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鎮

羅錦鎮

羅錦鎮位於永福縣城東郊,面積 238 平方公里,共轄 14 個行政村, 316 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 4 萬人,居住著漢、壯、回等民族。東接臨桂會仙、六塘,西接永福縣城,南與堡里,陽朔交界,北與蘇橋新區接壤。交通便利,永良公路(現正在規劃“四改二”工程)貫穿其中,圩鎮距縣城 15 公里 ,距桂林 40 公里 ,全鎮已實現村村通公路。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羅錦鎮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鎮,文化底蘊豐厚,教育、文化在民眾中有良好的基礎,素有“彩調之鄉”的美譽;李氏話梅自成一派,頗具影響;羅錦雨傘是廣西有名的地方工藝品,清真寺有著悠久的歷史。

風景名勝

錦鎮自然風光迷人。山奇水秀;開放的金鐘山景區位於羅錦鎮東南7.8公里(現已開通羅錦鎮至景區的水泥道路),北起響水岩,南至紅岩水庫,東起馬沖,西抵南登下洞谷地西岸,整個景區面積約5平方公里。景區開發的項目主要有溶洞及天坑的觀光、天體浴場、別墅式酒店、溶洞內演藝表演、跑馬場、高爾夫練習場等,是一個集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的綜合性的旅遊度假區。

經濟狀況

羅錦鎮人多地廣,近年來,全鎮人民齊心協力、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商貿業,狠抓旅遊業的開發,紮實抓好鄉鎮企業的發展,全鎮經濟走上了健康、快速發展的運行軌道。釀優質葡萄酒的山葡萄是桂林市的名優產品,桂林灕江紅葡萄酒廠的落戶,促進了山葡萄品種的進一步改良和規模的擴大發展。依託科技部門的幫扶,以優質板栗、桃、李楊梅為主的水果基地達到 5000 畝,每年毛節瓜、法國青刀豆等短期經濟作物達 2 萬畝,新落戶永福的“公司 + 農戶”的溫氏雞養殖呈良好發展態勢。長短結合的農業開發成為農民增收的主渠道。
羅錦鎮礦藏豐富,有鐵礦、銅礦、方解石礦、石灰石礦等,有較高的開發價值,全鎮有鄉鎮企業 610 家。
羅錦鎮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小城鎮建設已初具規模。 2002 年參加了 “ 南珠杯 ” 城建環境綜合整治競賽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讚賞。

行政區劃

羅 錦 鎮
鎮上社區 轄羅錦圩 河背 平頭山 椅子山 神童嶺
下 村
南宅 關星堡 龍田 青龍頭 下村 白頭岩 樟樹頭
龍村 大龍陂 源頭 雷公橋
高 崇
崇明塘 元立 羅錦老村 羊蹄嶺 羅錦新村 高等
新立村 的橋 神灣
嶺 橋
大嶺面 閘里 小嶺頭 大樹底 嶺頭寨 水產
上林山 水洞頭老村 水洞頭新村 鵝橋頭 下宅
木龍陂 下來山 全宅 西嶺
崇 山
崇山頭 黃洞 西岔 鵝寨嶺 梨花村 大同坪
桐古街 漁船上 古面 石龍頭
尚 水
杉樹頭 樅樹嶺 尚水 尚水下村 豆鼓村 泗陂頭
水村 滿堂老村 滿堂新村 石塘 花園頭暘谷嶺
芙蓉 蘿蔔陂 龔村 白竹 馬壩橋 豬浪頭 平河背
星 草
馬鞍橋 板丈 林口 星塘橋 星塘老村 星塘新村
下亮底 上亮底 看牛坪 巒山口 沙泥田 三岔嶺
寨上嶺 圍塘頭 草坪子
林 村
林村 河陂頭 堡嶺頭 桐山 福塘 金雞 桃子坪
古座 石頭垌 近山 新蒙嶺 蒙嶺
米 田
碎米田 常山口 粑粑廠 山達 屯報 大塘頭
紅京村 厄背 灣里 枇杷 獨山仔 龍家寨 沙塘
牛角彎
江 月
江尾 鵝塘 板塘 高紫寨 山背 龍巖 河口 大同
野山 板並灣 塘陂 社厄 屯坪 厄底 筧洞
大山嶺
金 福
甘嶺 上仁陂山 下仁陂山 落運(含上、下落運)
山背 新村 鄧家 甘嶺溝 何家 呂家 蕭家 福陂
山峽 廟門 油榨背 上牽馬垌 下牽馬垌 荒田
煙廠 芭蕉灣 水口 北江 村上 老房子 李家
大山 高榮 青笞 箭竹沖 北江尾 嶺頭田
永 升
陡嶺腳 屯田 蒙家 小河 姜地坪 青山底 王家
楓木廠 苦竹沖 社背沖 大河 大坳 石山彎
牛角沖 大茅崗 金竹坪 蘭靛廠 湯家 里都
大涼弄 三角石 邱家 大窩 雙江口 拖排嶺 袁家
李家 牛頸界
大 西
駱家 榮家 楓木沖 廣子龍 大窯徐家 冊頭嶺
廟邊 屯田尾 岩頭 西彎尾 樅樹界 南登 麻沖
犀牛塘 沙子嶺 樅樹園 下嶺 獅子口 岩膽
天河玉 下洞 大料 香爐山 麻沖尾 樅樹底
上 笑
大泉頭 星江 洞星陂 上笑 上笑嶺 書院山 上村
下村 老村 龍盤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