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img/0/3c3/nBnauM3XyUTO5ITOzQzN0kDO5ETMxITM3UDMwADMwAzMxAzL0c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總共有七百二十名 MBA 學生,而哈佛大學商學院則有將近兩千人。而且哈佛有各種各樣的企業管理人才培訓計畫,長則兩年,短則幾天,培訓人數多達每年五千人。而斯坦福只有 Sloan 企業管理人才培訓計畫,為期十個月,每年只招收五十人左右。但是要從學生素質來說,在全美的七百三十多個商學院中,沒有一所商學院的入學競爭有史丹福大學商學院這樣激烈。目前斯坦福是美國最難進的商學院,每年淘汰率為93%,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每年申請的人數排在沃頓和哈佛之後,名列第三。最近幾年來,每年有五千到六千人申請進入史丹福大學商學院,但是只有三百六十個幸運者如願以償。從這個角度來說,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是美國 “ 身價 ” 最高的商學院。
哈佛和斯坦福這兩個商學院,一個位於美國東部,另外一個則位於西部加州矽谷的中心地帶。這種地理位置上的差異,不僅造就了這兩所學院的不同歷史,也使他們在教育風格上各有所長。很多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的人自豪地認為,哈佛商學院代表比較傳統的經營管理培訓,培養的是 “ 西裝革履式 ” 的大企業管理人才;而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則更強調開創新科技新企業的 “ 小企業精神 ” ,培養的是 “ 穿T恤衫 ” 的新一代小企業家。矽谷最老資格的高科技公司惠普的兩位創始人就是斯坦福的畢業生。而最近幾年在電子商業中叱吒風雲的雅虎網站也是由斯坦福畢業生創辦的。在1999年的畢業生中,百分之十以上的人在畢業後就立即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其中大部份和新興的電子商業有關。許多風險投資公司和投資人都直接到商學院來物色他們的企業創辦人。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在近年來的教學中特彆強調高科技的運用。很多課程的內容都涉及如何創立高科技公司,如何在某個行業或大企業實行技術轉變,以及如何運用新技術來開發新產品等。為此,學校每年要從矽谷等地邀請很多高層企業管理人員來為學生授課,講述他們的實際經驗。另外,商學院還和斯坦福著名的工程學院聯合授課,以滿足學生更多地了解技術發展的要求。
在哈佛商學院,學生可以在修了基礎課之後任意挑選搭配自己感興趣的選修課,並不需要刻意發展某個專業興趣。但是在斯坦福,在第一年的基礎課之後,一般要求學生在第二年選一個專業方向;這些專業方向包括製造業管理、小企業創建和管理、國際工商管理、保健事業管理以及公共事業管理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對將來可能從事的行業有系統而深入的了解,掌握實際和理論的知識。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論深度,因為它相信,商學院的畢業生應該從商學院的教育中至少受益二十年。也就是說,他們不僅應該了解他們在畢業後會面臨什麼樣的商業世界,也應該有足夠的才智來應付二十年以後經過了變化的商業世界。史丹福大學商學院院長就曾經說過:“細節是不斷變化的,新現象是不斷湧現的,但是經濟的基本規律和原理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是一致的。”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哈佛商學院重視企業操作而不太重視理論研究。因此最近幾年來他們沒有吸引太多優秀的年輕學者。對哈佛來說,教企業管理的教授,到企業去蒐集實例就可以了。而經驗證明,這並不一定是最有效的方法。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和芝加哥商學院等其它優秀商學院認為,應該把實際和理論結合起來。
哈佛商學院每年要在教學中增加大量的案例來反映企業管理的新特點。相比之下,斯坦福每年也更新一些課程內容,但沒有這樣大的規模。史丹福大學商學院在強調實際管理經驗的同時,也強調對經濟、金融、市場運轉等理論的長期性研究,研究成果也比其它一流商學院更多一些。過去幾十年來,這所商學院好幾位教授的研究成果,都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學院建立倡導者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Herbert Clark Hoover) 1874年
![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img/9/979/nBnauM3X3cjN2AjNykzMzkDN5ETMzQDOxMDMwADMwAjMxAzL5M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著有《對自由的挑戰》(1934年)、《持久和平的問題》(1942年)、《持久和平的基礎》、《回憶錄》(三卷,1951年至1952)和《美國史詩》(四卷,1959年至1964)等書。
1964年10月20日在紐約病故。
關於史丹福大學
全稱小利蘭·斯
![美國史丹福大學商學院](/img/f/8da/nBnauM3XyEzMyEzNzIDNzkDN5ETMzQDOxMDMwADMwAjMxAzLyQzL2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