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改區

綜改區

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是我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階段,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為促進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而推出的一項新的舉措。它是我國改革開放繼深圳等第一批經濟特區後建立的第二批經濟特區,亦即“新特區”。

簡介

國家設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目的,是為了探索建設和諧社會、創新區域發展模式、提升區域乃至國家競爭力的新思維、新思想、新路徑、新模式和新道路,通過選擇一批有特點和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綜合配套改革,以期為全國的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和社會各方面的改革提供新的經驗和思路。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到特定歷史階段,應對特殊的經濟發展環境做出的現實選擇,它的提出必將對未來改革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

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設立的核心在於“綜合配套”,其宗旨是要改變多年形成的單純強調經濟成長的發展觀,要從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城鄉關係、土地開發和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推進改革,形成相互配套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是我國改革向縱深推進的戰略部署。實施綜合配套改革,能夠合理解決經濟體制改革的系統性和配套性,增強各方面、各領域、各層次改革的協調性、聯動性和配套性,有利於建立健全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體制機制,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國家選擇一些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點,一方面可以以試點地區為載體,把改革和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把解決本地實際問題與攻克共性難題結合起來,實現重點突破與整體創新,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全國其他地區的綜合改革起示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把改革風險和試錯成本控制在一定區域之內,平穩有序推進改革進程。

12月13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宣布,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試點發展

山西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基地,為全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但長期高強度的資源開發,導致支柱產業單一粗放、生態環境破壞嚴重、資源利用水平偏低、安全生產事故多發、資源枯竭問題逐漸暴露,資源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嚴重地制約著全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為解決資源型經濟的種種弊端,山西省高度重視產業結構調整工作,特別是在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包括實施煤炭工業可持續發展政策措施試點、循環經濟試點和生態省建設試點,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修復、加快民生社會事業建設等,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中央對山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2009年以來,中財辦、國家發改委、山西省委、省政府組織開展實地調研,向中央提出了“將山西作為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試驗區”的建議和相關方案。2010年12月1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改委以發改經體[2010]2836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批覆》,正式批覆設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為我國設立的第九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也是我國第一個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