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羅漢果青枯病是一種毀滅性病害,一旦發病難以治療。在我國羅漢果產區發生較普遍,應當引起重視。
症狀
該病害主要為害植株的基部和莖。發病初期,植株基部表皮粗糙易裂,莖部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病莖,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病葉有退綠現象,病株白天萎蔫,傍晚恢復。發病植株,先是頂端葉片萎蔫下垂,然後整株葉片凋萎,病程發展迅速,病株幾天即死亡。
病原
該病害是一種細菌性病害。
發病特點
該病菌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在6月下旬開始顯症,在植株內的維管束組織中擴展,造成導管堵塞及細胞中毒致葉片萎蔫。發病最適溫度30-37℃,最適PH6.6。發病重。該病害在高溫高濕田間易出現發病高峰,雨後轉睛、氣溫急劇升高,濕氣蒸發量大,易促成該病流行。此外連作重茬地,或缺鉀肥,管理粗放的低洼排水不良地塊,或酸性土壤均利於發病。其發病特點是發病快,傳染性強。
防治方法
(1)加強果園管理,增施腐熟有機肥和草木灰,合理灌溉,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科學修剪,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果園排水措施,中耕除草,保持適當的溫濕度。調節土壤PH值。結合修剪,清理果園,減少病源。
(2)因地制宜的選擇較抗病品種。選用脫毒種苗。
(3)實行輪作,最好與禾本科進行水旱輪作。可採用高畦栽培,少翻地、少鋤草,深溝排水,清除病株,撒生石灰消毒。
(4)避免樹體受傷,減少傷口的侵染。
(5)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可用克菌康1200倍+速補1000倍葉面噴霧或灌根,每7-10天進行一次,連灌3-4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