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是一種熱帶魚,原產非洲,是世界性養殖品種之一。羅非魚具有食性雜、生長快、適應性強、疾病少、雄性率高、群體產量高、肉質好等優點,是聯合國糧農組織推薦的優良養殖品種之一。羅非魚良好的市場前景已是當前水產養殖,特別是淡水水產養殖中當家的養殖品種

養殖技術

池塘基本條件

選擇良好水源、水質清新、無工業污染、土質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建池,池面積5~20畝,水深2.5~4米,池底平坦,塘基堅固,保水性能好,四周通風無高大擋陽物。塘基最好不建豬欄和三鳥棚(雞、鴨、鵝棚),如確實建豬欄和三鳥棚,其動物糞便也不能直接排進魚塘,要經無公害處理後,在合適時期適當投放。

放養前的準備

1.整池、清塘。池塘在放養前應排乾塘水,曝曬1周以上,並在曬塘期間修補、加固塘基。乾池清塘用生石灰225毫克/升,或把塘水保持1米,畝用茶麩50公斤,打碎浸溶後全池潑灑。清塘後三天內不要進新水,以免影響清塘效果。

2.施肥、培育水質。池塘後7天左右,待藥物毒性消失,用60目篩絹網過濾進水70~80厘米,畝施有機肥300~400公斤,培育浮遊動植物餌料。隨著水轉濃逐漸加注水至1米。帶育苗入池塘後,隨水溫增高和魚體長大,逐步加注水到池塘最大蓄水深度。

池塘育苗放養

1.育苗的選擇。選擇體表光滑無傷、體質健壯、魚體豐滿、規格整齊、雄性率高、規格為5厘米左右的羅非魚苗,經5%的食鹽水或5~10毫克/升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洗後,放進魚塘。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2.放養密度。池塘水經試水無毒性後,按1尾/立方米水體的原則投放羅非魚苗,適當搭配50克/尾的大頭魚40~50尾/畝,30克/尾的鰱魚 30~40尾/畝,待羅非魚生長至100克/尾規格後,適時投放南方大口鯰30~50尾/畝或配養適量的大口黑鱸。

飼養管理

1.配備增氧設施。按每5畝配設增氧機1台的原則配備增氧設施,以保證高密度養殖條件下,所養殖的羅非魚不出現浮頭現象。確保高產穩產。

2.投飼。在養殖過程中,為了節省成本,同時也符合無公害原則,在羅非魚達到150克之前,採用肥水養殖,依靠動物糞便肥塘培育生物飼料養魚,一般情況下,每周施肥1次,每次每畝施放100~150公斤。2~3月後,待所養的羅非魚達到250克/尾的規格後,進入中期養殖,改變養殖方式,投放全價配合羅非魚飼料養殖,這時,理論上的投餵原則是堅持“四定”投喂,一般情況下每日投放飼料2次,每天上午9~10時,下午5~6時各1次。日投放量時魚體重的 3%~4%,投放銀翔牌羅非魚飼料0.75~1公斤可養成0.5公斤成魚。實際上,很多養殖戶在投放飼料時,只要魚群能攝食,在不浪費飼料的原則上,魚群能攝食多少就投多少,所養的羅非魚生長更快,7~8個月左右能養成至1公斤/尾以上。中後期,要保持水質清新,確保魚類有良好的食慾,以達到快速生長。

水質管理

保持良好的水質能刺激羅非魚的食慾,降低飼料係數,提高魚類的生長速度。在養殖前期,為節約成本,採用肥水養殖。但在中期開始要適時加注新水,調節水質。逐漸養殖水體水質符合我國GB11607-1989漁業用水水質標準要求和《無公害食品淡水養殖水質標準(NY5051-2001)》的有關規定。適時換水、加注新水、機械增養是調節水質的重要手段。因此,每隔3~4天要向池塘內加注新水,每次20~30厘米。水質變壞時,應趕快換水,先將池塘水排掉1/3~1/2,然後加注新水,直至水質變好為止。每隔一段時間也可通過用生石灰10~15毫克/升全池潑灑,使池水pH值始終保持在 7.5~8.5之間,透明度保持在25~30厘米。在加注新水時,要注意過濾新水,將野雜魚濾掉,嚴防其它羅非魚進入塘內繁殖、混雜。影響羅非魚的生長和產量。

