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山古墓

維山古墓

新化縣維山古墓壁畫是目前所見南方地區為數較少的古代壁畫墓之一。雖然墓葬在歷史上遭到破壞,但主要部分的壁畫保存較為完整。這處壁畫原本在一座廢棄荒蕪的古墓中,古墓民國期間就已經被盜掠一空,後來被當地居民的生活垃圾所填充。2006年的一次文物普查中,湖南省的考古專家細心清除墓室垃圾後,在墓室壁上發現壁畫,彩繪有獸面人身十二生肖和武士圖以及龍紋及男女人物等。

畫風符合晚唐五代風格

墓葬為單室,磚砌券頂。墓室內約長3350cm、寬1160cm、高1538cm,在南方已知唐墓中屬較大規格。墓室正壁居中有一壁龕,龕內的畫面,因盜墓被鋼釘捅破,損壞嚴重。殘存的畫面正中是一個供桌或者佛壇之類的物品,兩側分別站立一人。正中應該繪有佛像或墓主人的形象,兩側為供養人或墓主的侍從。畫面顯示,龕下所繪蓮花還依稀可見;壁龕兩側的墓牆上,繪有葦、竹和芭蕉湖石,左右兩幅壁畫大體相似   。

維山古墓 維山古墓

在墓室兩邊墓壁上也設有內凹式的龕,龕內有獸面人身十二生肖和武士圖,龕下繪有龍紋及男女人物等。據了解,考古人員在發現這些壁畫時,由於長年的水浸,壁畫表面已經形成了半透明的一層結晶物質,手感滑潤,後經檢測分析是碳酸鈣。考古人員對這些碳酸鈣進行年代檢測後得出結論,形成這樣厚度的碳酸鈣至少需要1300年左右。

壁畫多是用硃砂平塗和墨線勾勒為主,色調是很純正的紅黑色調。專家對比了國內現存的唐代壁畫後認為,從山水畫技法發展的歷史來看,這符合晚唐五代時期的大致特色。墓室左側下方畫有動態的青龍,龍身波曲,龍頭向著墓門的方向,有朱紅色的背鰭和雙翼,龍額有一“王”字。專家從藝術造型角度進行了研究,對比山西五台山佛光殿梁檐下倖存的唐代壁畫中的龍,發現維山墓壁畫中的龍的造型,與部分唐代的龍紋造型極其相似。另外,壁畫中所反映的服飾特徵和由唐至宋的過渡時期服飾特徵吻合,人物形態趨於圓潤也符合唐的審美。

女性持笏板國內尚屬首見

維山古墓 維山古墓

在壁畫中,青龍白虎身後的坐姿男女,一般認為是守孝的人。其中畫面中的4位女子手持條狀棒物。這類女子手持棒圖像,在敦煌的壁畫中也有出現。有學者認為,女子所持之物為笏板,最前一名橫抱胸前,第二個女子將笏板稍向身體左側伸出,後面兩位女性則似官員持笏狀。女性持笏板的圖像,在國內尚屬首見   。

這個圖畫可能與當時崇釋氏、尚黃老的風氣有關。手持笏板,在此處有祈請神靈,讓亡靈升天等類似道教法事的涵義。

仔細觀看維山古墓中的人物畫像,或帶有神秘微笑,或雍和平靜,或閉目養神……大都很難讓人感受到有絲毫悲傷之情。胡彬彬說,這與著名的章懷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樂公主墓一樣,墓主雖都是不測而逝或不壽而終,而在他們墓的壁畫中卻也沒有一絲反映失親之痛的元素。這說明古代喪葬的制度與形式及過程,只不過是人死後升天成仙的一種必要程式和過程;甚至人的死亡,應當是一種合乎規律與邏輯並帶有快樂情節的事。

樂伎竟為胡服男性武士

維山古墓 維山古墓

在靠近墓門處的其他淺龕里,繪製的是甲裝武士,一類是單純的執盾執矛的武士,一類是演奏音樂的樂伎。武士在左側持弓箭、盾、矛槍、短劍等物守衛亡靈;樂伎均為男性武士,鼓樂為主,娛樂亡靈。樂伎是墓葬壁畫中常見的形象,但一般是以女像或常服男像居多,像維山古墓中這種甲裝武士樂伎的形象實屬少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