繩珠模型

繩珠模型

繩珠模型最先在1974年提出的,用來說明染色體內DNA-蛋白質纖絲的染色體一級結構的模型。

概念

繩珠模型(beads on-a-string model):由Kornberg根據生化資料,特別是根據染色體 電鏡照相,最先在1974年提出的,用來說明染色體內DNA-蛋白質纖絲的染色體一級結構的模型。

模型組成

繩珠模型 繩珠模型

染色體上的蛋白質有兩類:一類是低分子量的鹼性蛋白即組蛋白(histones),另一類是酸性蛋白質,即非組蛋白蛋白質(non-histone proteins)。非組蛋白蛋白質的種類和含量不十分恆定,而組蛋白的種類和含量都很恆定,其含量大致與DNA相等。所以人們早就猜測,組蛋白在DNA·蛋白質纖絲的形成上起著重要作用。Kornberg根據生化資料,特別是根據電鏡照相,最先在1974年提出繩珠模型(beads on-a-string model),用來說明DNA·蛋白質纖絲的結構(圖3-6)。他認為纖絲的結構單位是核體(nuc-leosome)。每個核體的核心由8個組蛋白分子,即H₂A,H₃B,H₃和H₄各兩個分子組成,呈調扁圓形。 DNA雙鏈環繞在核心的外面,約1 ³/₄(1.75)周,計140個核苷酸對。核體與核體間有DNA連絲珠,也就是DNA·蛋白質纖絲(linker),連絲約有50—60個核苷酸對,連絲上另有一個組蛋白分子H₁。核心外周的DNA和相應的連絲DNA約共有200個核苷酸對。核體與核體以一定間隔相連,成為一串珠子,所以這模型稱為繩珠模型。但以後知道,繩珠模型是製備染色質樣品時,DNA連絲上H1丟失的結果。在活細胞中核體與核體是相互緊靠的,由於連絲上不同H1的相互作用,核體鍵又可捲曲盤旋,呈現螺線管狀(solenoidal structure)結構,這是間期核染色質的原有結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