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運磷

羅運磷(1896—1927),號松岩,上栗縣上栗鎮新建人。少昌曾在長沙廣益中學讀書,1917年進入北大預理科,為較早的萍鄉籍北大學生之一。當時,正值蘇俄十月革命不久,他有幸結識了鄧中夏等同學,在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

羅運磷(1896—1927),號松岩,上栗縣上栗鎮新建人。少昌曾在長沙廣益中學讀書,1917年進入北大預理科,為較早的萍鄉籍北大學生之一。當時,正值蘇俄十月革命不久,他有幸結識了鄧中夏等同學,在北大圖書館主任李大釗的影響下,積極參加了“五四”運動。
1923年,羅運磷北大畢業回到老家創辦一所女子學校,校址設在上栗市回龍庵。由於他向學校學生積極灌輸新文化、新思想,主張革命,遭到了當地封建和反動勢力的仇視。不久,他擔任了官辦的萍鄉中學校長職務。
1926年北伐軍來到萍鄉後,經過鬥爭的鍛鍊,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和組織工會、農會、教師聯合會等民眾團體的組建工作。
1927年2月,萍鄉縣長朱孜礱被撤換,繼任的兩任縣長不是能力不行,自動離職,就是筆為反動,被工人糾察隊處死。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時期,萍鄉縣國民黨黨部發動各人民團體、學校開會,推選羅運磷擔任民選的萍鄉縣縣長。
羅運磷被推選為萍鄉縣長以後,支持各人民團體組織審判土豪劣紳的特別法庭。分別在4月底和5月初,將陰謀破壞上埠瓷業工人俱樂部的土豪喻孟甫、方芝祥和特務曾文俊等公開審判槍決。此舉在湘、贛、鄂引起很大震動。漢口《民國日報》在報導中以《萍鄉民眾積極肅清反動派》為題,盛讚羅運磷等“系工農運動健將”。
“馬日事變”以後,羅運磷是萍鄉縣軍事委員會委員之一,一直站在鬥爭的前列,他曾親自率領萍鄉人民武裝——縣保全隊、工人糾察隊、農民自衛軍與安源工人糾察隊一起遠征長沙易家灣,與許克祥部隊作戰。在“六五”事變時,湘軍兩個營開到萍鄉,以一個營駐紮城內,準備搗毀縣黨部、縣工會、縣農會等人民團體,捕殺革命人士;另王個營進攻安源路礦。在緊急關頭,羅運磷與縣保全隊長蔡蘇民率領一部分工農武裝準備與安源路礦工人會合,不斷在途中陷入敵圍,他身中13刀,壯烈犧牲,時年僅31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