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信息
編號: | 11511 |
拉丁目名: | DECAPODA |
中文目名: | 十足目 |
拉丁亞目: | Reptantia |
中文亞目: | 爬行亞目 |
總科: | 人面蟹總科 |
superf: | Homolidea |
中文科名: | 玉蟹科 |
拉丁科名: | Leucosiidae |
中文亞科: | 玉蟹亞科 |
拉丁亞科: | Leucosiinae |
中文屬名: | 孔蝕蟹屬 |
拉丁屬名: | Oreophorus |
拉丁亞屬: | (Oreophorus) |
拉丁種名: | reticulatus |
定名人: | Adams et White |
年代: | 1848 |
中文名: | 網紋孔蝕蟹 |
原始文獻: | Crustacea. The Zoology of the Voyage of H.M.S. Samarang, 1843-1864, London:54 |
模式產地: | 巽他海峽(Adams and White). |
生境: | 海水 生活於水深約20-80米深的軟沙底. |
海撥上限: | -20 |
海撥下限: | -80 |
國內分布: | 中國南沙群島 |
國外分布: | 菲律賓, 澳大利亞, 馬拉巴爾海岸, 亞米蘭特島, 波斯灣 |
資料來源: | 中國海洋蟹類 戴愛雲等編著 1986年版 (等) |
形態描述
頭胸甲略呈鈍三角形,寬為長的1.4倍。背面密覆大小不一的珠狀顆粒和不規則形狀的凹陷。額稍隆起,背面有粗顆粒。分不明顯兩葉。肝區稍隆起,下肝區突出呈小尖角,鰓區隆起甚高。額後中線有一窄而扁平的縱脊,脊的兩側及後側部共有3個大空洞,每個洞的邊緣有薄脊。第1個洞大,呈斜橢圓形,前端寬於後端,位於額一眼窩後的前胃區處;第2個洞略小,位於前鰓區處的前側緣,略呈鈍三角形,它與第1個洞有橫脊相遇,洞底相通;第3個洞最小,位於後鰓區的前部,呈橫橢圓形,後兩個空洞之間有橫脊相遇,但洞底相通。頭胸甲後部中線具一“M”形凹溝,其內緣有顆粒脊,前緣中線心區處呈短舌狀隆脊,腸區隆起呈寬三角形,心區與腸區有寬溝分開,腸區與後緣也有溝隔開。前側緣呈波紋狀,後側緣2/3處有3枚不明顯的突起,後1/3斜直。後緣小,中央具一縫。第3顎足密具顆粒及不規則的凹陷,長節近三角形,外緣末1/2向內收斂,基部1/2微彎。座節長於長節,其長度約為長節的兩倍。
螯足對稱,粗壯,各節表面有珠狀顆粒,網紋凹陷及分散的大顆粒。長節末半部有4個突起,兩個大,位於近外緣,另兩個小,位於背面近內緣。基部的內、外緣各具一個小突起,內緣的突起向下突出,腹節小,外緣呈圓形,內角突出,掌節短而寬,內緣膨大。指節長度約為掌節長度的1.7倍,可動指瘦長,不動指粗大,其寬度為可動指寬的兩倍,兩指內緣具不明顯鈍齒。
步足短小,靜止時,大部分藏於頭胸甲下方,以第1對為最長,依次漸短。末對步足有疣狀突起。長節前緣有大的蘑菇狀顆粒,後緣有大的珠狀顆粒,腕節和掌節有大的隆起顆粒,指節長於掌節,具尖顆粒。
兩性胸部腹甲及腹部均有大珠狀顆粒及不規則的網紋凹陷。雄性腹部呈銳三角形。第1節呈細條狀,具細顆粒。第2節有一橫行隆脊,表面有細珠粒。第3至第5節癒合,中線有隆起,顆粒脊,兩側有溝。第6節呈梯形,尾節長於第6節,呈長舌狀。雌性腹部長卵形,分為4節,中線隆起,兩側凹陷。尾節呈圓三角形,末端中線尖。
雄性第1腹肢瘦長,外緣微彎,內緣直立,末部邊緣有短絨毛,末端呈尖筆狀。第2腹肢短小,約為第1腹肢的1/3長。
生境與習性
棲息於27—62m的泥質粗砂底。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印度尼西亞,印度,新加坡,馬爾地夫群島,塞席爾群島和阿拉伯灣國內分布: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