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真相:總量經濟學批判

1.2 13.2 14.2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平裝: 36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115218575
條形碼: 9787115218575
尺寸: 23.4 x 16.2 x 3 cm
重量: 662 g

作者簡介

余斌,男,1969年生,湖北武漢人,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博士研究生、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博士後。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研究員。社會職務主要有: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比較研究中心副主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理事、華北電力大學MBA社會導師等。
主要作品有((經濟學的童話》、《管理中的定量分析——中國本土案例解析》、《個體經濟學批判》、《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恥辱——徹底否定資本結構無關論》等。

內容簡介

經濟學的真相:總量經濟學批判》的觀點:際金融危機中,我們經常能在危機的形成和爆發過程中看到美國金融機構和美國控制的國際金融機構的身影。這些機構的作用不是避免和挽救危機,而是趁火打劫。任何社會都能解決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問題。所以,關鍵不在於這問題的解決一而在於這些問題為誰以及如何解決,在於是否都充分享受了社會積累和進步的成果。對於那些偽造科學的學者,廣大勞動者也不能要他們個人對這些“偽造”負責。勞動大眾所要做的,是識破這些“偽造”,發現能夠代表自身利益的科學。

媒體評論

作品就是目的本身;無論對作者本人還是對其他人來說,作品都絕不是手段,所以,在必要時作者可以為了作品的生存而犧牲他自己的生存。
——馬克思

目錄

第1章 經濟學基礎知識 1
1.1 稀缺的資源——慾壑難填 1
1.2 經濟組織的三個基本問題——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 4
1.3 假設與模型——理論還是現實? 7
1.4 巨觀與微觀——真正的區分 11
第2章 市場與政府 14
2.1 市場是什麼——遠非萬能的機制 14
2.2 貿易與專業化——所有人從中獲益? 21
2.3 政府的經濟職能——被無形掌控的“手” 27
第3章 供給與需求 35
3.1 需求——想要的與能得到的 35
3.2 供給——如何滿足我們的需要 39
3.3 供給和需求的均衡——買者與賣者的戰爭 42
3.4 總供給和總需求——紙上的平衡 51
第4章 國內生產總值(GDP) 54
4.1 GDP的計算——GDP是怎么算出來的 54
4.2 GDP計算的問題——亞當·斯密的錯誤 57
4.3 GDP的分解——GDP的實質是什麼 59
4.4 誤差與遺漏——我們的GDP少了什麼? 66
4.5 GDP的意義——不要讓GDP蒙住眼睛 68
第5章 實際GDP與價格指數 71
5.1 實際GDP與名義GDP——五十步笑百步 71
5.2 價格指數——指鹿為馬 74
5.3 通貨膨脹率——讓你失去正常的感覺 77
第6章 消費與投資 80
6.1 消費與收入——凱恩斯還是馬克思 80
6.2 儲蓄——國民總儲蓄不等於所有國民的儲蓄 87
6.3 投資——沒有消費的並不都是投資 89
第7章 總需求理論與乘數模型 97
7.1 商業周期波動——資本主義的固有矛盾 97
7.2 總需求理論的基礎——蘋果加電腦不是蘋果電腦 102
7.3 乘數模型——顛倒因果的一堆流沙 104
7.4 乘數模型中的財政政策——似是而非的荒唐辯解 108
第8章 貨幣和利率 112
8.1 貨幣——定義、形式和作用 112
8.2 利率——為什麼存錢要給利息 121
8.3 現值——誰奪走了我們的財富 125
8.4 貨幣需求——數量與形式 128
第9章 銀行和金融體系 132
9.1 銀行與貨幣供給——銀行扮演的是什麼角色 132
9.2 金融體系和金融機構——風險在哪裡發生 137
9.3 金融資產與股票市場——你的資產為什麼會縮水 140
9.4 金融經濟學——金融貴族的遊戲 146
第10章 中央銀行和貨幣政策 150
10.1 中央銀行與美聯儲——加息是好事還是壞事 150
10.2 貨幣政策的基本要點——公開市場業務、貼現率和準備金 155
10.3 貨幣傳導機制——政策作用的鏈條 159
10.4 貨幣的供給和需求——印多少鈔票才合適 161
10.5 開放經濟中的貨幣政策——國際銀行家趁火打劫的工具 164
10.6 貨幣的長期影響——供給量不斷增長的傾向 167
第11章 經濟成長的進程 171
11.1 經濟成長的意義與要素——如何為最大多數人發展經濟 171
11.2 經濟成長理論——一種現象,多種說法 177
11.3 美國經濟成長的模式——貢獻最多的與受益最大的 184
第12章 經濟發展的挑戰 192
12.1 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成長——對貧困和國際掠奪的抗爭 192
12.2 經濟發展戰略——國際壟斷時代的國家干預 200
12.3 經濟發展模式選擇——為什麼沒有最佳路徑 207
第13章 匯率與國際金融體系 220
13.1 國際收支平衡表——國際收支與美元霸權 220
13.2 匯率的決定——誰決定錢的價格 224
13.3 國際貨幣制度——經濟危機暴露的問題 231
第14章 開放經濟的總量經濟學 240
14.1 對外貿易與經濟活動——代價與風險 240
14.2 全球經濟中的相互依存——不對等的依存 248
14.3 當前國際經濟問題——保持高度的警惕 256
第15章 失業與總供給的基礎 260
15.1 總供給的基礎——長期還是短期? 260
15.2 失業——恩惠、運氣還是陰謀 266
15.3 工資——資本家憑什麼拿最多的錢 278
第16章 保持價格穩定 285
16.1 通貨膨脹的定義及影響——從蠶食到鯨吞 285
16.2 現代通貨膨脹理論——轉嫁罪責的高手 292
16.3 反通貨膨脹政策的兩難困境——窮途末路的死胡同 304
第17章 總量經濟學流派及其論戰 310
17.1 古典學派興起與凱恩斯革命——兩種利益集團代言人的鬥爭 310
17.2 貨幣主義——對金融資本投降 317
17.3 新古典總量經濟學——與貨幣主義爭寵 326
第18章 經濟成長與經濟穩定的政策 336
18.1 政府債務的經濟後果——政府欠債綁架了誰 336
18.2 穩定經濟——美好而艱難的理想 346
18.3 新世紀經濟前景——金融風暴吹走“虛偽的遁詞和空話” 353
後記 360
主要參考文獻 36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