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背嶺

縣背嶺

走在今日的黟縣縣城,問起最高的地方,一般的人都會很自然的說起是黟縣縣背嶺。即使今天的中城山莊占據了東嶽山的位置,即使今天的更加高的地方早就是樓房林立,但是在人們的心中黟縣縣背嶺還是那樣的令人神往。 走在縣背嶺,如果是沿著門牌號而走,那么你會覺得縣背嶺是這樣的占地寬廣,但是歷史上的縣背嶺遠遠沒有今天這樣地占地眾多。問起一些上了年齡的老人才會清楚,而且還是那些自小生活在這裡的人才會清楚。

名稱來源

歷史上的縣背嶺就是當年的上牌樓往北的方向,一條長長的胡同,大約兩百米左右,再往北下坡就是被稱作薛譚廟的地方。這與今天的位置相比,在占地上是很少的,只是一條胡同而已。至於為什麼稱之為“縣背嶺”,一般的說法就是靠近縣衙,在當年衙門的上方,也就是背部,而且是當年是位置比較高的地方,就像縣衙是躺靠著背椅,而且有土坡,所以“縣背嶺”的稱呼就逐漸的叫出來了。

名稱趣聞

說起縣背嶺這段歷史,這裡的老人們還是記憶深刻的。說現在的縣背嶺是看不見當年的繁榮的,而且今天的城鎮建設很多的古建築都已經沒有了,即使還存在的一些建築,也許在不久的將來也要消逝。
對於現在稱呼的“縣背嶺”範圍太廣,老人似乎耿耿於懷,還說了一段趣聞,當年他家的位置就是在縣背嶺外面,是被稱之為“上牌樓”的,離縣背嶺不遠。當年他寫信給外地的親戚,回信按理說投遞上牌樓是不會錯的,但是這時這一片已經全部改為縣背嶺。郵遞員根本不清楚什麼上牌樓,於是信件打回親戚那裡。後來他去親戚那裡,親戚問起這件事還以為他們搬家了呢,為此親戚之間還很長時間鬧彆扭。

文物古蹟

說起縣背嶺,今天還有的老建築已經是很少了。在當街靠近馬路的地方,在大路上就可以看見的,有一幢不同一般徽派建築的窗欞,整體上是有著西洋樣式的結構,儘管它也是蓋瓦的,但是獨特的缺少那種飛檐。老人告訴我說這是英式的建築,是民國時期汪姓的人建的,當年他留洋歸來在政府里幹事,就是住在他家隔壁汪老婭的父親(汪老婭八十年代在碧陽國小教學),據說做官還不小呢。
比較有名就是往北方向去有一戶的人家,是一座典型的八角門坊的徽派建築,祖上是清朝時期是在杭州做綢緞莊生意的,到了民國時期程巧元的時候,他樂善好施,廣開善事,周濟周邊的百姓,特別是引進西藥治好不少人的病,名聲很好。
其實這房屋原先並不是程巧元祖上的,程家實際的住處是在桂林一帶,即蓮花芯那一片。

文化傳說

這裡一般是屬於黟城的另一戶大姓——余姓。這裡就是當年的黟城首富餘灶發的家,當年的縣城要建設,其中他獨一戶捐資修建城中的道路,把大街鋪上石板。
按理說一般是近水樓台,從自家開始修建,但是他沒有,而是從上牌樓靠近縣背嶺的地方開始往下把大街上全部鋪上石板,所以縣城的石板是很多的。小時候我們就看見過很多的街巷都是石板的,而且是花崗岩的石板,因為靠近縣城的山上盛產這樣的石頭,今天的西街還比較完整的保留著石板路,就是當年他修建的。不過後來他並沒有修到自己的家門口,就是到了西街為止,離自己的家大概才百米左右,這時候家庭突遭不幸,經濟衰落,無法承擔這樣大的工程了,這項事情也就罷工了。按理說這么大的家業怎么這么快就坍塌了呢?這就是當年讓鴉片害的,加上子孫不屑於經商,吃喝玩樂,坐吃山空,所以就垮了。當時縣城有這樣的一句話:余家好祖宗,程家好子孫。可見後來余姓比不上程姓是有說法的。

古巷現狀

走在今天的黟城的巷弄里,看見花崗岩的石板路完全可以想像當年的繁華影子。這么短短的縣背嶺的巷弄,獨一沒有鋪上石板,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文化的底蘊,更多的是深思。在這些徽派建築林立的房子的裡面,昂然豎起一戶小洋樓,看著那還是保存的較為完好的構件與裝飾,你還真的不得不想像當年這幢房子出現時,這裡的人們是怎樣的驚動。桃花源里居然有了西洋的建築,而且是在縣衙的上方,可見時代是要更替了。
縣背嶺的下面就是縣衙,每當春天來到時,滿園的梅花就會競相開放,那位老人說當年可是香飄得很遠,梅園可是黟城的一道風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