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松

縮松

縮松:是指鑄件最後凝固的區域沒有得到液態金屬或合金的補縮形成分散和細小的縮孔。常分散在鑄件壁厚的軸線區域、厚大部位、冒口根部和內澆口附近。當縮松與縮孔容積相同時,縮松的分布面積要比縮孔大得多。縮松隱藏於鑄件的內部,外觀上不易被發現。

簡介

縮松分為 巨觀縮松和 顯微縮松。

巨觀縮松是用肉眼或放大鏡可以看出的分散的細小縮孔。

顯微縮松是分布在晶粒之間的微小縮孔。

縮松的形成

當合金結晶溫度範圍較寬時,在鑄件表面結殼後,內部有一個較寬的液、固兩相共存的凝固區域。繼續凝固,固相不斷增多。凝固後期,先生成的樹枝晶相互接觸,將合金液分割成許多小的封閉區域,當封閉區域內合金液凝固收縮得不到補充時,就形成了縮松。縮松可以看成為許多分散的小縮孔,合金的結晶溫度範圍愈寬,愈易形成縮松。縮松一般出現在鑄件壁的軸線區域、熱節處、冒口根部和內澆口附近,也常分布在集中縮孔的下方。

防止縮孔和縮松的主要措施

採用 冒口、 冷鐵的順序 凝固

採用順序凝固是防止鑄件產生縮孔的有效方法。順序凝固是指鑄件按規定方向從一部分到另一部分逐漸凝固的過程。

圖中部位Ⅰ,然後是部位Ⅱ和部位Ⅲ相繼凝固,最後是冒口自身凝固。這樣鑄件先凝固部位Ⅰ的凝固引起的體積縮減,由部位Ⅱ的液態金屬或合金補充;部位Ⅱ的凝固收縮由部位Ⅲ的液態金屬或合金補充;最後部位Ⅲ的凝固收縮由冒口中的液態金屬或合金來補充,將縮孔轉移至冒口中,去除冒口獲得緻密鑄件。

冒口是指鑄型記憶體儲供補縮鑄件用金屬液的空腔,也指該空腔中充填的金屬。

冒口的位置、大小和形狀應保證其在鑄型中最後凝固,因此,一般設定在鑄件的最高或最厚處。冒口通常分為明冒口和暗冒口兩類。

明冒口是指高度方向貫通上型的頂冒口或側冒口,它在起補縮作用的同時,還起到排氣和集渣的作用,此外還可以提供金屬液是否充滿型腔的信息;暗冒口是指高度方向不伸出鑄型頂面,全部冒口被型砂復蓋的頂冒口或側冒口,暗冒口散熱慢,補縮效率比同體積的明冒口高。

除採用安放冒口的措施外,還有安放冷鐵等其他一些輔助措施,如安放冷鐵,從動畫2-1-33看出鑄件上易產生縮孔的厚大部位即熱節不止一個,僅靠頂部冒口補縮難以保證底部厚大部位不出現縮孔。因此在該處設定冷鐵,使其實現自上而下的順序凝固。冷鐵用鋼、鑄鐵或銅製成。因此,確定鑄件產生縮孔或縮松的位置是合理安放冒口和設定冷鐵的依據。通常用如圖2-1-39所示的“凝固等溫線法”和“內切法”判斷;凡是等溫線未穿過的區域或內切圓直徑的最大處就是熱節。

縮松產生的原因及防止的方法:

產生原因:

1.冒口補縮作用差

2.爐料含氣量太多

3.內澆道附近過熱

4.砂型水分過多,砂芯未烘乾

5.合金晶粒粗大

6.鑄件在鑄型中的位置不當

7.澆注溫度過高,澆注速度太快

防止方法:

1.從冒口補澆金屬液,改進冒口設計

2.爐料應清潔無腐蝕

3.鑄件縮松處設定冒口,安放冷鐵或冷鐵與冒口聯用

4.控制型砂水分,和砂芯乾燥

5.採取細化品粒的措施

6.改進鑄件在鑄型中的位置降低澆注溫度和澆注速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