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羊腦鄉清代屬浦東都;民國時先屬大麓鄉,後屬蓮湖鄉;1952年劃屬第六區(坪羊區),1956年開始設羊腦鄉,1958年與關王、豪山等鄉合併為東風人民公社,1961年分出為羊腦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鄉建制。現轄源田、"廣義、源田、福星、中洞、梅灣、里山、東沖、連塘、石壁、哨上、坪塘11個行政村,[1]92個村民小組,2100戶。耕地1062.4公頃,人口0.84萬,2038戶。全鄉15個黨支部,313個黨員。境內峰巒重疊,木材、藥材、楠竹、煤炭資源豐富。民國以前,交通不便,一直處於貧困落後狀態。大革命時期,該地區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外圍,紅軍湘南遊擊大隊長期以此為活動據點,發動民眾開展打土豪劣紳活動。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派對羊腦鄉進行反瘋狂反撲,大肆搜捕槍殺共產黨員和無辜民眾,有62人為革命事業壯烈犧牲。新中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大力扶助革命老區建設。羊腦鄉先後修築小型水庫8座,山塘300餘口,鄉村公路10條。農業生產條件逐步改善,交通狀況好轉,所有村莊實現電燈照明和電力加工。
農業建設
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畜牧業、食用菌、藥材種植、木材加工產業發展較。2006年,該鄉實施“工業興鄉”,發展“特色農業”,各項工作取得較大發展,全年完成GDP3805萬元,同比增長15%;招商引資項目3個,引進外資900萬元,同比增加6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56萬元,全年堅持一村一品的發展線路,5000畝優質稻、400畝雜交稻制種基地、瘦肉型良種生豬基地、2000畝玫瑰紅香柑基地,200畝藥材種植基地以及大範圍的食用菌基地齊頭並進,異彩紛呈。全年糧食總產量7658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
1949年屬第四區,1952年屬第六區,1956年始設羊腦鄉,1958年併入東風公社,1961年析出為羊腦公社,1966年更名為紅星公社,1982年恢復為羊腦公社,1984年撤社為羊腦鄉。
生態農林
坪塘村位於安仁縣羊腦鄉北部,與茶陵和炎陵兩縣相鄰。山林面積約3萬畝,林區空氣宜人,風光秀美,特別是丹霞風貌自然天成,別有風味。但長期來由於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這顆明珠養在深山人未識,又因該村地廣人稀,特別是大部分青壯勞力紛紛南下廣東打工,致使山林長期疏於管理,更無力開發,發展前途堪憂。長期在外面創業的段麗萍女士得知家鄉情況後,決定利用家鄉原生態的自然資源,以坪塘水庫、杯子寨、香爐寨為核心的地區進行生態農林整體開發,大力發展綜合種植、立體養殖和生態旅遊,並力爭把坪塘旅遊納入到炎帝陵——井岡山大旅遊中去,搭上這趟旅遊“順風車”來發展自己。項目一期計畫綜合開發5000畝,投資3000萬,二期計畫開發10000畝,投資6000萬。
在項目合作中,300多名村民把近5000畝山地山權作為股份投入新成立的農林公司,由農林公司統一開發、統一經營,村民按股份參與分紅。村民還可以自願並經過農林公司考核成為公司的長期員工,也可以為公司提供短期勞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