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結腸類癌(colic carcinoid)起源於腸黏膜腺體的嗜銀Kultschitzky細胞,又稱嗜銀細胞瘤。因其腫瘤細胞起源於內胚層,呈巢狀排列,在病理學上類似癌的形態,被稱為類癌,為低度惡性腫瘤。病因
1.病理生理 在結腸類癌中68%位於右半結腸,其中盲腸占50%。右半結腸與闌尾、空迴腸同起源於中腸,其類癌細胞類型65%屬親銀性(argentaffin),35%屬嗜銀性(argyrophil)。親銀和嗜銀細胞區別是:前者分泌5-HT,而嗜銀細胞則分泌另一些功能性的活性物質。因而源於中腸的右半結腸類癌在病程晚期或伴有肝轉移時可產生類癌綜合徵,這是由於類癌親銀細胞的5-HT分泌量超過了機體對之降解能力所致,此時血5-HT水平高於正常,在體內5-HT被分解後,24h尿5-羥吲哚乙酸(5-HIAA)量也隨之增高。源於後腸的左半結腸和直腸類癌細胞系非親銀性,不分泌5-HT,故晚期直腸類癌即使伴有肝轉移也不產生類癌綜合徵。(1)組織學起源:結腸類癌的組織發生,多數學者認為來自內胚層的Kulchitsky細胞。按Williams和Sandler分法,結腸類癌歸屬於來源於後腸的亞群。隨著結腸類癌報導逐年增多,其發生部位似乎也超出了內胚層上皮的分布部位,加之瘤細胞胞質內的神經內分泌顆粒存在,以及部分瘤細胞能產生具有功能性的5-羥色胺(這種物質與正常中樞神經系統的神經遞質5-羥色胺的功能無異),因此近期的資料更支持結腸類癌起源於神經內胚層,屬神經內分泌腫瘤。
(2)肉眼形態:結腸類癌多位於黏膜深部,呈球形或扁豆形,向腸腔呈結節狀或息肉狀突起,廣基無蒂,少數有蒂形成。體積較小,直徑一般在1.5cm以下,偶見大於數厘米者。瘤體質較硬,邊界清楚,表面有正常黏膜覆蓋,少數可出現潰瘍,形成臍凹樣外觀。切面呈灰黃色或白色,界線清楚。部分病例僅表現為黏膜下局限性增厚,或呈廣基息肉狀向腸腔隆起。結腸類癌可見多發,腫瘤表面覆蓋的黏膜一般完好,黏膜潰瘍或出血較腺癌少見。直腸類癌多發現象少見,其瘤體直徑常小於1cm,可活動,大於1cm腫瘤常突入腸腔形成蕈狀腫物,伴潰瘍,偶爾發生腸管狹窄,以結節狀和息肉狀多見。
(3)組織形態:結腸癌的細胞形態也有分化高低之別。典型的類癌由分化良好的細胞組成,這種細胞體積較小呈多邊形,卵圓形或低柱狀,胞質量中等,嗜酸性,核圓或卵圓,不深染,位於細胞中央,無明顯核仁,核分裂象少見。核形和細胞外形均較一致,常排列成巢團狀、索帶狀、腺管狀。在1個瘤體中,瘤細胞可以1種排列方式出現,也可以上述3種形式同時存在。電鏡下在瘤細胞胞漿內可找到球形的神經內分泌顆粒。這些神經分泌顆粒有1個位於中央或偏位的不同電子密度和形態的核心,核心周圍有一界膜包繞,核心與界膜之間有不同寬度的空暈。其分泌顆粒的形態和大小變異很大,結腸類癌細胞分泌顆粒的直徑多在100~300nm。
(4)組織化學特點:結腸類癌的病理組織化學檢測方法主要是嗜銀(argyrophil)染色,嗜銀染色胞漿內可見黑色顆粒。不同部位的類癌對銀染反應也有差異,發生於後腸的類癌,細胞胞質顆粒大,圓形且大小一致,部分嗜銀染色陽性。直腸類癌的嗜銀染色大約有55%為陰性,但也有對嗜銀染色呈陽性反應(28%)。
(5)免疫組織化學特點:最敏感的免疫組化標記物是嗜鉻素(chromogranin),該標記物的陽性表達是除組織學形態外診斷類癌的最可靠依據。其他標記物,如神經元特異性烯醇酶(NSE)和角蛋白(cytokeratin)等的陽性表達對診斷類癌均有佐證意義。免疫組化顯示90%的中腸類癌為5-羥色胺陽性,90%的後腸類癌為胰多肽陽性。直腸類癌可顯示cytokeratin、NSE、chromogranin A和synaptophysin陽性。
結腸類癌性質的確定主要依據其生物學行為,而不是組織學形態。大多數結腸類癌儘管生長緩慢,病程較長,但仍具有惡性腫瘤浸潤性生長的特性,癌組織浸潤破壞局部管道壁,侵及周圍組織,侵入淋巴管、血管,形成局部淋巴結甚至遠隔器官的轉移。血液轉移常在肝臟形成轉移灶,其次是肺。轉移率的高低與原發灶大小和原發瘤部位有關。原發瘤<1cm、有完整包膜者,轉移率為15%,>1cm者,50%以上發生轉移,>2cm者幾乎都伴有區域淋巴結和肝內轉移。結腸類癌的轉移率最高,達52%~72%,手術時多有局部淋巴結或肝轉移,預後差;直腸類癌的轉移率為17%~35%。類癌,尤其是分化較好類癌的轉移灶,其生長較其他惡性腫瘤的轉移癌緩慢,即使有轉移者也能存活數年。因此,大多數類癌病例包括已有轉移的病例,手術治療能獲得良好的效果。
