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嗅碳衛星墜落事件

據美國宇航局介紹,這顆自重400多公斤的衛星在600共公里高的軌道上運行,每16天可採集到大約800萬個全球二氧化碳精確測量數據。 據美國宇航局介紹,這顆衛星每16天可採集到約800萬個全球二氧化碳精確測量數據,其設計工作年限至少2年。 專家解釋美國宇航局的一枚“金牛座”運載火箭在將美國第一顆“嗅碳”衛星送往太空時,其整流罩未能與第三級火箭分離。

事件

美國首顆專門用於觀測研究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嗅碳”衛星24日在發射升空過程中出現“意外”,最終因運載火箭的整流罩沒能按計畫與火箭分離而“星箭俱毀”。攜帶有大量有毒燃料和其他物質的火箭殘骸最終墜落在南極洲附近海域,不會對人員造成傷害。
美國“嗅碳”衛星的主要任務是繪製完整的大氣二氧化碳循環地理分布圖,為研究氣候變化提供更多科學依據。據美國宇航局介紹,這顆自重400多公斤的衛星在600共公里高的軌道上運行,每16天可採集到大約800萬個全球二氧化碳精確測量數據。
美方原本希望,由上述設計工作年限至少2年“嗅碳”衛星來觀測全球溫室氣體的“產生”和“消失”(被森林和海
嗅碳衛星發射
洋吸收)的確切變化數值,以便為研究人員提供更為準確的數據。2006到2007年間,全世界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增加了3%以上,引起西方各國的強烈關注。
美國宇航局和運載火箭火箭研究機構稱,這顆價值2.78億美元的“嗅碳”衛星是於太平洋時間24日1時55分(台北時間17時55分)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搭乘“金牛座”XL運載火箭升空的,從火箭點火到火箭的第一和第二級、第二和第三級依次分離等過程都比較順利。
當火箭發射升空約15分鐘後,美國宇航局透露了整流罩沒能與火箭分離的訊息。專家稱,各國對這一故障的補救措施非常有限。資料顯示,整流罩的主要作用是保護衛星,防止衛星在發射升空過程中受到損害。整流罩與火箭分離是將衛星送入軌道前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般來說,整流罩都要通過爆炸螺栓與火箭末級分離,如果未實現分離則要立刻分析原因。假如是軟體問題,可以擇機用控制信號再次嘗試分離;假如是硬體問題且無法解決,衛星將無法進入預定軌道,其結果是讓造價昂貴的運載火箭和衛星將成為太空垃圾。

背景

這顆“嗅碳”衛星全稱為軌道碳觀測衛星,由總部設在維吉尼亞州的美國軌道科學公司製造,重量447千克。按計畫,它應在距地表705公里的近極地軌道上運行,每98.8分鐘繞地球一周,每16天採集約800萬個全球二氧化碳高精度測量數據。衛星的設計工作年限為2年以上,全部探測任務耗資2.78億美元。
目前科學界的廣泛共識是,地球表面氣溫升高主要由大氣中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引起。因不同地區二氧化碳濃度不同,掌握二氧化碳在各地區的循環和分布情況是研究氣候變化不可或缺的。而根據設計,“嗅碳”衛星對二氧化碳濃度的測量精度能夠達到百萬分之一,是人們掌握高精度二氧化碳測量數據的得力“幫手”。
日本曾於1月23日成功發射了溫室氣體觀測衛星“呼吸”號,這也是全球發射的首顆“嗅碳”衛星。

衛星任務

這顆“嗅碳”衛星全稱為軌道碳觀測衛星,其主要任務是從太空精確全面地測量大氣二氧化碳的分布及其來源,繪製完整的大氣二氧化碳循環地理分布圖,從而幫助人們了解二氧化碳如何影響氣候,而全球的二氧化碳循環又如何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為研究氣候變化提供更多科學依據。
據美國宇航局介紹,這顆衛星每16天可採集到約800萬個全球二氧化碳精確測量數據,其設計工作年限至少2年。

專家解釋

美國宇航局的一枚“金牛座”運載火箭在將美國第一顆“嗅碳”衛星送往太空時,其整流罩未能與第三級火箭分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專家龐之浩認為,這一故障不易修復,此次衛星發射很有可能失敗。
龐之浩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整流罩位於運載火箭的最上端,用於保護衛星及其他有效載荷,防止它們在發射時受空氣動力和氣動加熱等影響。在此次發射中,與整流罩相連的第三級火箭在飛出大氣層後,需要與整流罩分離,以減輕重量並使衛星暴露在空間環境中,為第三級火箭與衛星徹底分離做好準備。如果整流罩最終無法與火箭分離,則意味著衛星發射失敗。
“對於這一故障的補救措施很有限”,龐之浩說,通常整流罩通過爆炸螺栓與火箭末級分離,如果未實現分離則要立刻分析原因。假如是軟體問題,可以擇機用控制信號再次嘗試分離;假如是硬體問題且無法解決,衛星將無法進入預定軌道,火箭和衛星將成為太空垃圾。
但龐之浩也指出,未能入軌的火箭和衛星對太空交通安全影響不大,當這個完整的太空垃圾運行或墜落至距地面100公里至200公里的低軌道時,地面控制人員可選擇適當時機發出自毀指令,將它炸成碎片,這些碎片在進入地球稠密大氣層後會燒成灰燼。

影響

美國首顆“嗅碳”衛星24日因發射失敗而墜入南極附近海域,美國宇航局地球科學部門負責人麥可·費賴利克對此指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可能將因此受到影響。
費賴利克在接受美國太空網採訪時說,科學家們準備了8年多時間才發射這顆衛星,其墜毀將是對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沉重打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