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社會學

of the In

網際網路社會學(SociologyoftheInternet)是社會學的子領域之一,以網際網路為主體,對網路如何成為信息傳播和人際溝通工具的理論性、實務性與方法論研究。社會學家關切科技對社會連帶的影響,包括虛擬社區、新的社會網路與社會關係之誕生,以及網路犯罪等等命題。
網際網路作為人類最新的溝通工具之一,是信息革命的主要推手。社會學家關心網際網路能否作為研究方法實務上的工具?例如使用在線上問卷調查,而非傳統紙本問卷。除此之外,網路也可當作溝通平台,或者是研究主題。嚴格意義上來說,網際網路社會學關切的命題是網路社區分析(例如新聞組)、虛擬社區與虛擬世界、新媒體導致的組織變遷,以及從工業社會邁入信息社會的社會變遷研究。網路社區可以用量化研究方法做社會網路分析,也可以用質性研究方法針對虛擬社區做網路志調查;網路造成之社會變遷可以用量化研究方法做人口統計學上的研究,也可以用針對網路溝通上的符號意義進行媒體研究。

學科發展

[編輯]
參見:網際網路歷史
網際網路是社會學領域中,最新的研究對象之一,如美國歷史學家羅伯·丹屯說:它為社會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就像發生在昨天,或前天,完全看你怎樣計算這個時間距離”[1]。網際網路起源自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1969年開發的ARPANET,“網際網路”(Internet)一詞則誕生於1974年。1990年代中葉,全球資訊網(WWW)誕生,當圖形用戶界面和新功能如電子郵件出現後,網際網路也開始普及化了,出現非學術、軍事用途的商業網路[1][2]。1995年,微軟公司的InternetExplorer網頁瀏覽器正式發布,Netscape瀏覽器則晚了一些。Google成立於1998年、維基百科在2001年上線,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網站在2000年代中葉紛紛出現,當代信息社會進入Web2.0時代。全球網際網路用戶人口數正在持續上升中[2]。

研究趨勢

[編輯]
根據美國社會學家保羅·狄馬喬(PaulDiMaggio)等人在2001年做的研究指出,網際網路社會學的研究涉及五大面向[2]:
因貧富差距而導致的數字落差
社區與社會資本(時移算符問題)
政治參與(公共領域、審議式民主和公民社會)
組織與其它經濟組織
文化參與和文化差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