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土

綿土

綿土因其土質疏鬆、綿軟、色淺而得名,指沒有明顯剖面發育、母質特徵明顯的黃土性土壤的總稱。綿土廣泛分布於中國黃土高原,是不合理耕種與侵蝕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有機質含量很低,是全國土壤侵蝕最嚴重的土壤之一。

綿土指沒有明顯剖面發育、母質特徵明顯的黃土性土壤的總稱。因其土質疏鬆、綿軟、色淺而得名。廣泛分布於中國黃土高原,尤其是黃土丘陵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如陝北、隴東、隴中、晉西等地。由於長期受強烈侵蝕和局部堆積作用,土壤發育很弱,其基本性狀仍接近黃土母質。剖面土層深厚,均質,為淺棕色粉砂質壤土,分層不明顯,結構性差。土體均有石灰反應,底層見有碳酸鹽結核。少數發育在紅土層(老黃土)上的綿土,質地較粘,保肥能力較強。由於耕種熟化程度的差異,土壤肥力水平不一。
綿土,是半淋溶土中面積次於褐土的第二個大類型,主要分布在陝西北部、寧夏南部、甘肅中東部和山西蘆芽山、呂梁山以西的黃土丘陵地區。內蒙古中部的南邊沿長城一線,也有一部分。在相鄰關係上,東面、南面都與褐土、黑壚土交叉相連,西邊與灰鈣土、黑壚土相接,北邊為風沙土和栗鈣土。它是黃土母質特徵明顯的幼年土壤,所以有的書上稱它為黃土,有的又叫它黃土性土壤。由於土質疏鬆綿軟,容易耕翻,當地民眾多用綿黃土、綿沙土、黃綿土等不同名字來稱呼它。
綿土是不合理耕種與侵蝕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它的前身可能是黑壚土和褐土。由於長期廣種薄收,粗放耕作,在暴雨的沖刷下,以致原來的表土和心土層完全被侵蝕掉,而將底土(黃土母質)露在地面。儘管作物產量很低(畝產僅25~30公斤),但由於要吃糧食,所以至今仍在繼續耕種著。土壤基本上沒有發育。從上到下除可以分出耕作層和底土層外,其他發生層次很難看到,完全保留著清一色的黃土特點。
綿土的有機質含量很低,一般不超過l%,含氮量僅0.02~0.05%。土層通體都有強烈的泡沫反應,碳酸鈣含量為10~13%,分布比較均勻,但全剖面有菌絲狀、斑點狀的碳酸鈣新生體。土壤顆粒組成,除表土耕層受施肥等影響有些改變外,全剖面都以細沙粒和粉粒為主,更看不出有粘粒下移的粘化現象。土壤通體呈鹼性反應,pH8.0~8.5,上下差別不大。
綿土的耕性好,比熱小、增溫快,早春作物返青早、發小苗、成熟快,但缺乏後勁,不發老苗。土壤透水性能好,能夠蓄積較多雨水,2米土層內可蓄有效水分400~500毫米,故在雨水多的年份,可以獲得較高的產量,特別是豆類作物結莢多、籽粒飽滿。
綿土是全國土壤侵蝕最嚴重的土壤之一。大部分地面被分割得支離破碎,溝壑面積超過總土壤面積的50%以上,不僅耕地面積縮小,土壤肥力和作物產量下降,而且常常造成下遊河床嚴重淤塞,洪水危害。因此必須搞好水土保持,防止土壤侵蝕進一步惡化。改變過去片面抓糧食生產的局面;侵蝕嚴重的陡坡應退耕造林種草;緩坡地修築水平梯田,實行果糧條帶狀間作;此外還應增施有機肥料,加強耕作管理,把低產的綿土改為畜旺、林茂、糧豐全面發展的生產基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