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網技術與配置

組網技術與配置

本書內容包括組網基本技術、組網設備、對等網配置、客戶機/伺服器網路配置、撥號網路配置、Intranet配置、Linux環境下的組網技術與配置、交換機配置、路由器配置、網路管理與安全配置等。介紹Windowss環境下、Linux環境下域名伺服器、WWW伺服器、FTP伺服器、電子郵件伺服器、資料庫伺服器等的配置方法,涉及Web站點、虛擬目錄的創建,以及如何限制用戶對站點的訪問,如何進行訪問控制設定等。

基本信息

版權資訊

書 名: 組網技術與配置
作 者:王相林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7
ISBN: 9787302143482
開本: 16
定價: 35.00 元

內容簡介

本書討論計算機網路組網技術和方法,結合套用實例,講述路由器和交換機的配置技術和方法,分析了組網安全的要求及網路管理套用中的問題。
本書內容注重實用、清晰易懂,可以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專業及相關專業的計算機網路實驗、網路實用技術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也適合學習組網配置的技術人員,以及從事網路管理和維護的人員閱讀。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組網技術基礎.
1. 1 傳輸介質及連線器的使用
1. 2 組網基本技術
1. 3 組網軟體基礎
1. 4 Intranet組網層次和技術
1. 5 小結
1. 6 思考題與習題
第2章 計算機網路組網設備
2. 1 網路適配器
2. 2 數據機
2. 3 集線器和中繼器
2. 4 網橋
2. 5 路由器
2. 6 交換機
2. 7 協定轉換器
2. 8 資源設備
2. 9 小結
2. 10 思考題與習題
第3章 對等網路組網
3. 1 對等網路概述
3. 2 組建對等網路
3. 3 對等網路的使用
3. 4 小結
3. 5 思考題與習題
第4章 客戶機/伺服器網路的配置
4. 1 Windows網路的特點
4. 2 Windows 2000 Server網路配置
4. 3 客戶機的配置
4. 4 Windows 2000 Server網路環境的配置
4. 5 小結
4. 6 思考題與習題
第5章 撥號網路的配置
5. 1 遠程訪問的技術
5. 2 撥號網路的配置
5. 3 撥號網路的Internet連線共享設定
5. 4 小結
5. 5 思考題與習題
第6章 Intranet組網技術
6. 1 Intranet概述
6. 2 Windows網路中的IIS
6. 3 域名服務系統DNS
6. 4 Web伺服器配置
6. 5 FTP伺服器配置..
6. 6 E-mail伺服器配置
6. 7 網路資料庫的套用
6. 8 接入Internet
6. 9 Internet連線共享
6. 10 小結
6. 11 思考題與習題
第7章 Linux環境組網技術
7. 1 入門
7. 2 Linux網路環境配置
7. 3 Samba伺服器
7. 4 DHCP伺服器
7. 5 DNS伺服器
7. 6 Apache伺服器
7. 7 FTP伺服器
7. 8 郵件伺服器
7. 9 資料庫伺服器
7. 10 小結
7. 11 思考題與習題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
8. 1 路由器配置基礎,63
8. 2 路由器配置
8. 3 Cisco IOS命令行接口CLI簡介
8. 4 路由器常用配置
8. 5 路由器配置實驗
8. 6 小結
8. 7 思考題與習題
第9章 交換機的配置
9. 1 cisco交換機系列
9. 2 Cisco交換機的配置
9. 3 虛擬區域網路VLAN
9. 4 VLAN的配置
9. 5 VLAN之間的路由配置
9. 6 小結
9. 7 思考題與習題
第10章 Intranet安全與管理
10. 1 Intranet安全
10. 2 網路地址轉換用於Intranet安全
10. 3 IIS為Intranet提供的安全性
10. 4 Intranet管理
10. 5 小結
10. 6 思考題與習題
附錄 組網技術與配置實驗設計...
……

網路專有名詞

組網技術:組網技術就是網路組建技術,分為乙太網組網技術和ATM區域網路組網技術。乙太網組網非常靈活和簡便,可使用多種物理介質,以不同拓撲結構組網,是目前國內外套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已成為網路技術的主流。乙太網按其傳輸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細纜乙太網10 BASE-2 10 BASE-2乙太網是採用IEEE802.3標準,它是一種典型的匯流排型結構。採用細纜為傳輸介質,通過T型接頭與網卡上的BNC接口相連的匯流排型網路
配置:設備的具體配置是由設備類型、業務容量、網路結構、網路的保護方式以 組網技術及未來網路的發展所決定的,設備組網配置的確定必須根據傳輸網路的實際需求來進行設計選擇。