魚病防治

鏈球菌病來襲  羅非魚抗病力很強,一般很少出現魚病。只要堅持以防為主的原則,在投放魚苗進塘前把好清塘和魚苗消毒關,是不會出現魚病的。如有出現魚病,大多數是由於運輸或捕撈擦傷而引起細菌感染,尤其是天氣寒冷時,運輸後容易染上水霉病,水霉病可用氯殺寧200~250克/畝,全池潑灑即可。在使用外用潑灑藥及內服魚藥時,應符合《無公害食品漁用藥物使用準則(NY5071-2002)的規定。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養殖羅非魚

羅非魚耐低氧,耐肥,怕冷不怕熱,在水溫為12~13℃時,就會凍傷。生存溫度為15~35℃,臨界溫度為8.61℃±0.15℃。因此,在水庫內選址時,一定要考慮選擇水質肥、避風向陽、氣溫高的一邊,不要放在水庫風口處。

網箱結構與布局:可做成1米×1米×1米大的網箱,網目為3厘米大。箱底用密網布做成邊高20厘米的盤狀底網,防止餌料流失。在全封閉式的網箱頂上50~30厘米處安裝誘蟲燈一隻,網蓋上一角設一直徑為10厘米粗的黑塑膠斜插管或黑鐵皮管,作為投餌料管道。用毛竹(直徑10厘米粗)做網箱整體框架,網箱頂上用黑色編織物等做成比箱蓋大一點的帽子,用來給箱中羅非魚遮光,避免外界人為干擾,避免動物的干擾,保護魚的安全進食。在黑暗環境中,魚兒活動量大為減少,有利生長。網箱間距2~3米,品字形排列。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放種時間:水溫為24℃左右就可投放魚種。水溫低於20℃容易凍傷魚體。因此,在氣溫穩定的20℃以後放種,有利於魚早開食。

放養密度:尾重40克左右的羅非魚,每平方米網箱內放種330~550尾。

投餵方法:剛進箱的魚要投餵少量的適口性好的餌料馴食,幾天以後穩定餵食,日投4次。水溫28~32℃是羅非魚吃食的黃金水溫,要多餵。餌料中常拌中草藥為防病要點。有飛蟲季節,在晚上揭開網蓋,開燈誘蟲餵魚,白天再加網蓋。不傷魚體不發病,魚吃昆蟲最有用。網蓋製造暗環境,水好魚兒長不停。

越冬技術

羅非魚是熱帶魚類,不耐低溫,當水溫下降至12℃以下就會逐漸死亡。在正常的情況下,羅非魚除了在我國南方少數地區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區都需採取措施幫助越冬。根據生產實踐經驗,羅非魚有一下幾種安全越冬方法

1、溫泉水越冬。

越冬池面積應根據水溫、流量、地形及生產規模而定。越冬池水深以1.5-2米為宜,進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溫和深度。如溫泉水水溫很高,應先經蓄水池冷卻到一定溫度再注入越冬池,這種越冬方式及越冬密度較高。同時,由於水溫較高,水量充足,可強化親魚飼養培育,促進親魚性腺早熟,提早進行繁殖育苗。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2、工廠餘熱水越冬。

利用某些工廠排出的冷卻水,直接在冷卻池內或修建越冬池進行越冬。越冬池面積根據冷卻水水溫和流量而定,水深以1.5-2米為宜,也可利用某些工廠廢蒸汽將調溫池水按要求調好,通入越冬池保溫越冬。這種越冬方式可因地制宜利用熱源條件,成本低,越冬效果好。

3、塑膠搭棚土池越冬。

越冬池選擇在背風向陽、水質良好、水電方便的地方。越冬池最好選擇東西向,長方形,面積60-120平方米,水深以2-2.5米,注排水方便。池面上用鋼筋或竹木搭建拱形或人字形的棚架,棚頂離地面高度1.8-2米,其上覆蓋兩層塑膠薄膜,外面壓釘竹片,棚腳四周用泥土壓實。這種越冬方式可利用地下水為水源,保持水溫16-18℃,越冬效果好,成本低,易推廣。如無地下水,可用水庫、溪河水,通過電熱器加熱,提高水溫,一般30立方米水體應配用3千瓦的電熱器1-2個,此法適宜養殖戶小面積越冬。

