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11年,台中廳告示第一百七十八號市區改正設計大要,保留綠川、柳川外,其餘各河床、窪地皆以填平,其跨越綠川各橋樑於此一同改建,並進行河道截灣取直呈現今貌東北-西南流向。
西元1912年,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巡視新盛溪,因河岸景色綠映青翠而改名至今。有鑒於綠川面臨環境上危機,西元1970年,由攝影記者余如季先生髮起《綠川·同心花園》活動引起各界迴響,因此逐年至今已有美化河岸景觀。
綠川是台中市人文發源地,最早歷史起於清代,乃因綠川流經台中盆地所形成低洼平原,自中國大陸移民居住於此,位在現今台中公園一帶發展出市街。
日治時期,日人建造橫跨綠川橋樑-“新盛橋”,位於中山路與綠川東、西街,如今更名中山綠橋,是台中市歷史建築之一。
綠川水源地,在北屯區和北區交界處東段,流經北區、東區、中區、西區、南區,於僑泰高中 ( 台中縣大里市、烏日鄉與台中市交界 ) 附近匯入舊旱溪。其中自中正路口至精武路口這段河川已不復原貌:往北已加蓋為雙十路一段之一部分;又如右上圖所示,往南的綠川東街、綠川西街之間與第一市場前 ( 現今第一廣場 ) ,也已加蓋,做為仁友客運之轉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