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經典譯林:名人傳》是經典譯林叢書之一
作者簡介
作者:(法國)羅曼·羅蘭(Rolland.R.) 譯者:傅雷
圖書目錄
《貝多芬傳》
譯者序
原序
初版序
貝多芬傳
貝多芬遺囑
書信集
思想錄
附錄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傅雷)
一貝多芬與力
二貝多芬的音樂建樹
三重要作品淺釋
文摘
他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才皮膚變得病態而黃黃的,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髮,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薩頭上的亂蛇”。以上據英國遊歷家羅素一八二二年時記載。——一八○一年,車爾尼尚在幼年,看到貝多芬蓄著長發和多日不剃的鬍子,穿著羊皮衣褲,以為遇到了小說中的魯濱遜。按梅杜薩系神話中三女妖之一,以生有美發著名。後以得罪火神,美發盡變毒蛇。車爾尼(1791-1857)為奧國有名的鋼琴家,為蕭邦至友,其鋼琴演奏當時與蕭邦齊名。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獷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據畫家克勒貝爾記載。他曾於一八一八年為貝多芬畫像。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據醫生米勒一八二○年記載:他的富於表情的眼睛,時而嫵媚溫柔,時而惘然,時而氣焰逼人,可怕非常。他往往用憂鬱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顯得古怪地不對稱。據莫舍勒斯莫舍勒斯(IgnazMoscheles,1794~1870),英國鋼琴家說:“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談話之間有一副往往可愛而令人高興的神氣。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卻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難看的,並且為時很短”——那是一個不慣於歡樂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憂鬱的,顯示出“一種無可療治的哀傷”。一八二五年,雷斯塔伯說看見“他溫柔的眼睛及其劇烈的痛苦”時,他需要竭盡全力才能止住眼淚。雷斯塔伯(LudwigRellstab,1799-1860),德國詩人。一年以後,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在一家酒店裡遇見他,坐在一隅抽著一支長菸斗,閉著眼睛,那是他臨死以前與日俱增的習慣。一個朋友向他說話。他悲哀地微笑,從袋裡掏出一本小小的談話手冊;然後用著聾子慣有的尖銳的聲音,教人家把要說的話寫下來。——他的臉色時常變化,或是在鋼琴上被人無意中撞見的時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應的時候,有時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為出驚。“臉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脹;獷野的眼睛變得加倍可怕;嘴巴發抖;仿佛一個魔術家召來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克勒貝爾說是莪相的面目。以上的細節皆采自貝多芬的朋友,及見過他的遊歷家的記載。按莪相為三世紀時蘇格蘭行吟詩人。尤利烏斯·貝內迪克特說他無異“李爾王”。李爾王系莎士比亞名劇中的人物。
序言
《名人傳》由羅曼·羅蘭的《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和《貝多芬傳》組成,前兩本傳記先父翻譯於一九三四年,一九三五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後一本傳記翻譯於一九三一年春留法期間,重譯於一九四二年,一九四六年由駱駝書店出版。一九四九年後,先父認為這三本傳記是他青年時期的舊譯,“文白駁雜,毛病很多”,再加上其他種種原因,所以沒有再版,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分別收入《傅譯傳記五種》和《傅雷譯文集》;一九九四年商務印書館又把前兩本傳記列入“世界名人傳記叢書”,出過單行本;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安徽文藝出版社曾將這三本傳記冠以《巨人三傳》之名,作為傅譯名著系列,發行過十餘萬冊。
如今,譯林出版社以《名人傳》作為“教育部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一種出版,意義甚大。為方便廣大青少年讀者閱讀,本版在編輯過程中,對一些常見的人名或地名,採用了現行譯法,對夾於文中的外文人名或地名,儘可能補譯成中文,對個別誤植之處也作了校訂。
本書的序言出自楊絳先生為三聯書店版《傅譯傳記五種》所寫的代序。
為了編排的方便,也為了閱讀的方便,本版將註解全部排入正文,註解前加*號的為譯註,加**的為我補充的新注,其他均為原注。此外,《貝多芬傳》後的“參考書目”,因年代久遠,於今天讀者價值不大,故擅為刪去。
值此父母含冤棄世三十四周年之際,藉此新版《名人傳》,以寄託哀思,並向先父青年時期的譯作致以由衷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