映,無錫市文明辦邀請身邊好人、志願者和市民民眾等400餘人觀看影片。
據無錫市文明辦有關負責人介紹,正在開展百座城市萬場公益放映活動,將配合孤老救助、助學、困難人群捐贈等公益活動。為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將送電影進機關、學校、社區,組織全市幹部、民眾觀看影片,宣傳道德模範的事跡。
黔東南放映
7月12日-13日晚,在拍攝地黔東南州黃平縣谷隴鎮大寨村和舊州鎮波洞村首映,近千名村民和電影主人公范躍寧、苗族歌唱家阿幼朵等一道,在家門口放映的這部電影中看到了自己的生活。
記者在黔東南州採訪獲悉,紀錄電影《美麗鄉愁》的公益放映,受到了老百姓的稱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