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服飾
年代:西漢
收藏:長沙博物院
出土地址: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一號漢墓
文物鑑賞: 一號墓隨葬羅地“信期繡”19件,其中單幅3件,完整衣物10件,棺內的殘衣袍6件。因繡有這種花紋的香囊等在遣策中均稱之為“信期繡”,故名。羅地“信期繡”絲綿袍交領,右開襟,曲裾(jū),內絮絲綿,為深衣類服裝,應為辛追寒天的服裝。此袍茶黃色菱紋羅地“信期繡”面,經緯密度約每平方米120×38根;素絹里,經緯密度約每平方米98×46根,內絮絲綿,緣、襟則用絹。其縫製方法: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組成:上衣部分正裁共六片,即身部兩片、兩袖各兩片。六片拼合後,再將腋下縫起,其領口呈琵琶形,袖筒較肥大,下垂呈弧狀。下裳部分斜裁共四片,袍緣斜裁,後加縫的袖緣的寬度與袖口略等,衣片之間縫合均用平針。
絲綿袍面料紋飾的主要特點是穗狀流雲兩朵,上面一朵為淺棕紅色,下面一朵為朱紅、深綠兩色。兩朵流雲周圍的卷枝花草,基本為深綠色,間以若干朱紅色的葉瓣。“信期繡”中以這種花紋最多。為什麼當時取了這樣的名稱呢?可能是刺繡的花紋中包含了相關的寓意。“信期繡”紋飾中的長尾小鳥,似燕。燕為定期南遷北歸的候鳥,這樣就和“信期”之詞發生了關聯。
相關詞條
-
褐色菱紋羅地“信期繡”絲綿袍
絲綿袍用“信期繡”褐色菱紋羅為面料,素絹里,緣用絨圈錦並飾白絹窄邊,內填充絲綿絮。衣形為交領、右衽、曲裾式。衣袍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組成,上衣部分正裁,衣...
-
絲綿
絲綿是一種蠶絲製成的綿絮、被用材料,是用繭表面的亂絲加工而成。可分為廣義絲綿和狹義絲綿,狹義的絲綿僅指天然蠶絲棉。廣義的絲綿指絲綿狀織物,如噴膠綿、中空...
釋義 歷史 藥材 -
絲綿[絲綿]
絲綿是一種蠶絲製成的綿絮、被用材料,是用繭表面的亂絲加工而成。古人在衣服裡面充以絲綿,作為禦寒之衣,或者做成蠶絲被。 絲綿製作是漢族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藝...
釋義 歷史 藥材 -
漢服
》:“諸國使人,大遼大使頂金冠,後檐尖長,如大蓮葉,服紫窄袍,金蹀躞;副使展...,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為方便活動,後襟自膝蓋以下作梯形挖缺,使兩側襟成...的是一種寬衣大袖的袍服,主要分為曲裾袍和直裾袍兩類,除了祭祀和朝會以外...
名稱記載 歷史發展 服飾結構 紋飾配件 形制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