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主要預防辦法是,經常保持羊舍乾燥溫暖。當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時,除了特別注意圈舍乾燥外,還應儘量保證羊的運動。
症狀
有全身發生的,也有局部發生的。一般表現四肢僵硬,行動不便,或者呈十字形跛行。有時關節腫大,體溫升高。急性病例常突然跌倒,不能起立。發生於頸部時,頭偏向一側,頸部不能自由運動。如為肌肉風濕,可摸到患部肌肉發硬。
診斷
在診斷時,應注意以下兩個特點。
1.患病部位並不局限於一處,常有遊走性,而且多侵害後肢,故常有腰部發硬表現。
2.跛行特點是步子短,步態僵硬。在開始行走時跛行顯著,行走一段之後跛行減輕,甚至很不明顯。
3.區別診斷:應注意與腦脊髓絲狀蟲病、鈣缺乏及破傷風相區別。
①風濕病。發病過程:先是跛行,只有急性者突然臥地不起。患肢特點:肌肉緊張發硬,有轉移性,按壓局部時有疼痛反應。體溫:急性時升高。食慾:急性時食慾減少。
②腦脊髓絲狀蟲病。發病過程:很突然。患肢特點:不緊張、不發硬、不轉移,按壓肌肉時無疼痛反應。體溫:不升高。食慾:不受影響。如果時間長了,由於不活動,才逐漸減少。
③鈣缺乏。發病過程:由不明顯的跛行到明顯跛行,臥地時已很消瘦。患肢特點:不硬不緊張,有時可看到頭腿變形,關節變大。體溫:不升高。食慾:逐漸減少。
④破傷風。發病過程:發展快。患肢特點:四肢直伸,關節不能屈曲。體溫:不升高。食慾:迅速減少到完全廢絕,牙關緊閉。
此外,在區別診斷時,還要考慮季節性和地方性。例如:腦脊髓絲狀蟲病的季節性很強,極大部分都發生於7~10月間蚊子多的時候;風濕病多見於秋冬濕冷的情況下,無蚊子時同樣可以發生;鈣缺乏及破傷風均無明顯的季節性。只要是飼料缺鈣或鈣磷比例失調時間較長,即可發生鈣缺乏病,而且常為地方性疾病(地下水位高,土壤缺鈣)。
治療
1.加強護理。將病羊放於乾燥、溫暖、空氣流通而無賊風的向陽圈舍內,給以少量營養豐富而容易消化的飼料。
2.藥物治療。局部疼痛的,可給患部注射鎮跛痛5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也可以每日用松節油或樟腦酊塗搽2~3次。行動自如後,將水楊酸鈉6.5克用溫水混合,調入飼料中餵服,每日2次;1周后改為每次13克,每日2次,連用數日。也可以靜注10%水楊酸鈉20~40毫升(加入2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每日1次,連用5~6次。對於部位較廣泛的風濕,除了套用水楊酸鈉以外,還可以肌肉注射醋酸可的松1毫升或靜脈注射氫化可的松5毫升,每日1次,連用3~4次。
也可以用醋酸可的松1毫升進行穴位注射,每日1次,連用5~6次。取穴根據風濕部位來決定:
前肢風濕:搶風穴。後肢風濕:百會穴。
3.針灸治療。根據風濕部位不同,選用適當穴位,用毫針、火針或電針均可。
①前肢風濕:可取穴肩井、搶風、肘俞等穴。
肩井(中膊、撞膀)取穴方法:肩關節外上緣凹陷中。左右各一穴。用針炙法:向內下方刺入2.6厘米。
搶風(中腕)取穴方法:位於肩關節後方、三角肌後緣、臂三頭肌長頭與外頭之間的肌溝中。左右各一穴。用針炙法:垂直入1.65~3.3厘米。
②後肢風濕:可取穴百會、環中、環後、邪氣、汗溝、仰瓦等穴(見後軀麻痹)。
百會(千金)取穴方法:腰薦間隙凸陷中,一穴。用針灸法:垂直刺入1.5~2厘米。
環中取穴方法:髂骨外角與臀端連線的中點,左右各一穴。用針灸法:垂直刺入1.5~2厘米。
環後取穴方法:在環中穴的斜後下方、股骨大轉子的前上緣,左右各一穴。用針灸法:垂直刺入1~1.5厘米。
邪氣取穴方法:在尾椎旁開約3.3厘米處,位於股二頭肌與半腱肌間的肌溝中,左右各一穴。用針灸法:向內前方刺入約2厘米。
汗溝取穴方法:在邪氣穴下方約5厘米處的股二頭肌與半腿肌間的肌溝中,左右各一穴。用針灸法:向內前方刺入約2厘米。
仰瓦取穴方法:位於汗溝下穴下方約5厘米處的股二頭肌與半腱肌間的肌溝中,左右各一穴。用針灸法:向內前方刺入約2厘米。
③腰風濕:可取百會、腎俞、腎角、腎棚等穴。
纏腕(寸子)取穴方法:在懸蹄旁上1.65厘米處的凹陷中。每肢內外側各一穴。用針炙法:用小寬針順血管刺入0.66~0.99厘米,出血。
腎俞、腎棚、腎角取穴方法:從百會穴與髂骨外角最高點連線的2/5處(距百會穴近),劃一條與背線平行的線,腎俞、腎棚、腎角都在這條線上。百會正旁是腎俞。以百會與腎俞連線的長度向前量是腎棚,向後量是腎角。每穴都是左右側各一穴。用針炙法:垂直刺入1.2~1.7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