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釋義
網路水手,又稱網路水軍,即受僱於網路公關公司,為他人發帖回帖造勢的網路人員。而在網上,另一個解釋更令人熟悉是指:在論壇大量灌水的人員。
人群特徵
1、有一定的思維邏輯能力,興趣愛好廣泛。
2、酷愛網路,熟悉網路。
3、年齡不限.。
4、每天可保證2~3小時上網時間。
5、具備網路套用的基礎(論壇發帖、回帖、收發電子郵件等)。
6、專門發一些對網民有用或無用的信息。
正反套用
在網路水手中專門有網路打手。只要接到指令,成千上萬的網路打手就會針對同一個話題在論壇、部落格上使用各種片面、偏激而具有擾亂視聽功能的文字來詆毀競爭對手。
一些想要提高流量的網站也會有槍手去同類型的部落格網站留言攻擊,以期待將流量引入他們的網站。通常網路打手以謾罵、誹謗為主,語言多數比較誇張。網路打手通過不斷發帖、跟帖,造成群體效應,並最終引導社會輿論。
業內曝料
“網路水手”此前並不為大眾所知,但其人數並不少。因為流動性太大,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此類“水軍”全國總數很難統計。很多“水軍”都是做一陣子就休息。
頻繁活躍的“水軍”至少有數萬人。“當然,網路水手幾乎都是為許多個不同的公司服務的,”這位總監稱,因此一些“水軍”的網站、公司號稱有“數萬水軍”也不足為奇。
網路成就了一個個普通人的奇蹟,這是多么耀眼的神話。如果你真的相信這是出於網民的力量,那未免太天真了。網路行銷組織經過策劃,動用大量“網路水手”也就是網路水軍,通過密集發帖,密集跟帖製造出轟動效應,引發更多網友的關注和跟風,進而吸引媒體的跟進。
當然,無利不起早,製造出“賈君鵬”,目的是為了讓網民持續關注魔獸這款遊戲。而“天仙妹妹”的走紅,則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旅遊經濟帶來30%的增長。
灌水手法
網路水手,作為“在網路上‘灌水’(頻繁地發帖、回帖)的人”。每成功地發帖或者回帖一次,都會得到一定的報酬。發帖的內容由“水軍”的組織者提供,一般由專業人士寫好,主要是帶有廣告性質的文章。此外,還可以通過大量發帖,把一些負面信息“頂”過去,這被業內人士稱為“沉帖”。選擇“網路水手”推廣的企業的類別也很廣泛,涵蓋了多種行業。
這是網路的一個優勢。新興的“全媒體”概念風生水起,既包含數字媒體,也包括紙質媒體、廣播、影視等傳播形式,但全媒體更多的是行銷概念,它的靈魂就是“全員參與”,人人得以發言,人人得以投票,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評論員。
無形之中,網路的力量被放大了許多倍,而這樣一個叢林江湖,你或許沒有投入金錢,但你的注意力、時間和熱情,一不小心就會被裹挾進這些行銷活動之中,被裹挾的“網路民意”替商家炒作升級,所謂的“網路民意”其實成了“網路商意”。
負面效因
網路的魅力越來越多地體現在它的參與性上,人們的參與形成了網路民意的浪潮又為網路事件推波助瀾,成為一股股巨大的力量。
然而,當人們習慣地將信任拓展到網站提供的信息上,卻不知道由於網路水手的干擾,網站,特別是商業網站提供的信息已經大大偏離了事物的本來面目。
過度的使用網路水手炒作無疑會降低網友對網路的信任度。炒作其實是雙刃劍,並且不乏後遺症。網路水手在力捧某個人、某件事時,他們是推手;
當網路水手在詆毀某個人、某件事物時,他們又會變成殺手。無論捧與殺,都是惡性競爭。無可避免地體現出它的副作用來,傷害了網友的感情,讓網友的信任度大減。
心理分析
觀點
心理學有一個觀點,當人們做選擇的時候,人們大多是根據“頭羊”,或大多數“羊”的行動而行動,人們會認為這樣是最安全的。
即使有風險,這么多人上當,我只是其中一個,說明不是我的錯。“可是,抱著這種想法的人往往沒有意識到,人們所謂的‘頭羊’、大多數‘羊’,其實只是他自己所能觀察到的那一小部分而已。”
無論哪種行銷手段,主要都是在利用消費者的內在欲望來激起消費行為,特別是衝動性的消費行為。作為消費者,最有效的應對方式可能就是緩一緩再進行消費。
分辨
“不妨等一等,等網路水手的轟炸過後,網友們自發的水軍浪潮湧來時,自己的消費衝動降低了,也能獲得更豐富的信息時,再做決定。
在不久前的‘末日’到來的時候,網路行銷竟能賣出‘諾亞方舟的船票’,甚至逃生設備。
這說明,很多人真的是心理承受力不足,通過消費來使自己有安全感。”
評估
有一個關於蘇格拉底的故事這樣寫道:蘇格拉底在一次路過市場的時候,看著人頭攢動的市場說:“這個市場裡有多少東西是我永遠也用不著的,可是卻有這么多人在買賣。”
網路行銷刺激了人們的消費欲望,如果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多一些評估,可能就會為自己的荷包省下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