組網技術分類

乙太網組網技術

乙太網組網非常靈活和簡便,可使用多種物理介質,以不同拓 組網技術
撲結構組網,是目前國內外套用最為廣泛的一種網路,已成為網路技術的主流。乙太網按其傳輸速率又分成10Mb/s、100Mb/s、1000Mb/s。細纜乙太網10 BASE-2 10 BASE-2乙太網是採用IEEE802.3標準,它是一種典型的總線型結構。採用細纜為傳輸介質,通過T型接頭與網卡上的BNC接口相連的匯流排型網路。

ATM區域網路組網技術

以ATM交換機為中心連線計算機所構成的區域網路叫ATM區域網路。ATM交換 組網技術
機和ATM網卡支持的速率一般為155Mb/s~24Gb/s,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標準ATM的組網速率是622 Mb/s。ATM是將分組交換與電路交換優點相結合的網路技術,可以工作在任何一種不同的速度、不同的介質和使用不同的傳送技術,適用於廣域網、區域網路場合,可在區域網路/廣域網中提供一種單一的網路技術,實現完美的網路集成。ATM組網技術的不足之處是協定過於複雜和設備昂貴帶來的相對較高的建網成本。

網路結構的確定

基本網路結構有環形網和鏈形網。由於環形網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只要路由分布允許,應儘可能組建環形網。 鐵路、公路沿線網,由於路由分布的關係主要採用鏈形網。這種組網方式比較簡單,使用的光纖數少,但對業務通常不能實現保護。不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把鏈形網改造成環形網來實現對業務的保護。鏈形網中只要各站之間的距離不太長(一般三個站之間的最大距離≤80km),而線路光纜又足夠(四條光纖)時,我們也建議將其建成環形網,可以採用圖2-1的方式,將鏈形網建成環形網。
鏈形網變成環形網,網路的生存能力大大加強,其代價是多用了一對光纖。 結合鏈形網需要光纖數量少和環形網能夠對重要業務進行保護的特點,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鏈形網與環形網混合組網。對於重要的業務採用環形組網方式,確保業務傳輸的可靠性;對不重要的業務採用鏈形組網方式,保證組網的經濟性。

配置概述

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的配置簡單、靈活,設備共有7個板位,其中有4個是接口單元(IU),設備的系統功能單元組成結構如圖2-3所示。 IU1 IU2IU3IU4POISCB(系統控制板)FAN 設備最大交叉容量為16×16 VC-4,最大接入容量為14×STM-1,設備的實際接入容量是由交叉矩陣的規模和實際設備配置中選擇的各接入單元(IU)的容量共同決定的。因此只有通過合理的配置,我們才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設備的資源,同時達到組網的最最佳化,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必須先熟悉OptiX 155/622H(Metro1000)的單板配置特性及其基本的配置原則。

單板配置特性

在進行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配置時,我們當然首先應確認的是設備所選的接口板及其所插放板位的容量是否滿足實際組網容量的需求。
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各接口板需占用的接入容量和允許配置的板位如表2-1所示。
表2-1 OptiX 155/622H(Metro1000)單板資源配置
板 名 接口類型、數量 占用接入容量 可接IU板位
OI2S線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OI2D線路接口板 2×STM-1 2×STM-1 IU1 IU2 IU3
OI4線路接口板 1×STM-4 4×STM-1 IU1 IU2 IU3
SB2L線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SB2R線路接口板 1×STM-1 1×STM-1 IU1 IU2 IU3
SB2D線路接口板 2×STM-1 2×STM-1 IU1 IU2 IU3
SP1S支路單元 4×2048kbit/s 1×STM-1 IU2 IU3
SP1D支路單元 8×2048kbit/s 1×STM-1 IU2 IU3
考慮到組網的安全性,可擴展性等設計的最最佳化,我們還應了解以下單板配置特性:
光接口板的傳輸距離特性 在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中,即便是同一種光板,對於不同的傳輸距離,也都有其對應的型號。因此在組網中,應根據實際需要傳輸的距離選擇其對應型號的單板,以防止接收光功率低於接收靈敏度或光功率過載的現象發生。

基本配置原則

OptiX 155/622H(Metro1000)設備的配置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環形網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因此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儘可能組建環形網。
儘量不要用同一多光口板(如OI2D、 SB2D)上的不同光口組成環上ADM,這樣會在單板發生故障時,造成該 ADM 的兩個路由方向同時失效,而使本網元成為環上的一個"孤島"。這時即便環上具有自愈特性,本網元也會因為業務路由都中斷而造成通過該 ADM 上下的業務發生全阻。 因此,我們在利用多光口板組成 ADM 時,應把該 ADM 的兩個方向分別配在不同的兩塊光板上。例如不要使用一個 OI2D 板的兩個光口組成一個 ADM 系統兩個方向的光口,而應使用兩塊 OI2D 來組成兩個 ADM,每個 ADM 的不同方向的光口應分別在不同的 OI2D 板上。
OptiX 155/622H(Metro1000)配置的網元形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