結腸類癌具有多發或多源性腫瘤的特點,發生率為2%~4.5%,但較小腸類癌的25%~35%為低。Kuiper報導,類癌合併其他部位惡性腫瘤的發生率為29%~47%,遠較其他腫瘤高(5.1%~7%),而合併腫瘤半數以上是在胃腸道。由於並發腫瘤往往較類癌本身有更壞的預後,故存在類癌時,應尋找其他部位是否有惡性腫瘤存在。
2.病理類型 Williams根據胚胎髮生學和血液供應,將胃腸道類癌分為:①前腸類癌:包括胃,十二指腸1、2段,胰腺;②中腸類癌:包括十二指腸3、4段,空迴腸,闌尾及升結腸;③後腸類癌:包括左半結腸和直腸。
根據癌細胞對銀染色反應的差異,將類癌分為親銀性及非親銀性2類,前腸類癌細胞產生多種激素,因其量不多,所以臨床上少有症狀。中腸類癌細胞主要分泌5-羥色胺等,其分泌量超越了肝臟的降解能力,尤其是有肝轉移的時候,常常出現類癌綜合徵的症狀。後腸的類癌細胞可分泌多種肽類物質,如生長抑素、腦啡肽、P物質等,少有類癌綜合徵的表現。
根據病理學類型將類癌分為典型類癌和不典型類癌,不典型類癌為低分化類癌,往往提示更多的惡性行為,典型類癌的預後明顯好於非典型類癌。
結腸類癌的組織學結構可分為4型:
(1)腺樣型:癌細胞呈條索樣相互吻合而圍繞成腺管狀或腺泡狀、菊形團樣、帶狀等,細胞多呈低柱狀。
(2)條索型:癌細胞排列呈實性條索,或呈雙行細胞條索平行排列成飄帶樣,索帶間有較少量的結締組織間隔,間質反應明顯似硬癌。
(3)實性團塊型:癌細胞排列呈由大小一致的多邊形瘤細胞構成的實體巢狀團塊,巢間由少量含有毛細血管的結締組織分隔。
(4)混合型:上述3種類型可任意混合。
3.轉移途徑 結腸類癌與其他部位類癌的最大不同在於其轉移率很高。在結腸發現的類癌,體積較其他部位為大,報告平均為4.9cm直徑。部分原因為右半結腸腸腔大,不易早期發現。轉移部位以區域淋巴結最多,其次為肝、肺、卵巢。手術時,約60%有局部淋巴結或肝轉移。
症狀
1.一般症狀 絕大多數類癌體積較小時無明顯症狀,臨床上也多在偶爾情況下發現。若瘤結長到一定大小或生長於特殊部位時,常可引起一些腸道功能紊亂、腹痛或不同程度的梗阻症狀。闌尾類癌具有闌尾炎症狀,臨床多誤診為闌尾炎而手術。直腸類癌較結腸類癌可較早的出現便血、黏液血便或排便習慣改變。但這些症狀均和同部位的大腸腺癌引起的症狀無明顯區別。因此臨床上正確診斷有一定困難。大腸類癌除一般和大腸腺癌相似的症狀外,少數病例不論其瘤結大小,可出現一些特異性綜合徵稱為類癌綜合徵。觀察和研究有無類癌綜合徵,對臨床作出術前診斷和確定治療方法有一定幫助。
2.類癌綜合徵
(1)陣發性皮膚潮紅:一般發生於胸部以上,如顏面、頸部、上胸部等。表現為散在的界限清楚的皮膚片狀潮紅,一般持續2~5min,可自行消退,若時間持續較久(如數小時)還會變成紫紅色,局部發生水腫,心跳加快,血壓下降等。皮膚潮紅多由於情緒激動、過勞或進食而誘發,是類癌綜合徵最常見的症狀之一。
(2)腹瀉:腹瀉多為稀便或水樣瀉,每天5~6次,最多可達20~30次,嚴重者導致水電解質失衡。腹瀉常可伴有一時性腹痛,偶爾和其他症狀同時出現。有些人腹瀉發生於食後或清晨。
(3)纖維組織增生引起的症狀:纖維組織增生常發生於漿膜或內膜,如腹膜、右心內膜(三尖瓣、肺動脈瓣)、胸膜、心包膜以及一些小血管的外膜等。由於上述病變,類癌病人有相應的症狀和體徵,出現如三尖瓣或肺動脈雜音,胸痛等。
(4)氣喘:常伴隨腹瀉或陣發性皮膚潮紅而發生,一般持續10min左右,和支氣管平滑肌痙攣有關。
腸道類癌綜合徵是色氨酸代謝紊亂的結果。正常人只有1%的色氨酸被轉化為5-羥色胺,類癌綜合徵出現時,病人體內可把60%的色氨酸轉化為5-羥色胺。
