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羅氏由南昌縣遷此定居。因靠近青嵐湖邊,原有小溪從此經過,故名羅溪。解放前夕屬流溪鄉,羅溪鄉和高橋鄉,解放初屬第二區,1958年設羅溪公社,1984年改鄉,1996年設鎮。1997年,面積53.4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羅溪街居委會及羅溪、蓮塘、壩塘、譚葉、塔崗、三房、章崗、西昌、北邊、回峰、南陽11個行政村。
區位優勢
羅溪鎮距進賢縣城14公里,距南昌市60公里,水路距南昌僅20餘公里,距昌北機場66公里,有320國道,浙贛鐵路複線穿境而過,滬瑞、福銀兩條高速公路在距鎮3公里處交匯。鄉鎮已實現村村通水泥硬化公路,水上運輸經青嵐湖、鄱陽湖直通長江。
羅溪鎮地處昌九景金三角和環鄱陽湖經濟區的中心位置,隨著南昌創建現代化區域中心花園英雄城市在中部崛起和進賢向西北大延伸創建濱湖生態園林城市的規劃建設,羅溪作為進賢和南昌之間的交通重鎮區位優勢日益凸顯。
行政區劃
轄羅溪社區居委會,羅溪村、蓮塘村、壩塘村、譚葉村、塔崗村、三房村、章崗村、西昌村、北邊村、回峰村、南陽村等11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羅溪街,距縣城15千米。320國道從境南穿過。
經濟發展
2008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48767萬元,增長30.2%;工商各稅完成173.19萬元,實際增長29.91%,農民人均純收入再上新台階,達到了5083.6元,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8年,羅溪鎮鎮被評為“全縣糧食收購工作先進單位”,在全縣三級幹部大會上受到表彰。
2001年,羅溪鎮國民生產總值14092.6萬元,其中農業4305萬元,工業7597萬元,第3產業2190萬元,分別占30.5%、54%、15.5%,現有鎮村私營企業1282家。
2014年財政總收入實現2380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499.3萬元,比上年1354萬元同比增10.7%。其中地稅組織入庫1299.9萬元,占地方總收入的86.7%;國稅組織入庫199.4萬元,占地方總收入的13.3%。全年可用財力2876.5萬元。與此同時,加強了預算外資金的管理力度,實現預算外資金425萬元。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780元,增長12%。
農業
羅溪農業以種植為主,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小麥、大豆、甘薯次之。經濟作物有花生、芝麻、棉花、油菜、瓜果、蔬菜等。畜牧養殖業迅速發展,羅溪鎮有各類養殖戶91戶,年出欄生豬2萬餘頭、雞、鴨、鵝等家禽和肉鴿8萬羽。羅溪荒山面積很大,現有江西福樂園林有限公司等幾家企業在羅溪發展苗木、花卉、中藥的種植,市場前景非常好,產品暢銷全省各地。羅溪有萬畝湖田,地勢平坦,水質良好,還有6000餘畝有待開發。
2014年農業總產值4.19億元。2014年生豬飼養量3.824萬頭,家禽年飼養量32.98萬羽。
工業
羅溪工業門類齊全,民營經濟發展迅速,有鄉鎮、私營企業1282個。形成了以建材、造紙等全方位的開放格局,其中,鋼構網架、鋁合金、不鏽鋼等建材行業從業人員達到8000餘人,年收入7000萬元,形成了公司+基地+製作戶的訂單模式。
2014年工業生產總值7.3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65%。
第三產業
羅溪鎮第三產業發展迅速,商貿繁榮、服裝、餐飲、金融一體化發展,同時積極鼓勵剩餘勞動力出國創匯,年輸出勞動力1000餘人,遍及歐美、非洲、東南亞,每年寄回羅溪的外匯都在800萬美元以上。勞務輸出市場前景廣大。
2014年末共有商業網點203個。2014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9.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2.08億元。
特色水產
貢品銀魚
羅溪鎮北部深入青嵐湖,呈半島狀,湖岸線20多公里,水面廣闊,屬鄱陽湖水系,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水產資源豐富,盛產魚蝦,其中銀魚最為著名。羅溪灣(即青嵐湖羅溪)是鄱陽湖水系銀魚的主要產地,下產量3噸左右。
鄱陽湖銀魚獲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即可鮮食,也可曬制、燴、炒、煮均佳,煮湯尤為上品,銀魚形似、色如玉,通體透明,肉鮮味美,具有較高的滋補價值,有潤補腎、滋陽壯陽等功效,為歷代上等貢品,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廣州、東南亞等地。
中華絨鰲蟹
羅溪鎮湖養蟹面積達3000畝,年產蟹能力達到5萬公斤,由於羅溪湖田水質好,無污染,加上採用種草和投放田螺飼養技術,完全遵循螃蟹的自然食性來投食餵養,出產的螃蟹屬綠色食品。雖為稻田蟹,其品質幾何與清水蟹媲美。
社會事業
民眾思想觀念有所轉變。通過深入宣傳教育,民眾市場經濟觀念增強,思想狀態得到轉變,思想觀念得到創新,羅溪人心思上,人心思進,思發展、謀發展、促發展蔚然成風。2008年,我鎮被評為全縣宣傳思想工作先進單位。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緊緊抓住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的有利時機,用好用足各項惠農政策,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著力推進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羅溪中學爭取到上級資金48萬元,新建學生宿舍一幢、公廁一所。上級撥款40萬元、家鄉能人贊助30萬元,在西昌新建天晟博愛國小一所。羅溪中學投入55萬元,中心國小投入70萬元,用於改善基礎設施,較好地完成了教育評估工作。農醫參合、民政工作不斷完善,村級換屆工作順利進行。2008年,該鎮被評為“全縣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單位”和“普法工作先進單位”。
