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於經行前後或適值經期,出現面目、四肢浮腫,月經過後自行消退者,稱為“經行浮腫”。
本病多與脾腎陽虛,氣化不利,水濕不運;或肝鬱氣滯,血行不暢等有關。
(1)脾失健運:素體脾虛,或飲食勞倦傷脾,或久居濕地,或經期冒雨涉水。濕邪內侵,經行時陰血下注,氣隨血下,脾氣益虛,轉輸失司,水濕內停,泛濫橫溢,留於肌膚,而成水腫。
(2)腎陽不足:素體腎虛,或多產、房勞,損傷腎氣,經血下注,陰盛於下,腎陽不得敷布,不能化氣行水,而成浮腫。
(3)肝鬱脾虛:情志抑鬱,氣機不利,木郁侮土,脾虛氣滯,健運失司,不得通調水道,水濕蘊郁不化,發為浮腫。
(4)氣滯血瘀:情志損傷,氣機不利,礙血暢行。月經以通暢為順,若氣滯血瘀,經行不暢,滯而為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