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39年調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參謀。1941年“皖南事變”後任軍部作戰科長。1946年春入雪楓大學學習。同年8月受命回福建閩中擴充游擊隊,開展游擊戰爭。1947年4月,閩中游擊隊與莆田游擊隊匯合,組成閩中游擊縱隊(戴雲縱隊)任參謀長,率部進入德化、永春、南安,與當地游擊隊匯合,建立閩中游擊縱隊直屬支隊,兼任支隊長。同年7月5日,直屬支隊在南安縣詩山遭國民黨保全團襲擊,為掩護主力轉移,他嚴守山頭,身先士卒奮勇殺敵,不幸壯烈犧牲。頭顱被敵人割下懸掛示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安縣人民政府在山門為他修建了烈士墓。1953年,烈士的遺骸移回仙遊。1966年仙遊縣人民政府在鐘山重建烈士墓。
生平經歷
羅迎祥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其父粗通文墨,因此從小就培養他,先後送他進私塾、仙遊現代中學讀書。之後,羅迎祥又考入廈門集美職業學校。在學校地下黨組織的啟發下,選擇了終身革命的道路。1929年,18歲的羅迎祥離開集美,回到家鄉參加革命。 在黨的領導下,他積極協助組織仙遊東區民眾抗捐抗稅鬥爭,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
1930年春,羅迎祥參加仙遊縣委組織的麥斜暴動,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108團。麥斜暴動遭受挫折後,他受黨的派遣,深入仙遊南區、東區從事地下革命活動。1931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以後,羅迎祥忘我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黨的事業中。他不辭辛勞,日夜奔波於農民、學生之中,發動民眾,組織革命隊伍。
當時的仙遊,革命和反革命鬥爭十分激烈、殘酷。羅迎祥堅持戰鬥在仙遊,繼續做地下工作,並積累了豐富的民眾工作經驗。不久,他擔任中共仙遊縣委委員、共青團仙遊縣委書記。
1934年夏,黨組織派羅迎祥到莆田參加閩中紅軍游擊隊。羅迎祥立即帶領黃明奔赴莆田常太尋找紅軍游擊隊。羅迎祥一到莆田常太游擊區,莆田中心縣委就分配他做農民工作。羅迎祥帶領黃明等人深入莆田農村活動。他還隨游擊隊參加攻打楓葉塘的戰鬥,打響了閩中三年游擊戰爭的第一槍。以後,他奉命帶領黃明等人到沿海的笏石、忠門、東嶠、北高,平原的四亨、郊下等地區,走村串戶,發動民眾,拿起槍桿子跟共產黨鬧革命。
羅迎祥和許多窮苦農民交上了朋友,引導他們參加革命。1935年春節前,在羅迎祥等人組織、領導下,北高近千名農民團結起來斗土豪、分糧食,鬥爭取得勝利,農民運動搞得熱氣騰騰。
1935年春夏之交,閩中特委派羅迎祥和黃明返回仙遊,整頓和恢復仙遊黨的組織,開展新的鬥爭。羅迎祥和黃明通過艱苦細緻的工作,配合莆田的游擊戰爭。
1938年初,新四軍軍部在南昌成立。羅迎祥聞訊欣喜異常,立即衝破重重困難,趕到南昌,參加了新四軍。抗日戰爭時期,羅迎祥跟隨張雲逸將軍,東進、北上抗日。這個時期,他先後擔任新四軍軍部秘書、參謀、科長,直至抗日戰爭勝利。他為新四軍的發展、壯大,為抗戰勝利作出自己的貢獻。1946年,全國內戰爆發。8月,正在黨校學習的羅迎祥奉命返回家鄉閩中地區,協助組織、發動、開展敵後愛國游擊戰爭。
經過幾番曲折,他終於與閩中黨組織和游擊隊接上關係,並立即前往莆田沿海,與莆田縣委書記楊杞松一起,組建莆田游擊隊,戰鬥在沿海北高、東嶠一帶。
1947年初,根據上級黨的指示,閩中黨組織發動龍高暴動、安海暴動。接著,組建戴雲縱隊,羅迎祥被任命為參謀長。
羅迎祥協助黃國璋,指揮部隊一路攻擊前進,打下楓葉塘等處,殲滅部分敵人。在戴雲山區,戴雲縱隊遭到強敵的圍追堵截,之後在南安縣山門,戴雲縱隊遭到10倍於我的敵人包圍,戰鬥十分激烈。
在危急關頭,羅迎祥捨生忘死,挺身而出,率警衛戰士吸引、狙擊敵人,掩護黃國璋等率主力轉移。羅迎祥堅定、沉著,指揮戰士奮勇殺敵。他們堅持戰鬥了一天。突然,敵人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羅迎祥的頭部,他倒下去了,犧牲時年僅3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