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牛科動物山羊或綿羊的胃。
性味歸經
甘,溫。
①《本草圖經》:溫,平。
②《綱目》:甘,溫,無毒。
功能主治
補虛,健脾胃。治虛勞羸瘦,不能飲食,消渴,盜汗,尿頻。
①《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虛羸,小便數,止虛汗。
②《本草蒙筌》:補虛怯,健脾。
形態特徵
動物形態詳羊肉條。
生產區域
1.分布於全國各地。
2.分布幾遍全國,以北部和西北地區為多。
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或煎湯。
藥理作用
從離乳前仔羊(綿羊)第四胃黏膜製取的消食素(gastropylore),內含有胃蛋白酶、凝乳酶、胃黏膜素等。本品有蛋白水解作用,凝乳作用,對制止乳幼兒吐奶和促進食慾有明顯作用,並能改善胃泌功能低下所致的維生素B12缺乏。羊胃尚可用於製取胃泌素(gastrin)和胃蛋白酶(pepsin),其藥理作用見“豬肚”條。
相關配伍
①治久病虛羸,不生肌肉,水氣在脅下,不能飲食,四肢煩熱:羊胃一枚,白朮一升。切,水二斗,煮九升,分九服,日三。(張文仲)
②治胃虛消渴:羊肚爛煮,空腹食之。(《古今錄驗方》)
③治項下瘰癧:羊mq,燒灰,香油調敷。(《綱目》)
相關論述
1.《千金・食治》:主胃反。治虛羸,小便數,止虛汗。
2.《本草蒙筌》:補虛怯,健脾。
化學成份
每100克約含水分84克,蛋白質7.1克,脂肪7.2克,碳水化物1.2克,灰分0.5克,鈣34毫克,磷93毫克,鐵1.4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素0.21毫克,尼克酸1.8毫克。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