4、修建玻璃越冬房越冬。

越冬池為水泥地,面積以50-80平方米,水深以1.5-2米為宜。越冬池的四周圍砌磚牆,頂上用透明玻璃遮蓋而成越冬房。

5、利用水井越冬。

水井深度宜在5米以上,冬季最冷時,水溫應保持15-16℃以上。這種越冬方式既經濟,又簡便,一般適宜養殖戶進行少量親魚越冬保種。

生產養殖模式

功能用途

儘快恢復羅非魚生產,確保當年羅非魚養殖獲得穩定的產量和收入。

技術措施

搞好公共衛生,清理池塘死魚,做好池塘清毒這些羅非魚產業受災的特點是凍傷死魚數量特大,因此,首先要儘快打撈池塘死魚,並做無公害化處理。簡單的做法是:遠離養殖區,挖坑加石灰、漂白粉深埋。池塘可全塘曝曬,並潑灑石灰、漂白粉消毒。

市場供求關係

(1)採用“50+50”的養殖方法。具體做法是:例如用100畝池塘養殖羅非魚,往年的放養密度為1500尾/畝。今年的做法是用50畝池塘儘早投放羅非魚種苗,放養密度為800尾/畝。由於放養密度小、生長快,至7月~8月可達到0.4千克/尾以上規格上市;另外50畝池塘則投放2200尾/畝,養至7月~8月規格達0.2千克/尾~0.25千克/尾左右,第一批上市後即分塘。分塘後,100畝池塘養殖密度均在1100尾/畝左右,養至年底規格達到0.5千克/尾以上再上市。用這樣的方法可以使羅非魚當年不減產,增加收入。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羅非魚的養殖技術

(2)做好今冬明春的大規格羅非魚種的準備。今年6月後,養殖場應當根據自己需要做好明年種苗的儲備工作。魚種培育最好分兩級進行。幼苗期放15萬尾/畝左右,20天~50天后分塘。這時根據各自對大規格種苗的要求可放養2萬尾~5萬尾/畝,至次年春苗投放。

(3)注意混養,增加收入。主養羅非魚的池塘,通過搭配混養其他魚類,可增加養殖收入。除青魚、草魚、鱅魚外,也可適當混養鯉魚、烏鱧、鬍子鯰、土鯰等魚類。

(4)選擇好的飼料,做到科學投餵。漁民在選擇飼料時,應選擇正規廠家,生產有質量保證的飼料。當池塘水溫升至25℃以上時,建議有條件的養殖戶,每天投餵3次,具體做法是:如果你的漁塘每天投50千克飼料,那么就分上午、中午和下午三次投喂,上午8時~9時投15千克飼料,中午12時投20千克飼料,下午17時投15千克飼料。少量多餐,有助於促進魚類對飼料的消化吸收,而且有70%飼料是在白天池塘氧氣最高值時投餵的,有利於消化吸收及提高飼料轉化率,降低飼料成本。

(5)做好保障池塘溶氧的工作。池塘溶氧水平直接影響到養殖魚類對飼料的利用效率,影響魚類自身的生長速度及其生存。在日常管理中,應設法保持池塘溶氧處於一個較高水平。如早春時池塘大型浮游生物容易大量繁殖,使池塘溶氧劇變,極易造成“泛塘死魚”。因此,應及早用滅蟲精等藥物殺滅大型蚤類。晴天中午時,可適當開1小時~2小時增氧機,使池塘上下層水溶氧混均,以減緩夜間溶氧下降的速度。

(6)及早做好魚病防治工作。早春至初夏是魚病發生較高的季節,主要是原生動物引起的疾病及由細菌引起的暴發病,如車輪蟲病,可及時用硫酸銅0.5ppm+硫酸亞鐵0.2ppm混合劑殺滅。細菌性暴發病可用石灰25千克/畝進行消毒。

(7)利用機械及氣象規律來調節池塘水溫。早春南方地區的池塘水溫逐漸回升,可利用春天放種時池塘單位面積載魚量低,氣溫日漸回升的特點,採用降低水位的辦法,在中午氣溫高時開增氧機,有利於池水溶氧水平和池底水溫的提升,從而利於魚類的攝食和生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