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振雲(1916.8~2002.2)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瀲江鎮羅廖村人。出生於貧農家庭。193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司號員、報務員、電台隊長。參加了中央蘇區二、三、四、五次反“圍剿”戰爭。戰鬥中,他總是出色地完成部隊的通訊聯絡任務。1934年10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電台隊長,朝鮮義勇軍電台隊隊長。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東北軍區三處一科副科長,中南軍區無線電教導大隊大隊長。1945年8月,羅振雲剛從軍委乾訓隊畢業。一天,軍委通信局局長王諍找他談話說:“朝鮮同志沒有電台,也缺乏通訊方面的專業人才,組織上決定派你到朝鮮義勇軍去,任電台隊長,這是國際主義任務,光榮而偉大,相信你一定能做好!”接受任務後,羅振雲帶著電台,隨同部隊於8月下旬從延安出發,10月初到達瀋陽。如果說,朝鮮義勇軍是朝鮮人民軍的前身,那么,這部電台就是朝鮮人民軍中的第一部電台。當時,蘇軍不允許武裝人員通過中朝邊境,羅振雲到了安東(丹東),蘇軍駐守著鴨綠江大橋,白天無法通過。一天夜間,武亭司令員派人故意請蘇軍哨兵喝酒,趁他們喝得酩酊大醉之時,羅振雲和電台小分隊一起登上小船,偷渡鴨綠江,從新義州乘火車抵達平壤。金日成接見了電台小分隊,高度稱讚羅振雲他們是“真正的國際主義戰士”,同時要求電台儘快和延安建立聯繫。電台設在武亭司令部的後院,很快就與延安溝通了聯繫。這是中朝兩黨間的第一次無線電通聯。正當羅振雲他們為與延安取得了聯繫而高興的時候,一隊蘇軍士兵包圍了整個院子,要求電台立即停止工作。電台小分隊不能開展工作,羅振雲他們只好閒下來。後來,根據金日成同志的指示,辦起一個無線電培訓班,有二十多個朝鮮青年參加,由羅振雲給他們講解無線電通訊原理和電台操作基本知識。1945年底,羅振雲奉命結束任務回國。後來到梅河口找到東北民主聯軍總部,重新接上組織關係,被安排在總部通信處工作。當時,我軍通信器材奇缺,羅振雲向上級報告,說朝鮮有不少日軍遺棄的通訊器材等物資,領導遂派他再去平壤,任務是採購真空管等通訊器材。此時蘇軍已撤退,朝鮮義勇軍已開進朝鮮當家作主了。武亭將軍很支持這項工作,很快就搞到了一卡車通訊器材,由羅振雲押運回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軍委民航局電信科科長,空軍訂貨部生產設備處處長,空軍駐一二二飛機製造廠軍代表,瀋陽軍區空軍航空工程部副部長、後勤部副部長、顧問。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的前身“國營偉建機器廠”,又稱122廠,是新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批六大主機廠”之一。1958年,羅振雲接到命令,任解放軍駐廠軍事總代表,負責訂貨契約的監督和產品檢查,承擔著產品質量把關的責任。駐廠軍代表責任重、權力大,平日,羅振雲的辦公室總是門庭若市。年終歲末登門拜訪者絡繹不絕,一個個懇求羅振雲筆下留情,高抬貴手。一方面要代表軍方嚴把質量關,而另一方面軍代表又要受廠黨委領導,羅振雲夾在當中,常常象耗子進風箱,兩頭受氣。但羅振雲以高度的責任心,堅持黨性原則。他一再對軍代表們說:“我們簽的是打贏‘保險單’,如果說部隊明天上戰場,我們今天就是在上前線。”為此,羅振雲得罪了不少人。一些不明就裡的同志,硬說羅振雲堅守原則的行為是“軍隊壓地方”,把告狀信直接送到了空軍副司令員曹里懷甚至總長羅瑞卿手中。1960年11月14日,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賀龍、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空軍司令員劉亞樓來偉建廠視察。劉亞樓司令員了解情況後,明確表態,肯定了羅振雲的工作,他說:“如果今天我們敷衍應付,弄虛作假,明天就要付出慘重的代價。輕者違犯工作紀律,重則觸犯國家法律,甚至還會為今後戰事埋下禍根。如果戰場上戰士為此而流血犧牲,我們是難以負責的。”劉亞樓司令的指示,無異給了羅振雲一把“尚方寶劍”,工作起來,就更大膽了。他一直在這個辣手的崗位上,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一直工作到1964年,才調任沈空工程部代部長。1983年9月離休。2002年2月病逝於遼寧大連,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