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審美幻象與審美人類學

美學審美幻象與審美人類學

東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問題與理論 審美人類學: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馬克思的審美人類學思想

基本信息

作 者:王傑 著

美學審美幻象與審美人類學美學審美幻象與審美人類學
出 版 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2-12-1
版 次:1
頁 數:228
字 數:230000
印刷時間:2002-12-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3337736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在20世紀80年代研究馬克思的神話理論時,我已經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美學和文論與人類學理論和方法的密切關係,在後來研究審美幻象問題時,也始終把人類學的方法作為十分重要的理論方法。事實上,馬克思很早就論述了伊塞爾在90年代初著重論述的一個重要思想:想像和幻象能力是人的一種本質特徵,應該用人類學的方法,從人的特性,人性的根據等基本的理論層面對想像和幻象問題作出分析和闡釋。近年來我的研究工作一部分轉向審美人類學的研究,這既是理論進一步發展和深化的需要,也是理論建設結合當代社會實踐的需要和結果。1997年,我牽頭申報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優秀教學改革項目“文藝學與少數民族文學的跨學科交融”,1998年叉牽頭申報了廣西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審美人類學系列研究”。這兩個項目的實施,對廣西師範大學文藝學專業的學科建設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在我們之前,湯龍發教授曾經出版過以《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為思想資源的專著《審美人類學》,葉舒憲、蕭兵、彭兆榮等先生開展了文學人類學研究,鄭元者教授嘗試了人類學美學研究,廣西、雲南的理論工作者們進行了“民族美學研究”等等。所有這些從不同的方面開展的類似的研究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所進行的審美人類學研究在對西南地區民族審美文化開展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努力通過調查發現當代民間文化,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機制,並且上升到學理層面上作出理論概括和闡釋。這項工作雖然還只是剛剛開始,許多問題還只是提出了初步的構想,田野調查也在逐步進行的過程中。令人高興的是,學生們對審美人類學課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不少學術同行對這一研究方向也給予多種形式的支持和鼓勵。這是一個集體合作共同開拓的學術方向,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會獲得不斷的發展。

目錄

東方馬克思主義美學:問題與理論
關於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問題
審美現代性:馬克思主義的提問方式與當代文學實踐
簡論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學生產方式
審美幻象研究:問題·概念·理論方法
略論當代中國文學的美學風格——兼論《白鹿原》的美學闡釋
也論“東方情調”的審美意義
造型藝術和抒情詩的一致性——兩種古典審美變形機制的比較研究
影像與基源性幻象
剩餘快感與“美的規律”
民族美學研究對象的思考
審美人類學:研究方法與學科意義
審美人類學與馬克思主義美學的當代發展
馬克思的審美人類學思想
古代神話與現代美學
列維.史特勞斯與審美人類學
幻象與真實——評特里·伊格爾頓的《後現代主義幻象》
關於精神分析美學的評價問題
附錄:作者小傳、主要著作與學術反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