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管制

網際網路管制

網際網路管制是指政府對民眾使用和利用網際網路過程中所實施的干預和控制的過程,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網際網路管制內容的範圍是網際網路管制一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因為網路上的現象很多,但不都是網際網路管制的內容。網際網路管制調整的是管理與被管理的縱向關係,如政府對網路內容的管理與言論自由的保護、對公民隱私和個人數據的保護以及對網咖的管理等,其中對網路內容的管制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各國進行網際網路管制的主要方面。這也是網際網路的性質所決定的。

基本信息

背景

網路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在促進世界經濟、政治、文化一體化,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會帶來種種的不良後果。當社會熱點事件發生並進入人們的視野之後,往往在網路中會迅速形成虛擬社群對其進行熱烈的討論,乃至決策,這種現象在論壇和貼吧里尤為明顯。由於公共事務的複雜性和公眾心理的偏差性,使得網路輿論容易出現一定的價值偏離與變異,這些“網路民意”迅速膨脹,若再加之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渲染和煽動,極易影響社會秩序、司法獨立,甚至出現網路犯罪、危害國家安全。網路的發展是大勢所趨,網路空間需要秩序來維持,網路有秩序,社會才能在由網路構建的有秩序的環境下平穩、健康的發展。

介紹

一般認為網際網路的性質有兩種,一種是把網際網路作為一種產業,是因為網際網路作為一種經濟的發展的巨大的推動作用具有革命性,可以改變傳統的運營方式,使企業能有效的利用外在的資源,加強與全球市場的聯繫,降低交易成本。從這一角度上的網際網路管制就屬於對網際網路經濟類的管制;而另外一個屬性是作為媒體意義上的,該類管制是從社會管理角度來對待的。現在網際網路已經被稱為報紙、廣播、電視之外的第四媒體,它使得信息的傳播比以前更有效的進行,對內容的管制正是基於網際網路作為一種媒體的考慮。現在網路上的許多問題,如利用網路發布、傳播反動、色情及含有誹謗、侮辱他人言論的事件不時發生,這些都是網路內容管制的範圍。這是從網際網路社會性管制來說的。其範圍一般包括 BBS、部落格、個人網站、網上新聞、IRC(InternetRelay Chat,網路即時聊天,簡稱 IRC)、MUD(Multi-user Dungeon or Dimension,多用戶網路遊戲,簡稱 MUD)、MOO(Mud,Object Oriented,面向對象的 MUD 遊戲,簡稱 MOO)等。

管制的主體

2000年公布實施的《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八條規定:"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依法對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實施監督管理。新聞、出版、教育、衛生、藥品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和公安、國家安全等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依法對網際網路信息內容實施監督管理。”隨著各部委相繼制定關於網路管制的部門規章,我國的網際網路管制機構越來越多,起主導作用的主要是各級政府機構,它們是網際網路管制的發起者、管理者,同時也是推動者。

接入管制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是我國網際網路的接入管制部門。主要負責對網站經營許可證的審批和監督,對網路信息安全技術平台的監督和管理。

安全管制部門

公安部與國家安全部是網際網路的安全管制部門。主要負責網上反動、淫移等有害信息的監控,打擊網路中的不法行為,並對境外有害信息提出封網站名單,並通知有關部門封堵。

內容管制部門

中央和地方的新聞辦公室和對外宣傳辦公室是我國網際網路最直接的內容管制部門。此外,還有文化部門、新聞出版部門、廣播電視總局等部門參與網路媒體的內容管制。主要審批網際網路登載新聞業務資格,管理和監督網路上的著作、視頻、言論的內容,防止有害信息對青少年造成不良的後果等。

網路行業協會

2001年在信息產業部的指導下經過民政部批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InternetSociety of China,ISC)成立,這是我國目前影響範圍最大的一個自律性行業組織。其根本任務是:“制定並實施網際網路行業的規範和自律公約,充分發揮自律行業作用。”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章程》《中國網際網路行業自律公約》等檔案和公約,對網際網路行業進行規範。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聯合其他媒體、網站等,成立了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工作委員會、網路著作權聯盟等行業組織。此外,網際網路行業自律的平台和組織還有中國網路媒介論壇、中國軟體行業協會等。

管制的客體

網際網路管制的客體主要有兩類,一是網路中有害信息,二是網路中涉及侵權的信息。

有害信息

網際網路中的有害信息泛濫,荼毒人們的思想,敗壞社會風氣,威脅國家安全,甚至把人們引上犯罪的道路。《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製作、複製、發布、傳播含有下列內容的信息:

(一)反對憲法所確定的基本原則的;

(二)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秘密,顛覆國家政權,破壞國家統一的;

(三)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的;

(四)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破壞民族團結的;

(五)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六)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的;

(七)散布淫移、色情、賭博、暴力、兇殺、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八)侮辱或者俳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

(九)含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的。

侵權信息

由於網際網路的便捷性,人們在網路中很容易地可以瀏覽、轉載、下載、複製各種文字、圖片、音頻、視頻作品,而這一過程的成本幾乎為零。加之網路的開放性、匿名性,難以追根溯源,難以追責,這對網路中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同時,在各大論壇、貼吧的熱帖中,尤其是在“小三貼”"出軌貼”中,帖子中主人公的不良行經激起了網民的怒火,網民們自發組織起來進行各種聲勢浩大的“人肉搜尋”行動,並對人肉出的主人公進行各種線上線下的討伐,這體現了網民對道德論喪、對婚姻不忠誠等行為的強烈譴責,但是從另一角度,這也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更使許多無辜者受害。

管制的方式

我國網際網路管制主要通過有立法的管理、技術手段的控制、行業自律的約束三種方式。

立法手段

隨著網際網路的迅速發展,我國相繼頒布了百餘部網路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司法解釋和其他規定。我國涉及網際網路管理的立法主要包括三個層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國務院部委和有權制定行政規章的地方政府所制定的行政規章。

技術手段

網路管制的技術控制是指利用網路技術保護網路信息系統、網路信息資源,以防犯罪行為的破壞,保障網路的暢通運行,如IP傳輸協定、域名規則體系、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技術等網路技術規範,是網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是靈魂。技術手段主要是針對網際網路中的有害信息,大多是通過設定防火牆、安裝過濾軟體、實施內容監控等手段來實現,具體來說,網路媒體的技術管制手段主要有:身份認證技術、阻止進入、過濾和分級,我國採取的主要是身份認證技術、阻止進入、過濾三種。

行業自律

除了政府的嚴格管制,我國網際網路的管理還依靠行業的自律。相對於政府,行業組織往往有更專業的網際網路知識和更直接的實踐經驗,非正式的規則制定過程也能夠減少決策成本,簡捷的規則制定程式也能夠使規則儘快適應技術和環境的變化,其監管的方式也更加靈活更容易被行業接受。但目前我國網際網路行業協會對網際網路管制的影響力尚小、範圍也僅局限於少數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