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
1948年出生,1976年畢業於神戶大學研究生院經營學研究專
業,1983年獲得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學位(神戶大學)。現任奈良
產業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在作者的研究活動中,經常關注的是“管理對人類有什麼意
義”或“人為什麼要工作”的問題。作者經常帶著這一問題,從
動力、管理的觀點以及國際比較的觀點出發,並具體通過原蘇聯、
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管理狀況的比較,去開展研究活動。最近幾
年,作者關注的領域又擴展到對企業社會中道德狀況(職業倫
理)的研究。按照職業倫理學的思想,企業應當在哪些方面進行
何種程度的變革呢?對這一問題的濃厚興趣促使著作者對這方面
進行深入研究。過去的研究成果已通過出版的方式正式發表,以
下所列是其取得的主要成果:
1.《蘇聯勞務管理論》千倉書房(1977年)
2.《社會主義競爭論的發展》千倉書房(1981年)
3.《現代蘇聯勞務管理概況》千倉書房(1987年)
4.《社會主義經營與動力》中央經濟社(1989年)
5.《報酬管理》晃洋書房(1989年)
6.《經營管理論》晃洋書房(1991年)
7.《日本經營概說》晃洋書房(1994年)
8.《現代企業的道德行為》千倉書房(1995年)
另外還翻譯了以下著作:
1.巴希凱比奇著《美國經營學批判》千倉書房(1982年)
2.希克拉特著《社會主義生產集體的科學》杉山書店(1983
年)
3.IDE國際研究小組著《歐洲勞務關係》(共譯)有斐閣(1983
年)
4.拉弗里科夫、庫里茨克著《蘇聯管理論基礎》杉山書店
(1984年)
5.湯姆森、貝德馬著《美蘇比較經營學》(共譯) (1986
年)
作品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勞動、組織、管理
第一節 組織與管理
第二節 勞動與管理
第二章 經營管理周期
第一節 計畫
一、計畫的內容
(一)計畫的意義
(二)計畫的內容
二、經營戰略
(一)經營戰略的意義
(二)產品組合經營
第二節 組織
一、組織的內容
二、作為組織結果的組織結構――信息溝通網路的
建立
(一)職能分化
(二)直線和參謀
(三)權力的明確化
(四)組織的基本形式
第三節 激勵
一、激勵的內容
二、誘因與貢獻的平衡
第四節 控制
一、控制的內容
二、控制技術
(一)預算控制
(二)士氣調查
第三章 作為管理主體的經營者
第一節 經營者的社會地位
一、支配的根據
二、最高經營組織
第二節 職業領導的確立
第四章 資本主義管理的確立
――計畫與執行分離的確立
第一節 泰勒體系的建立
一、從放任管理到科學管理
二、定額管理的建立
第二節 作為支配機關的官僚制組織
一、作為合法支配機關的官僚制
二、企業的官僚制化
第五章 人際關係論的挑戰
第一節 霍桑試驗
一、作為研究開端的照明實驗
二、繼電器裝配實驗室
三、第二次繼電器裝配團體實驗與雲母片剝離作業實
驗室
四、面談計畫
五、配電器繞線作業觀察實驗室
第二節 人際關係論提出的問題及其限度
一、異化被克服了嗎?
二、經濟人在現實中被否定了嗎?
第六章 向官僚制組織挑戰
第一節 作為克服官僚主義機構的事業部制組織
第二節 項目組織的出現
第三節 引人注目的矩陣組織
第四節 對網路組織的關心
第七章 動力論的新發展
第一節 動力內容理論
一、馬斯洛的需求五層次說
二、奧德佛的ERG理論
三、赫茲伯格的激勵、保健理論
四、麥克羅蘭的達成動機
第二節 動力過程理論
一、期望機制
二、一體化機制
第八章 參與管理
第一節 什麼是參與經營
第二節 企業水平上的參與經營
一、勞資協商制
二、工人董事制
第三節 作業現場水平上的參與經營
一、個人參與經營――目標管理
二、團體參與經營
(一)自律作業團體
(二)日本的小團體活動
第四節 從參與到自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