基礎設施
堅持把公路、電網等與農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擺在優先發展位置。年初,經過大家共同努力,戰勝冰雪災害,重新改造了供電線路。各村委會、自然村積極籌資籌勞、想方設法掀起了水泥路硬化高潮,全年共硬化水泥路面達40千米。有條件的自然村和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還硬化了巷道,做到戶戶通水泥路。我們爭取到贛撫平原管理局資金73萬元、農業局資金8萬元,在張羅渠道護坡2.5千米;爭取到上級資金20萬元,維修改善北峰堤設施。另外,我們還自籌資金20萬元硬化羅溪國小至羅溪衛生院水泥路面。這些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極大地改善了民眾生產生活條件,同時為招商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新農村建設均衡發展,2008年,我鎮被評為“全縣新農村建設先進單位”。
科教文衛
科教文衛迅速發展,素質教育與升學率連續多年成績斐然。羅溪鎮中心文化站被評為“全省百強文化中心”。建有覆蓋方圓20公里的電視差轉台,被評為南昌市廣播電視工作先進單位。羅溪鎮衛生院被衛生局定為中心衛生院,通過多方籌資,更新了許多現代化醫療設備,醫療水平得到質的提高。
羅溪中國小校危房改造惠及全鎮廣大師生,累計改建危房1萬平方米,新建校舍1.7萬平方米,中國小校告別了危房,同時師資力量得到了大大提高,教師合格率為100%,其中具有大專學歷的占70%,本科學歷的占28.3%。農民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鎮裡建立了以文化站為中心,以村文化活動室為主體的文化娛樂體系,還有腰鼓隊,文化演出隊等。醫療合作和醫療設施改善大大緩解了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2006年全鎮農民參合率達到92%以上,新建改造病房1200平方米,醫療設備更新換代,提高了醫療水平。
江右文化
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龍舟文化在羅溪鎮已有上千年歷史,仍沿襲著宋、元時期龍舟運動的古老儀式。如今,羅溪人民將龍舟運動發揚光大,先後多次代表進賢縣參加南昌市龍舟大賽、省龍舟大賽和華東地區龍舟大賽並獲得獎牌。
羅溪自古被譽為“金羅溪”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據史書記載,羅溪始於宋朝時期,距今有1400餘年,最早為塔崗曹氏遷來居住。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蘊育了勤勞、善良、淳樸的羅溪人,素有“靠手藝吃飯之說,從事的手藝主要有打鐵、榨油、織布”,並有“榨油織布賽過開鋪”之說。打鐵男兒走遍全國,芝麻油享譽江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進步,農耕文化與崇商文化結合,更是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這裡曾經商賈雲集,生意興旺,是遠近有名的商品聚散地。
贛商文化
相傳古時舊下村每年有十八擔書香出門趕考,儒家文化氛圍非常濃厚。周人境、周介境兩兄弟同時趕考,同中進士,舊下村仍保存有“一家二進士”牌匾。始祖周崇立之孫更是官至明朝兵部侍郎,大作家曹雪芹祖居是羅溪山東曹家。全鎮出了3個狀元,22個進士,在朝中為官者更是數不勝數。
明代商人周家進在舊下村造私宅26間為一幢,占地1000餘平方米,俗稱“五間過”,是江南罕見的房屋結構。清代商人周以集建造的兩幢合一的私宅“大夫第”雨檐棚石雕,工藝精美堪稱江南典範。還有各種各樣結構的木雕、石雕、磚雕及青石板路,回音巷、泰山石敢擋等等。這些具有濃厚古典文化藝術的活化石就是羅溪歷史文化的見證。
民間藝術
木雕和烙畫堪稱一絕。烙畫藝人周方員被聘為南昌市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他的烙畫,筆鋒細膩,古色古香,深受專家讚賞。被南昌市鄱陽湖大酒店選為裝飾之用,其作品收藏於江南四大名樓之一的滕王閣。
贛派建築
頗具特色,三房、舊下等地有明清贛派建築40多處。進賢縣文化局曾多次到實地考察,並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正在申報“江西省歷史文化古村”。為滿足廣大民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通過社會融資建起了三房、新下老年活動中心和羅嶺菩提寺,為繁榮民俗文化,規範民間行為道德和倡導積善、仁愛的社會氛圍起到積極作用。
傳統糕點
大麻棗歷史悠久。據考證,創製於嘉慶八年即1803年。它以精選優質糯米、精製白糖、上等芝麻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霜凍、油炸成形,似大棗,並以白糖和芝麻點綴,故稱“大麻棗”。食之進口酥鬆,桂花香甜,價廉物美,是節日走親訪友的佳品。羅溪鎮有家庭作坊7家,年產量20萬餘斤,產品暢銷南昌、撫州、景德鎮、福州和泉州等地。
所獲榮譽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羅溪鎮黨委政府將不遺餘力地改善發展軟硬環境,社會治安環境較好,民風淳樸。羅溪鎮羅溪村黨總支被南昌市委授予“1998-2000年度全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村”南陽村委會被評為江西省“安全文明村”,三房村委會詹家村小組被江西省和南昌市分別授予“文明村榮譽稱號。
羅溪鎮連續三年被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稱號。1996年和1998年,羅溪鎮被授予南昌市抗洪搶險先進集體,進賢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