緙絲戒得堂前後記卷
緙絲戒得堂前後記卷,紡織品(緙絲),清乾隆[愛新覺羅·弘曆]年間,清宮舊藏,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中概括闡明了清康熙帝“戒之在得”之寓意,指出君主到晚年應戒對功業之貪慾,並居安思危,守成不怠,以示後人。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戒得堂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位於承德避暑山莊鏡湖西部的小島上。乾隆御筆《戒得堂記》及《戒得堂後記》作於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孟秋。文物簡介
緙絲戒得堂前後記是以乾隆御書為稿本緙織而成。緙織技法並不繁複,僅見平緙、搭緙等常見技法,但手卷幅面橫寬300cm,緙絲織機幅寬也需要300cm,縱向織造86行字,頓挫勾點不失筆韻並非易事。作品文字排列均勻,字型大小一致,表現出緙工的精妙細緻,一絲不苟。作品賞析
作品緙有“古稀天子之寶”印大小各一枚,“猶日孜孜”印一枚。手卷包首為緙絲天鹿紋,飾五彩祥雲,用構緙、平緙技法緙織天鹿,以搭緙、平緙、長短戧技法緙織五彩祥雲,以摜緙織海水江崖等紋飾,包首亦為一件精美的作品。玉別內側刻有乾隆款識。此手卷是保存完整的原裝裱的作品。 緙絲與刺繡、玉雕和象牙雕、景泰藍並稱為中國四大特種工藝品,並與雲錦合稱為中國兩大珍品手工絲織物。緙絲能自由變換色彩,因而特別適宜製作書畫作品。緙織彩緯的織工須有一定的藝術造詣。緙絲織物的結構則遵循“細經粗緯”、“白經彩緯”、“直經曲緯”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