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新文集

羅新文集

難忘的1949年 我的家世 ——我的學生時代

書籍簡介

書 名:羅新文
作 者:羅新
出書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支持: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學生出書網 家譜族譜網
推廣發行:時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 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家譜族譜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開 本:850×1168 1/16
紙 張:膠版紙
包 裝:平裝

文集前言

文集分上下兩集。上集是我的業餘之作。其中:《文苑小探》的主要內容涉及

文學、電影、戲劇和音樂等方面,以及對有關的作者(茅盾、夏衍、丁玲、蕭乾、蕭紅、路翎和劉雪等人)的評介;《史林一得》的內容是現代史的片斷史料,以及從歷史、人文的角度,談論河西走廊、新馬泰和鳳凰之行的見聞。下集是我的人生經歷。其中:《人生記憶》是我的家世和個人經歷的片斷回憶;《編輯生涯》是我從事編輯工作的經歷及有關的人和事,重點是我編《黨員文摘》十五年。
我出版這冊文集,一是留給家人。主要是留給晚輩們,讓他們更多地知道前輩人的人生追求,所經歷的人生道路,可從中得到一些啟示。二是贈送親友。多年來,我陸續收到友人們寄送來的各類著作。我從中獲得了教益和精神上的享受。現在,我想通過這冊文集和友人們進行交流,以增進了解和友誼。
年近八旬,感悟多多。我最深的感悟,覺得人的一生,最為重要的是:堅持信念,珍惜親情,不忘友情。文集中有不少篇幅,都突現了信念、親情和友情。
此時此刻,我還能拿什麼來奉獻給家人和親友呢?惟有這冊《羅新文集》。

文集目錄

難忘的1949年 (代序)
上集文苑小探
偉大戰士的最大榮耀 6
——紀念茅盾誕辰一百周年 6
瞻仰茅盾故居 7
也談茅盾的《清明前後》 11
對《茅盾在重慶的文學活動》一文的補遺 12
夏衍:國家有傑出貢獻的電影藝術家 13
夏衍和他的《芳草天涯》 15
夏衍筆名知多少 16
資深望重的電影編導史東山 18
不要忘了任宗德先生 20
“三十五個第一” 21
──中國電影90年發展軌跡 21
中國電影九十年十大名片評介 23
一個戰鬥者留下的足跡 25
——丁玲三去西安記 25
丁玲的重慶之行 27
甘當人民的吹鼓手 28
——記享譽中外的蕭乾先生 28
“梁效先生也並未絕跡”
——對一封匿名信曲解蕭乾《對半個世紀的疑問》一文的評析 30
《蕭紅全集》問世說起 33
她在苦痛中堅持寫作 34
——蕭紅流亡重慶的日子 35
為何在國內外出現“蕭紅熱”? 41
中國文壇的燦爛之星是從這裡升起的 43
——路翎在國立第二中學 43
漫談路翎在重慶時期的小說創作 44
銅梁出了個劉雪庵 50
抗戰名曲 世紀經典 53
——《嘉陵江上》創作前後 53
壯心不已 54
——訪林辰先生 54
魏明倫與《黨員文摘》 55
魏明倫和荒誕川劇《潘金蓮》 57
大器晚成 58
——記滿族作家趙大年 58
柳亞子未曾詩贈鄧小平 59
史海一得
良莊——沈鈞儒的戰時故居 61
長眠海南的一對革命伴侶 65
——記李碩勛烈士二三事 65
江竹筠烈士在寸灘活動片斷 66
發生在唐家沱的反帝罷工鬥爭 67
河西走廊見聞錄 68
武威文廟散記 71
雷台與東漢銅奔馬 72
張掖臥佛寺 72
觀賞壁畫磚 73
“天下雄關”——嘉峪關 74
游鳴沙山和月牙泉
莫高窟一瞥 75
“藏經洞”之謎 76
渥窪池今昔 78
“葡萄美酒夜光杯” 79
陽關情思 80
泰國王室何以受人擁戴 81
萊佛士與李光耀 83
馬六甲可為歷史作證 84
泰國的民族英雄——達信大帝 86
鳳凰印象 87
下集人生記憶
我的家世 90
這是一段不能忘卻的歷史 92
——我的學生時代 92
在抗議美軍暴行的愛國運動的洪流中 97
關於重慶解放後第一次大中學 98
學生代表座談會的一些情況 98
重慶兵的一頁光榮史 99
湘西記事 100
重返朝鮮 102
我兩次入黨的經過 105
在廣東留下的記憶 106
我和中醫有緣 108
在大饑荒的年月里
我在“文革”中所目睹的誣陷好人的案例 110
落實政策記 113
我與民眾文化有情 116
《可愛的江北》編輯出版簡記 120
重慶“三•三一”慘案烈士墓的修建由來 121
編輯生涯
從當見習編輯做起 123
我的第一次新聞採訪 124
漂亮的阻擊戰 126
南山的反擊戰 127
我編《黨員文摘》十五年 129
在《黨員文摘》特約編輯座談會上的講話提綱 133
向讀者奉獻一冊精神佳品 135
——《黨員文摘》精選本的編輯構想 135
湘鄂讀者的鼓勵和希望 137
奏出時代的主鏇律 138
——簡評一九九一年第八期《黨員文摘》 138
我對摘登《半個世紀的疑問》一文的幾點說明 139
文摘三題 140
論刊物的品位 144
從西師舉辦“讀刊知識競賽”說起 147
以史鑑今以史育人 148
為讀者開個新的視窗 150
一次成功的徵文活動 151
讓讀者聽到香港回歸祖國的腳步聲 153
增設體育專欄的緣由及其特色 155
文摘期刊也應加強“策劃” 157
欄目設定必須體現辦刊宗旨 158
體現刊物特色的文章最受讀者歡迎 160
後記

