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的愛情

繼承的愛情

《繼承的愛情》,作者(美)克蘭茨 著,黃憲芳,由花城出版社於2000-4-1出版。描述的是瑪姬是第一個與畫家產生過愛情的女人,她18歲成為米斯特拉爾的專職模特,無償地為他獻上了自己的童貞、一顆痴心和所有的錢財,未得回報,卻被畫家一己之私念無情地震醒,從此離他而去,過上另外一種生活。特迪是瑪姬的私生女,也是米斯特拉爾一生中惟一直正所愛的女人,不幸的是,她有著和母親相似的悲劇:不能完全擁有所有的男人,只能和別的女人分享,結果也走了母親的老路,生下一個私生女,名法叫芙。特迪後來在一次外出旅行中遇難身亡,米斯特拉爾對特迪未竟的愛情延續為對女兒法芙深深的愛戀,法芙從8歲開始跟著父親共同生活,學習繪畫,父女倆相親相依,但在法芙16歲的某一天,未作任何解釋就毅然離開了她父親……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繼承的愛情

作者:(美)克蘭茨 著,黃憲芳

ISBN:10位[7536032420] 13位[9787536032422]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4-1

定價:¥29.80 元

內容提要

瑪姬是第一個與畫家產生過愛情的女人,她18歲成為米斯特拉爾的專職模特,無償地為他獻上了自己的童貞、一顆痴心和所有的錢財,未得回報,卻被畫家一己之私念無情地震醒,從此離他而去,過上另外一種生活。特迪是瑪姬的私生女,也是米斯特拉爾一生中惟一直正所愛的女人,不幸的是,她有著和母親相似的悲劇:不能完全擁有所有的男人,只能和別的女人分享,結果也走了母親的老路,生下一個私生女,名法叫芙。特迪後來在一次外出旅行中遇難身亡,米斯特拉爾對特迪未竟的愛情延續為對女兒法芙深深的愛戀,法芙從8歲開始跟著父親共同生活,學習繪畫,父女倆相親相依,但在法芙16歲的某一天,未作任何解釋就毅然離開了她父親……

編輯推薦

一部風靡全球的美國小說,一個譯成十幾種文字、迷醉800萬人的故事。朱利安.米斯特拉爾具有非凡的繪畫才能,但也具有一切天才與生俱來的自私和怪異的品行,他的成名和成熟與呂內爾家族祖孫三代紅發女人息息相關,是她們出眾的美貌給了他巨大的靈感,提供了其作品轟動的機緣,又是她們來自生活的樸素真理改變了他,讓他領悟了人生最重大的課程……鮮明的人物性格,離奇曲折的故事,盪氣迴腸的敘述,本書從20年代巴黎的大畫師沙內爾、科萊特、畢卡索和馬蒂斯,到50年代稱雄紐約的大模特行,一直寫到70年代的模特行之戰。這一時空橫跨半個世紀的宏篇巨著展現了高層藝術、時尚界的輝煌,在我們面前鋪開了一個璀璨的、風行全球的故事。

作者簡介

黃憲芳:1954年生,漢族,民盟明員,副譯審,副教授。1987年獲美國紐約大學皇家學院套用語言學碩士畢業證書,現任教於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譯著兩部——《苔絲》、《繼承的愛情》。譯者殷磚引玉,意在與志同道合者共享女性主義文學沙龍。

書摘

書摘

“啊,這么說來,在這樣的環境用餐誰能抗拒?”瑪姬跟隨米斯特拉爾來到花園。簇葉叢生的紫丁香白色的花朵開得正旺,在白漆木桌上方探著身子,或隱或現微微閃亮。兩張彎翹的木椅子立在未刈的草地上,椅子靠背呈心形,木座凳上鋪著兩個條紋棉墊。米斯特拉爾點燃一支長長的蠟燭,放在一個螺旋狀的矮腳銅燭台上,瑪姬則弓著身子察看盤裡的臘腸。

“拿呀,吃一片。”他使勁催她。

“不大……該怎么說呢……不大新鮮了。”

“那最好別吃了。”他將托盤草草地擱到草地上。“我想乳酪還可以吃。你真的餓嗎?我可以去買點吃食,有家食品店很晚才關門……。”

“不用,不用,跟你開玩笑呢。不過,你自己吃過晚飯了嗎?”

“哎呀!”

“怎么了?”

“我這才記起我在哪兒用的晚餐。”

“哪兒?怎么回事?”

“是與一位女士……與一位富有的美國藝術收藏家一起用的晚餐,是她邀請我參加那個超寫實主義瘋人院大聚會的。”

“那她可大有理由抱怨一番了。”瑪姬舉起酒杯,神情莊重地傾過身了,示意米斯特拉爾舉起杯子。“為那位女士,讓我們為那位與朱利安·米斯特拉爾開始了這個夜晚的女士幹上一杯,誰知道今夜她會與誰結束這個夜晚?祝她好運。”

“祝她好運。”米斯特拉爾說完與她碰了杯。喝完這杯酒,腦海中的凱特·布朗寧就退到遙遠的角落裡去了,除了眼前這個暗香浮動,寧靜、朦朧的小花園,外界什麼都消失了,這個庭園此時遠離塵囂,似一片夢幻般的存在,瑪姬低低的嗓音無拘無束,似行雲流水,天籟般悅耳,把他與以前的生活隔斷,使他熟視無睹的花園煥然一新,像雨林一樣嶄新、奧妙、隱密。

他感到他的意志,他那可靠、倔強的意志,像一件穿得太久太久、沉重無比的外套從身上滑落,一下子年輕了10歲,他發覺自己周身觸到了陽春四月空氣的愛撫,耳旁是蔥翠青草的竊竊

私語,周圍浮動著紫丁香甜蜜的芬芳,唇邊是葡萄酒濃烈的苦澀。瑪姬是一個令人震驚的尤物。對她,他還沒有做好準備,沒抱過期望。她在這兒乾什麼呢?他又喝了一杯,這下這個問號消除了,並不是因為喝多了,他並沒喝多少,而是因為他發覺了她。

幽暗的花園只點著一支蠟燭,是她裝點了這片朦朦夜色。她走動時皮膚反射著柔柔的月光,蠟燭的火焰在她綠色的眸子裡跳躍,濺放出一朵火花,這朵火花如此明亮富有生氣,它使一切疑問煙消雲散,使月亮顯得那么遙遠、可有可無,只好蜷縮在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