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經遠級巡洋艦是指中國清朝北洋水師在1886年向外定購的經遠和來遠兩艘巡洋艦。二艦由德國“伏爾鏗”(Vulcan AG)所建,每艘造價共865,000兩銀。經遠及來遠屬裝甲巡洋艦,有類似定遠級鐵甲艦布局的裝甲堡。經遠級排水量2,900噸,航速達15.5節。經遠、來遠及同時在英國訂購的致遠、靖遠在1887年底完工加入北洋水師後,清政府便由於各種政治原因,停止北洋水師採購新武器。結果在1894年爆發的中日黃海海戰中,經遠及來遠等已是北洋水師最為“新式”的艦隻。海戰中經遠管帶林永升及大副、二副先後中彈陣亡,經遠亦被擊沉。來遠在戰爭開始時曾一度嘗試由水兵跳上日艦比睿將期俘虜未能成功,在戰爭後期中彈甚多,引發嚴重大火。後來退守威海,最後為日本魚雷所擊中沉沒。裝甲巡洋艦切面圖。紅色為裝甲,灰色為煤櫃。船底為雙重防水船身。北洋大臣李鴻章在建設北洋水師初期,主要通過中國海關總司英國人赫德向英國阿姆斯特朗購艦。最先購入的是作近岸防禦的小噸位炮艇,稱作蚊子船。後來購入兩艘可作遠洋作戰的巡洋艦超勇及揚威。不過在購買超勇及揚威時,李鴻章對赫德及阿姆斯特朗感到不滿意。於是在訂購更大型的鐵甲艦時,改為向德國伏爾鏗船廠購買,所建二艦即定遠及鎮遠。及後李鴻章以尚余之款項,再向伏爾鏗購置一巡洋艦,即為濟遠。中法戰爭後福建水師被殲,李鴻章得到批准再向外購買巡洋艦四艘。最初屬意由伏爾鏗按濟遠再造四艦。不過此時清政府朝野中對濟遠傳出各種非議。相對於英國,德國當時仍屬海軍建設後起之輩;濟遠的型式為“穹甲巡洋艦”,本來是英國海軍的新式設計。而濟遠為伏爾鏗首次製造此類戰艦,因此設計上出現種種的缺憾。同時英國為免失去建造契約及對中國海軍的影響,對濟遠的設計亦大加批評。經過一輪的爭議後,最後決定四艘巡洋艦建造契約分別由英國阿姆斯特朗及德國伏爾鏗各得其二。由英國建造的二艘仍為穹甲巡洋艦,即致遠及靖遠。而德國伏爾鏗改為建造兩艘裝甲巡洋艦,即經遠及來遠。
經遠及來遠及分別於1887年1月及3月完工。北洋水師派出軍官及水兵,到德國駕駛二艦,與在英國完工的致遠及靖遠一起,於當年9月中開回中國。途中由英人總教習琅威理為統領,經遠管帶為林永升,靖遠管帶為邱寶仁。各艦於12月抵達廈門,正式加入北洋水師。
經遠級排水量2,900噸,長270呎,吃水最深16.75呎。動力為四座鍋爐,兩部蒸汽機,雙軸推進,5000匹馬力,航速15.5節。裝甲為堡壘式,位於水線附近,集中保護彈藥庫及機械部,厚9.5至5.1吋。另有拱形之“穹甲”保護艦艏及艦艉,厚1.5至3吋。司令塔裝甲6吋,炮盾裝甲1.5吋。武器裝備為二門210mm克虜伯火炮,置於艦首;兩門150mm克虜伯副炮;75mm,45mm,40mm速射炮分別2門及2門及1門;37mm多管機關炮5門;18吋魚雷發射管四具。
1894年9月17日爆發黃海海戰中,定遠及鎮遠在中央,經遠及來遠分別位於二艘鐵甲艦左右兩側。來遠在戰爭開始時曾一度嘗試由水兵及陸戰隊跳上受傷日艦比睿將其俘虜,但未能成功;又曾多次命中日艦赤城,將其艦長擊斃。戰至下午3時左右,旗艦定遠發生大火,與經遠同處左翼之致遠上前掩護,中彈甚多,並且開始入水傾斜。管帶鄧世昌下令致遠全速沖向日本艦吉野號,未能成功,致遠沉沒。之後一樣位於左翼之濟遠掉隊離開,經遠中彈甚多,林永升及大副、二副先後中彈陣亡,經遠發生大火,漫延至彈藥庫爆炸沉沒,全艦官兵231人全數陣亡。位於右翼之來遠亦發生甲板大火,一度退避救火。經過二副謝葆璋(文學家冰心之父)指揮損管努力,避過大火燒至艙中,終能重回戰場,一直堅持至當天戰事完結。但是來遠損壞嚴重,中彈200發以上,17人陣亡;返旅順後只能作簡單維修。之後北洋余艦退守威海。1895年2月6日,日軍突擊威海,來遠為日本魚雷艇所擊中,在威海內沉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