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事件
北京兒童醫院超聲科醫生賈立群冒著承擔醫療事故責任的風險,緊急組織同事成功搶救了一個腹內大出血的患兒。當家長要往賈立群兜里塞“紅包”時,他們卻發現他的白大褂上兩個兜口都被縫死了。縫死白大褂兜口,看似簡單的一個行為,實際上彰顯出一種精神,這就是“縫兜精神”。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縫兜精神”無疑為全社會樹立起一座新的精神坐標。
詞語詮釋
“縫兜精神”就是把奉公當原則賈立群不以崗位謀私利。縫死白大褂兜口並不是他的一時之舉,而是他從醫至今36年生涯里的一個堅守。36年來,他接診患兒30多萬人次,挽救2000多個急危重症患兒生命,一直堅持縫死白大褂兜口,謝絕任何患兒家長的各種形式的饋贈。
“縫兜精神”就是把夢想當信念
1988年,賈立群去組建在國內還是新事物的B超室。他從頭學起,告訴自己“只要努力付出,無論乾什麼都能幹出名堂來”,樹起做一名“好B超醫生”的夢想,堅定“不能讓一個孩子在自己手裡漏診、誤診”的信念,執著堅守超聲科崗位25年。
“縫兜精神”就是把工作當事業
賈立群信守“24小時隨叫隨到”的承諾。他在醫院上班時,為了減少患兒空腹等候的時間,25年從不吃午飯;他不在醫院值班時,只要一接到急診電話,有時就頂著沒剪完的“陰陽頭”跑回醫院,有時就冒著寒風凜冽開車一個多小時,及時趕到醫院;甚至有一天夜裡,賈立群被叫起來19次趕到醫院,妻子笑稱他是在做“仰臥起坐”。
“縫兜精神”就是把民眾當親人
賈立群注重工作細節。他每次在給患兒做B超檢查前,都會把耦合劑放在暖氣上烤熱了,然後放在手裡再捂一會兒,才輕輕地給患兒塗在身上。做B逾時,他還會一邊指著B超機的螢幕哄著患兒說“這個山洞會有小白兔跳出來”,一邊為患兒檢查。人總是“於細微處見真情”,當患兒家長非要把自己做的小吃送給他嘗嘗時,他也把患兒當親人而回贈一個大生日蛋糕。
“縫兜精神”就是把改革創新當使命
近年來,看病掛號難、醫藥費貴,為民眾所詬病。賈立群帶領團隊改革創新,將預約時間從兩個月縮短為兩天;他將部分患兒的住院手術診治改進為微創診治,大大降低了患者的醫療費用,賈立群處處為民眾著想,民眾也把他和那台B超機親切地稱為“賈立群牌B超”。
“縫兜精神”就是把付出當快樂
為了哄住怕見白色而哭鬧的“刁鑽”患兒安靜下來接受檢查,賈立群脫掉白大褂和有白色條塊的毛衣。為了不讓一個個點名要做“賈立群牌B超”的患兒家長失望,有一次,他一手頂著肚子忍受著自己闌尾穿孔帶來的11級的巨痛,一手拿著探頭堅持為患兒做了一天的檢查;甚至有一次,他忘記了去接自己還在車站淋雨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