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拉丁名:Magnolia albosericea Chun et C. Tsoong
科拉丁名:Magnoliaceae
屬拉丁名:Magnolia
命名來源:(植物分類學報)[Acta Phytotax. Sin. 9(2): 117. 1964]
中國植物志:30(1):115
形態特徵
絹毛木蘭,常綠小喬木、高達8米;樹皮灰色,幼嫩部分密生白色絹毛。葉革質,橢圓形、狹橢圓形或倒披針狀橢圓形,長18-40厘米,寬6-15厘米,頂端漸尖而鈍頭,基部楔形或狹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蒼白色,生白色柔毛;側脈15—20對;中脈兩面有稀疏長絹毛;葉柄粗壯,長1-3.5厘米;托葉貼生於葉柄,托葉痕達葉柄頂端。
絹毛木蘭花單生於枝頂,花蕾為3片佛焰狀次第脫落的苞片包裹;花梗粗壯,長1.5-2厘米,密生絹毛;花被片9,白色,排成3輪,外輪3片最長,長橢圓形,長4.6厘米,其餘倒卵形,內輪3片較短,長約3厘米。聚合果長倒卵形,長約4.5厘米;蓇葖革質,頂端具向外彎的尖喙。
生長環境
絹毛木蘭特產於中國海南省的陵水和保亭吊羅山的山坡、溪旁雜木林中。
木蘭科·木蘭族植物
木蘭族,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通常被毛,稀無毛。芽為盔帽狀的托葉所包圍。有15屬約300種,我國有11屬107種,1亞種,主要分布於東南至西南部,向東北及西北逐漸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