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緬甸古都阿瓦,位於曼德里以南的伊洛瓦底江邊。從孟駁到敏同的歷代緬王,都以此地為京城,是緬甸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從古至今,滇僑旅居這裡的人數很多。當孟駁王在位時,阿瓦人口20餘萬,其中滇僑近10000人,他們除經商外,還擔任中緬兩國朝廷的高級通事,並向緬甸人民傳授紡織絲紗技術,促使阿瓦成為絲織業中心,至今此地仍是緬甸紡織工業的重要基地。正是在華僑眾多、貿易發展。
中緬人民和睦相處的良好基礎上,滇僑於公元1773年(清乾隆38年,緬歷1135年),修建了阿瓦觀音寺。
在1876年(清光緒2年)新都曼德里的雲南會館未修建以前,阿瓦觀音寺實際具有雲南會館的意義和作用。它是華僑在緬甸的最早紀念建築,也許是世界各地華僑團體最早的紀念建築之一。
1783年緬王孟雲時遷都阿瓦稍北的阿摩羅補羅,仍屬阿瓦範圍,不過中心移到洞繆(緬語,南都),華僑又稱該寺為洞繆觀音寺;敏同王時,於1859年又往北遷都曼德里,中心為渺繆(北部),華僑沿舊都名,仍稱新都曼德里為阿瓦城,故一直稱該寺為阿瓦觀音寺或者是洞繆觀音寺。英國人著作中累提到的“緬甸故都阿摩羅補羅的一個中國廟中,刻著5000箇中國玉石商人的名字”。指的實際就是阿瓦觀音寺的碑刻。
阿瓦觀音寺建成後,先後三次遭火災。現存者是1838年(清道光18年,緬歷1200年)在舊基原址所建。一共三進,每進有正殿、兩廂、庭院,門、窗、梁、柱雕刻龍、鳳、孔雀、荷花,是由中國和緬甸工匠、藝人合作建成的古典建築。寺外壁前尚有石質雙獅並峙。寺內祀觀音、如來、關公。寺中懸掛許多匾額,但多為僑商祈祝生意亨通的詞語,如“以義為利”、“豫大豐亨”等。寺前就是漢人街,商業繁盛。
寺記憶體有《重修觀音寺》碑文,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和僑史資料。從文中“兩國修睦,絲棉往來……僑人魚貫而入”及“諸色京廣土貨”的敘述,可知阿瓦商業繁榮,僑居華僑眾多,而中國商人入緬,主要有從雲南騰衝以騾馬運輸進入緬甸八募的陸路“絲綢之路”;有從閩、廣乘帆船抵仰光、勃固港的海上“絲綢之路”;又從“海絲花抽厘金二分”的敘述,知華僑組織的“絲花公會”甚早,並取得稅收權,稅款用於華僑福利事業。碑末刻有捐款人名630餘個,著名商號16家(清乾隆建寺時捐款人5000餘人),多為絲花和玉石商,其中人名前還有“漢人王爺”、“稿蘊們”(稅務官)、“德祿蘊門”(中國事務官)等官銜,說明華僑中有不少人在緬甸宮廷任職,中緬關係親密。捐款人名中以李、寸、尹、劉、張等姓為最多,這些姓都是騰衝著名僑鄉和順的大族,從和順現存的各姓家譜,可以核對出阿瓦觀音寺碑文中的不少人名。和順鄉旅緬華僑之多出國之早,在清乾隆時編纂的《騰越州志》即有記載:“和順鄉,周圍不滿10里,離城7、8里,居民稠密,通事熱夷語者,皆出於其間也。”
現在管理阿瓦觀音寺的,也是和順旅緬華僑。觀音寺內尚保存圓桌一張,華僑用它宴請過緬王。戊戌政變失敗後,康有為逃亡海外,在緬甸阿瓦觀音寺曾住宿,並題詩一聯:“把袂盡同鄉,會比龍華,恰逢人海無爭,佛天皆喜;驅車來異域,跡留鴻爪,常記三生緣舊,一宿情深。”辛亥革命前,革命黨人黃興、呂志伊、居正等先後都在此與緬甸僑領會晤。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訪緬代表團、文化代表團的成員也專程參觀過阿瓦觀音寺。阿瓦觀音寺能保存至今,說明中緬友好代代相傳,緬甸考古學家稱它是“緬中友好的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