腸道類癌出現類癌綜合徵時,往往伴有廣泛的局部轉移和肝轉移,無肝轉移的腸道類癌一般不引起類癌綜合徵。因為腸道類癌釋放的活性物質都要經血流進入肝臟,被肝內大量存在的單胺氧化酶降解,故不發生類癌綜合徵。正常由腸道來的5-羥色胺65%在肝內代謝,33%被肺組織中的單胺氧化酶滅活,只有極少量5-羥色胺進入大循環,所以不致引起生理紊亂。類癌轉移到肝臟時,類癌分泌的5-羥色胺就可直接進入肝靜脈,流經右心入肺,肺在超負荷情況下不能完全把5-羥色胺滅活,使其進入大循環,引起類癌綜合徵發生。由於右心腔內5-羥色胺濃度較左心腔內高,所以右心內膜纖維組織增生較左心常見。
結腸類癌早期無症狀,隨著腫瘤的進展,大部分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狀出現。但結腸類癌的臨床表現缺乏特異性,與結腸腺癌較難鑑別,術前診斷較困難。臨床上在診斷結腸疾病時,應考慮結腸類癌存在的可能性,並根據需要輔以X線鋇劑造影檢查、B超、結腸鏡檢查等以幫助診斷。
病理檢查,是目前對類癌重要的診斷方法,根據腫瘤的組織學特點,一般不難做出診斷。
結腸類癌
結腸類癌若有較大表面潰瘍形成,此時不易與結腸癌區別結腸癌病人在早期,可無自覺症狀或有腹部間歇性隱痛和不適常常不被注意,大便習慣也多無改變,有時可有輕度腹瀉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腹部脹滿不適可有持續性鈍痛,大便習慣明顯改變,次數增多、稀便或濃血便及血便晚期病人常表現為貧血狀消瘦,腹部持續性鈍痛或陣發性加重,大便多呈粘液血便或血便,當出現腸梗阻時,可表現為高度的腹脹、腹部絞痛並伴有噁心嘔吐
治療
主要治療措施仍是外科手術治療,還可經結腸鏡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注意事項
結腸癌術後注意事項重點:1.膳食纖維不可少
術後的結腸癌患者應注意多吃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蘿蔔等,這些含膳食纖維豐富的蔬菜,可刺激腸蠕動,增加排便次數,從糞便中帶走致癌及有毒物質。
如果發現結腸癌腫向腸腔內凸起,而使腸腔變窄時,就要控制膳食纖維的攝入,因為攝入過多的膳食纖維會造成腸梗阻。此時,應給予易消化、細軟的半流質食品,如小米粥、濃藕粉湯、大米湯、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腦等,這些食品能夠減少對腸道的刺激,較順利的通過腸腔,防止腸梗阻的發生。
2.合理的脂肪攝入
實踐證明,高脂肪膳食(尤其是多不飽和脂肪酸)會促進腸道腫瘤的發生。雖然膽固醇本身並不致癌,但與膽石酸反應後便可產生促癌作用。所以,結腸腫瘤患者,不要吃過多的脂肪,每天脂肪提供的熱量應占總熱量的30%以下。此外,動、植物油比例要適當,在一天的膳食中,食物本身的油脂量,加上烹調中用油量,每日應控制在50克以下。有的人對於動物脂肪的控制很嚴格,經常以植物油為主,甚至不吃動物油,這樣會造成體內過氧化物過多。所以,結腸癌患者術後應注意油脂的合理攝入。
3.選擇合適的牛奶
牛奶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飲品之一,術後的結腸癌患者是否可以飲用牛奶呢?牛奶有鮮牛奶和奶粉,鮮牛奶多為全脂牛奶,奶粉又分為全脂和脫脂,術後的結腸癌患者適於飲用什麼牛奶呢?
據英國一份研究報導指出:牛奶中含有的維生素A、維生素C、鈣等物質,具有抗癌作用。維生素A能使人體鱗狀細胞癌及其他細胞癌消退,並刺激人體抗腫瘤的免疫系統;維生素C能抑制內源性亞硝胺的合成,並抑制致癌化合物對人體組織細胞的影響;鈣能改變結腸黏膜的增殖,降低結腸癌的發生。但是,牛奶中所含的脂肪卻具有致癌作用,全脂牛奶的脂肪含量為脫脂牛奶的4倍,故常喝脫脂牛奶可降低患口腔、結腸、膀胱、肺、乳腺、宮頸癌的危險性,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因此,術後的結腸癌患者更適於飲用脫脂牛奶。但對於正常人,適當飲用全脂牛奶對身體並無明顯不良影響。
結腸癌術後的飲食調節對患者的恢復能夠起到積極作用,但定期隨訪、腸鏡的複查仍然不可忽略,這對進一步預防腫瘤的轉移和結腸癌的復發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