原文摘錄

…… ……
策劃,最簡明的解釋就是籌劃、謀劃。

作者羅新作者羅新
在圖書、報刊、廣播、電視各界,“策劃”早已成為出精品、出佳作而不可或缺的前期準備工作。
而今期刊策劃在期刊的編輯出版、生存競爭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文摘期刊也應重視和加強策劃。一本好的文摘期刊在編輯過程中決不是有啥摘啥、東拼西湊而成的,必須進行精心的策劃。搞好策劃是提高刊物質量、擴大刊物發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編輯《黨員文摘》的過程中,策劃“國際共運”系列報導的事例,足以說明編輯策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從1989年秋季開始,東歐國家的政局發生急劇變化,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裡,大多數國家的執政黨一個個接連下台,結束了長達40年多的執政地位。蘇聯在1991年“8•19”事件後不久解體。東歐和蘇聯的劇變,給國際共運造成了空前嚴重的影響和損失,以至已開發國家的共產黨,許多已經更名改“姓”(性質),黨員人數下降。開發中國家的共產黨也遭受嚴重挫折。國際共運進入一個低潮時期。
《黨員文摘》的主要讀者對象是廣大黨員、幹部和黨的積極分子,他們對於國際共運出現的嚴重變故,既關注又存在種種疑慮。但是,當時的各種媒體,包括黨刊在內,對此報導極少,而一般黨員幹部也未聽到傳達報告。此時,編輯部經過認真研究後,決定就國際共運問題進行系列報導,儘可能地讓廣大讀者全面了解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慘痛教訓和發展趨勢,以達到認清形勢、堅定信念的目的。
這組系列報導,持續時間較長,從1990年第1期開始,至1993年第3期才告一段落,歷時整整三年。
這組系列報導,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內容,共選載文章28篇。
一、關於東歐劇變問題,摘登的文章最多,主要有:《社會主義社會是東歐各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冷戰對東歐的深重影響》、《劇變之後的東歐共產黨現狀》、《東歐政局演變的四條教訓》、《李琮漫談東歐風雲及社會主義前途》等共14篇。
李琮是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他在文章中明確指出:
“社會主義是消滅私有制的新制度,不會平平安安、順順噹噹地發展的。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就認為社會主義不行,那是短視的。”“如果東歐國家走向資本主義,無論對他們國家、民族,還是對廣大人民來說,前景都並不美妙。”
二、關於蘇聯解體問題,摘登了4篇文章:《蘇共二十八大透視》、《蘇聯問題漫談》、《蘇聯劇變和解體的一年》、《從蘇共指導思想的幾個問題看蘇聯演變的教訓》。
三、關於各國共產主義堅持鬥爭問題,選載文章較多,主要有:《印共(馬)力量不斷增長》、《面臨嚴峻考驗的古巴共產黨》、《法共在艱難條件下堅持鬥爭》、《國際共運低潮中的各國共產黨人》等。
四、關於國際共運的曲折歷史、特點和走向問題,摘登了幾篇有分量的文章:《戰後國際共運的曲折歷史》、《當代國際共運的基本特點》、《走向21世紀的〈共產黨宣言〉——漫談中共14大》。
《當代國際共運的基本特點》一文指出:“中國共產黨在國際共運處於更加突出的地位”,是當代國際共運的顯著特點。如果中國在未來十年內,“使改革取得更大成功,使經濟獲得長足進步,將會對國際共運產生巨大影響。”
《走向21世紀的〈共產黨宣言〉》一文進一步指出:“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應當說是自19世紀中葉《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最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事件之一。不啻為20世紀末葉發表的、走向21世紀的新的《共產黨宣言》。”
此外,為配合上述內容,還精選了一些生動、形象感人的詩文和美術作品。
從讀者的反映來看,這組系列報導的策劃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目的,許多讀者寫信給編輯部,暢談他們的感受和受到的啟發教育。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曹安娜同學來信稱,她的爸爸看了1992年第1期《黨員文摘》後很高興,說《黨員文摘》真是好極了。年初,並不是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念日,可是這期刊物摘登了《南韓出現“馬克思熱”》等3篇詩文,還在封二刊登了馬克思頭像的雕塑作品《真理之光》。所以他連聲稱讚:《黨員文摘》有黨性。
武隆縣平橋鎮梨樹村二組青年農民說:“從‘國際共運’欄中,了解到了東歐、蘇聯一些社會主義國家相繼變色的原因,知道了戰後國際共運的曲折歷史。
這組系列報導,更加顯示出《黨員文摘》“黨性鮮明、貼近時代,可讀性強”的特色。它站在黨的立場上,及時、全面、正確地回答了廣大讀者最關注的問題,因而受到他們的歡迎和好評。由此可以看出,只要是讀者關注的問題,即使是政治性很強的文章,同樣具有可讀性。
這組系列報導,將編輯部急需要告訴讀者的問題和讀者急於想知道的問題很好的結合起來了。這是策劃成功的關鍵。只要堅持就能提高刊物質量,贏得讀者的喜愛。
這組系列報導,有力地說明了編輯策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時也證明了編輯部及其成員,一定要密切關注國內外重大事件的動向,摸清讀者的需求,及時提出和正確實施編輯策劃,才能精選精編出成功的專題系列報導。
……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