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每年11月和12月本就是美國的傳統購物旺季,“綠色星期五”更是美國人一年中購物最瘋狂的日子。而商店的員工則使用黑色星期五這一名字來自嘲,表示這一天會忙得要死。這一天通常也被看作是每年零售業聖誕銷售業績的晴雨表,也是一年中各個商家最看重也是最繁忙的日子之一。
促銷情況
這一天,絕大多數商店都會清晨五、六點鐘就開門,有的甚至更早。商家更會採取提前在感恩節幾天前的報紙上刊登廣告,發放優惠券,對商品大幅降價等措施來吸引顧客。很多消費者把這一天看作準備聖誕禮物或買到便宜貨的黃金時刻,由於降價商品數量有限,很多熱門商店門前在前一天晚上就會排起長隊。而商店開門的一刻也偶爾會由於過於擁擠爭搶而釀成踩踏事件。
由於各商家要到最後一刻才公布自己的降價商品清單,並把這看作商業秘密,而網路上往往在幾個星期前就出現了從各個渠道搞到的降價信息,從而引發了一些法律糾紛。
折射經濟蕭條
儘管“綠色星期五”購物熱火朝天,但這種火熱似乎卻折射出另一種意義的蕭條。有評論稱,“綠色星期五”的火熱正是因為很多人平時都不敢花錢買東西,都等著感恩節之後的開啟降價折扣商品的“購物季”再出手。
綠色星期五(黑色星期五)在美國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一直延續至今,歷經數十年的光景,已經成為了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相對於排隊來說,感受綠色星期五所帶來的節日氣氛更是一種文化需求。況且,黑色星期五的打折範圍和幅度都相當巨大,這也無怪乎美國人會為之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