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志稿》記載銅像的來歷和時間。其中卷三載: “日本朝倉文夫為吳昌碩造銅像,輦貽昌碩。印社從昌碩意,築龕藏像,即名缶亭。”卷一則記載了建造的時間和具體的位置:“歲辛酉,就閒泉上峭壁中鑿龕庋吳昌碩銅像。”關於造像的經過及始末,曾經被諸宗元先生詳細記錄在《缶廬造像記》中。此後,這尊銅像便在缶亭中安然端坐了45年,直至1966年“文革被毀。據悉,當時印社的職工為了保護這尊銅像,曾經將銅像從石龕中移出收藏,但是此後還”是被砸毀,之後缶亭被空置了十餘年。
現龕內陳設吳昌碩像是1978年由中國雕塑家周廣明先生創作,造型同原像稍有區別。龕外崖壁上方有額“缶亭”二字,為王一亭所題,龕兩側刻王一亭所題楹聯“金仙閱世,石室遁形”,高度讚譽了吳昌碩甘於清貧、不貪圖功名利祿、退隱潛修金石書畫的精神。缶龕下石壁原有諸宗元撰,朱孝臧書的石刻《缶廬造像記》,旁有石刻《缶翁像贊》,沈寐叟撰並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