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元音

元音鬆緊對立,緊喉元音和鬆喉元音的對立,是中國西南部分藏緬語中的一種語音現像。大多數語言中元音的鬆緊並不構成音位對立,所以長期被語言學家們所忽視。緊喉音一開始是由馬學良在20世紀40年代調查雲南路南彝語時開始注意到的,後來得到了李方桂的認同。

鬆喉元音

鬆喉元音,日本的語言學家稱之為弛喉元音,亦即我們日常語言發音的元音。

緊喉元音

緊喉元音,亦作緊音。聽感上相對鬆喉元音要響亮、清楚和尖銳的元音。發緊喉元音的時候,聲門靠里的一段部位稍微收縮,聲帶繃緊,故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在漢語中,緊喉元音常常在這些場合產生:

A對B模仿他跟某人厲聲說話的情景

戲場裡喝彩聲“好”

通俗唱法男聲的某些音質等等

鬆緊元音的標示

在中國的少數民族語言,普遍會把緊喉元音從一般元音用符號分別出來(例如:在元音前加上“r”字或“v”字)。不過,亦有其他語言(例如:高棉語)採用相反的方式,把鬆喉元音用分符號來區別。

相關語言

已知存在元音鬆緊對立的語言有;彝語,納西語,僳僳語,白語,景頗語:在元音字母前加v表示。

這些語言都屬於藏緬語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