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永恆性的追求、那裡永遠是春天、人的重新發現、在莎士比亞故鄉看《麥克白斯》、對印象派繪畫的一些印象、《吃土豆的人》的啟示、羅丹博物館參觀記、《天鵝湖》的悲劇結尾和莎樂美的愛、一刻寂寞的心、20世紀藝術之謎的初步探索等作者在找尋美的過程中表達思想的美文。
作者簡介
汝信,男,漢族,1931年出生,江蘇吳江人。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哲學家。現為瀋陽社會科學院院長。汝信同志1949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1956年攻讀著名學者賀麟先生黑格爾哲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留哲學所從事研究工作,1978年晉升研究員,任哲學所副所長,1981年─1982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1982年─1998年先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並曾兼任哲學所所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一屆、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學術機構中曾擔任的主要職務有:中華全國美學學會會長、中國政治學會會長以及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副主席、東德科學院外籍院士、韓國啟明大學名譽哲學博士等,在國內外學術界和理論界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汝信同志長期從事哲學、西方美學研究,主要研究西方哲學史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美學,近年集中研究世界文明的傳承等重大理論問題。汝信多本專著對古希臘以來直到20世紀初期的西方重要美學家,逐一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西方美學史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他的主要著作有《黑格爾範疇論批判》(與姜丕之合著)1961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美學史論叢》及《西方美學史論叢續編》196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西方的哲學和美學》1978年山西人民出版社,《美的找尋》1992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此外還有譯著多種,並主編《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10卷)、《世界文明大系》(12卷)、《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社會藍皮書)和《當代韓國》(季刊)等。
目錄
再版前言
自序
永恆性的追求
那裡永遠是春天
人的重新發現
在莎士比亞故鄉看《麥克白斯》
對印象派繪畫的一些印象
《吃土豆的人》的啟示
羅丹博物館參觀記
《天鵝湖》的悲劇結尾和莎樂美的愛
一刻寂寞的心
20世紀藝術之謎的初步探索
畢卡索再探索
重訪埃爾米塔日博物館
思想家和詩人的搖籃
附錄:尼采的美學思想
關於西方美學理論中的無意識問題的歷史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