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1年,緇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19375美元。是什麼原因使得諾魯這樣富有?原來,它的主要財富,來源於島上的豐富的磷酸鹽礦--長期堆積的鳥糞經過礦化作用而形成的優質天然磷肥,這種磷肥含磷量高達37%以上。諾魯全國5/6的面積為磷礦所覆蓋,成為"無士之邦",礦體厚達6~10米,總蘊藏量達1億噸以上。全國就業人口的60%都以開採磷礦為生,年產量高達200萬噸,居世界第5位,每年出口額達1.2億美元,暢銷於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
磷酸鹽礦給緇魯帶來了巨額的收入,使得這個最小島國的福利事業發展非常迅速。全國實行普遍免稅,在居民的住房、電燈、電話、醫療、入學、養老等方面,也普遍實行了免費。高檔家用電器家家都有,豪華別墅隨處可見,高級轎車每3人就有1輛。這眾多的汽車假如都擁擠在全國唯一的一條環島公路上,其速度恐怕比步行還慢。過去,英國人曾把諾魯改名為"舒適島",從這裡,亦可窺見諾魯富有程度之一斑。
不過,緇魯也有後顧之憂,儘管全國有豐富的磷礦,但按目前年產量200萬噸左右的開採規模,到本世紀末,其"老本"就將"吃"完了。這裡氣候炎熱,雨水雖然很多,但珊瑚島地面滲透性很強,仍有缺水之虞。廢而,這個國家從食品到淡水都依賴進口。為了國民的生存,諾魯政府早已意識到了這一潛在威脅,他們未雨綢纓,早作打算。為了另謀生路,他們不得不使用磷酸鹽收入的50%在國外投資。據悉,諾魯已用了2000多萬澳元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購買土地,打算建築一座52層大廈--"緇魯大廈",準備有朝一日將全國國民舉國遷入,仍成一國,另謀生計。到那時,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島國將變成一個"樓國"了。
趣聞:
諾魯人的日子裡,享受始終是第一要義。據報導,諾魯政府從幾千公里外的澳大利亞運來的肉類國內售價比在澳大利亞還便宜;它四面環海,魚卻仰賴進口;它甚至也正同世界“分享”著中國的繁榮,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00年中瑙雙邊的2.6萬美元貿易額皆為中方出口……
2004年初,美國通用電氣資本公司上門索要到期的2.3億美元債務;諾魯議長引咎辭職但無人繼任,以至議會“停擺”。瀕臨“國家破產”.
沒有土地的國家
1991年7月,緇魯總統多威約戈就中國遭受水災致函中國政府表示慰問,並捐款1萬美元。
緇魯為單一經濟,曾經是太平洋島國首富.1995年緇魯銀行崩潰,緇魯政府陷入嚴重的財政危機。為解決財政問題,緇魯政府採取了出售其航空公司5架飛機和3艘輪船以及緇國護照、限制貨幣外流等措施。
近年來,緇魯發展離岸金融業務,涉染洗錢活動,其銀行業務遭凍結,緇魯銀行名存實亡,匯兌業務陷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